9月30日下午,赶在国庆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通知》,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关于这次降准的解读,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比如,此次定向降准保守估计释放大约7000亿流动性,降准范围涉及面很广,大行全覆盖,中小行在90%以上。这些内容笔者在此就不再做点评了。
风来了,你不在风口,风再大与你也白搭。风来了,你却选择逆风而行,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因此,作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把握央行出台政策的意图,以及未来政策的影响力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次央行定向降准,与以往区别非常大,有三个重磅信号,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
首先要读懂的信号是,央行其实很纠结。
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国务院的会议精神是要落实的,关键在于怎么落实。今年我国金融圈的总基调是去杠杆,而且十九大马上要召开了,像以往一样搞放水肯定是不行的。
那只能定向降准了。降准就是给银行发弹药,这么好的事情,不管是哪一个银行,都想分一杯羹啊!
我国的银行系统也分三个等级。国有五大行是土豪级别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县域的农商行是土生土长的小地主。
以往的定向降准,实施对象都是落实普惠金融业务比较好的银行。所谓普惠金融,就是给小微企业、个体户、创业者、农民以及学生进行贷款。
这些业务其实经营机构都不想干,一是出现坏账的风险很高,二是收益率不高。所以五大行是不屑一顾的,这种苦活累活,只能农商行小地主去干。
但今年以来,五大行的日子也不好过了。金融领域要去杠杆,央行把流动性卡得很紧,五大行虽然钱多,但盘子太大,战线太广,还是缺弹药啊。所以这次也盯上了定向降准这块肥肉。五大行是央行的干儿子,儿子讨奶喝,妈妈不给能行吗?
所以我们看到奇葩的一幕是,这次定向降准,其实和普遍降准差不多。“大行全覆盖,中小行在90%以上”,这还叫定向吗?
五大行原来不屑于普惠金融业务,业务比例肯定达不到降准要求。这怎么办呢?央行只好给“干儿子”一段时间来调整业务了。定向降准明年才开始实施,这给了五大行三个月的时间窗口。
我们看到,此次央行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速度很快,这是非比寻常的。因为如今在“一行三会”之上新成立了一个监管机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我们以后会看到,央行虽然牛,但也不好干了。现在中国金融风险可谓是处处险象环生,一个金融政策稍有差错,就有可能点燃炸药桶,造成系统性风险。我们在解读央行的政策时,不能再依据以前的线性思维。
其次,要读懂的信号是,实体现在很艰难。
这次定向降准是给实体行业的及时输血。我们应该给国务院的英明决定点赞。但点赞之后我们还要反思,为什么实体失血会如此严重?为什么在屡次输血以后,实体还是难见起色?简单地靠输血救实体能够解决问题吗?
如今,宏观经济领域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国是否处于“新周期”。特别是二、三季度,经济数据此起彼伏,宏观经济的“多方”和“空方”各有胜负,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也许换个视角,更能看清楚问题。
从利益的角度看,有三个利益主体,对经济看得最透。
第一个是政府。自家口袋有没有钱,当家的心里最明白。政府的收入来源于税收。税收如果收不上来,说明实体不赚钱。中国的实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央企国企,这是政府的亲儿子。另一个是民企,这是随时可以收割的对象。
2015年开始,财政收入告急!救实体迫在眉睫,否则政府和企业一起完蛋!那就只能先救亲儿子央企国企了。所以我们看到供给侧改革浩浩荡荡拉开序幕!去产能和环保考核把国企央企救活了,那些不达标的小民企全部被淘汰出局。
现在,终于轮到给奄奄一息的民营企业输血了。上有国企央企提高原材料价格,下有房地产提高整个制造业生产成本,这些小民企靠输血能救活吗?
第二个是银行。银行是靠放贷赚钱的,放出去的贷款如果变成坏账,将对银行利润造成放大性的损失。所以,国企央企这种优质贷款对象,基本被五大行垄断了。而小微企业这种高危险对象,只能农商行去做。
但事实是,农商行也背地里不给这些小企业贷款,挑一些质地好的小企业,完成上级下达的贷款指标后,其他钱一分都不给。从近期银行披露的数据看,农商行的普惠金融贷款,以消费贷和企业贷的形式,改头换面又流入房地产。
所以我们解读政策要这么看。国家越强调要脱实入虚,央行越逼着商业银行给实体贷款,越说明实体企业的状况令人堪忧。
第三个就是企业本身。前段时间国务院为什么要推广企业家精神?是中国的企业家不尽责吗?
恰恰相反,是中国的企业家战斗力最强,但却最苦逼。在高利贷、高赋税、高人工、高房价的压迫下,最终许多企业家放弃了原来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是他们干得太累,实业风险太大,北上广成功炒一套房子,顶得上他们奋斗10年,谁还想安心做企业?
金钱是奔着利益而去的,企业家精神可以救活水深火热中的实体吗?如今企业家精神在寒冬中瑟瑟凋零,恰恰是实体即将衰败的前兆。
最后要读懂的信号是,楼市调控短期内不会再放松了!
以往央行的降准政策大多一个星期内开始生效,而这一次央行的文件中明确表示此次对普惠金融的降准要等到2018年实施。这是一个政策观察期窗口,有点像美联储的前瞻指引。
对楼市而言,这其实释放两个信号:
一是短期内央行不会再放水。央行既然已经“降准”,也就意味着短期之内,如果不出现极端的金融风险事件,央行不会再调整准备金政策。比如,因为美联储加息,国内楼市、股市资产暴跌,从而导致银行流动性出现问题。
但美联储的缩表和加息是渐进式的,而且中国目前严控资本外流,外汇储备充足,楼市流动性已被冻结,股市暂时还处于低位,国内短期内出现重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比较低。因此在美联储紧缩周期,央行将会拧紧货币水龙头,总体思路是通过短期货币操作盘活存量资金,M2增速保持在个位数将成为新常态。除非朝鲜半岛出现战争,这就不在政策的能力范围内了。
二是定向降准的资金不会大规模流向楼市。上半年,消费贷大规模流向楼市,已经给央行扇了一个大耳光。这次的定向降准,央行绝对会加强审核。
央行给予了市场一个“延迟降准”,需要对各类银行普惠金融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后,才决定给哪些银行降准,这其实是央行降准政策的创新。未来想获得降准资格的银行,肯定会加大对普惠金融的贷款比例,而且会加强对企业资质和贷后资金流向的审核。
这其实对楼市是一个大利空,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就明白了。央行是放水了,但不是给楼市的。这说明国家对楼市调控的态度还是空前坚决的,期望政策松绑的人要落空了,没有增量资金支持的楼市,将逐渐失去上涨动能。而且随着未来楼市长效机制陆续出台,那些高位套牢的炒房者,结局必然很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