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裁有时制造了它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认为,经济制裁不是一种战争行为,而是为了阻止战争。经济制裁被设计成一种严厉的冲击和威胁,成为政客喜欢用甚至滥用的政治手段,也由此成为美国解决国际危机问题的一项默认的政策选项。目前,俄罗斯已经是受美国制裁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伊朗。奥巴马任总统期间每年对500多个机构和个人实施制裁,特朗普总统几乎翻番,拜登上台后更是对中国以及白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国家大出打手。
美国历史学家尼古拉斯穆德最近出了名为《Economic Weapon》的新书,该书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十年的制裁史,得出了让政客不安的结论。穆德认为,制裁是第一次全球化大潮的产物,它能否达到政治目的则是另一回事。
穆德的第一个结论:大多数的经济制裁都没有奏效。小国可能被迫屈服,比如20世纪20年代的两次制裁威胁,阻止了巴尔干半岛的小规模冲突升级为更大范围的战争。大一些的国家则难对付得多。最重要的例子是,一战后的制裁没有阻止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穆德书中的第二个教训是,制裁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到20世纪30年代,全球政治和经济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萧条”让许多国家走上了保护主义的道路,当时全球贸易长期低迷,法西斯主义逐步抬头以致泛滥。在这种背景下,穆德指出,制裁反而是火上浇油。那些认为自己容易受到制裁的国家甚至主动从全球经济中退出,以确保战略上的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社会寻求有效制裁,极端民族主义寻求自给自足,两者“陷入了不断升级的漩涡”。在一个去全球化的世界里,制裁并没有起作用,反而加剧了世界的不断分裂,进而为二战埋下了隐患。
穆德没有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的事情与当今出现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但是,两个时期地缘政治都变得难以控制,全球一体化都在倒退。因此,穆德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令人深思。
在当今政治家偏好进行制裁的时代,制裁被视为建立一个没有战争祸害的新国际秩序的工具。如今,经济制裁常常让人认为是阻止秩序崩溃的最后手段。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全球经济已分化为相互竞争的集团。制裁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最新的一期《The Economist》指出,目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的极具杀伤力的经济制裁,只针对最恶劣的侵略行为和战争。西方如此动用经济武器,这在以前还是不可想象的。经济制裁必须被明智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