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学习力
什么是学习力?
对学习力有几种不同的释义。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学习力是指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还有一种释义觉得学习力包含了四部分的内容:
- 知识总量:即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和开放程度;
- 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
- 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
- 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
而最普遍被人引用的一种释义就是: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也就是说,
学习力由三要素组成: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
- 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
- 学习的毅力则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
- 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者相辅相成,缺少一个,学习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如何提高学习力?
基于此,想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达到三个条件:目标导向、难度适中、能用得上。
目标导向就是说,目的性要很强,目标很明确。这一点,其实很多人是做得不太好的,我以前也是,就举看书的例子吧。很多人看书,通常都是拿起书就从第一页开始慢慢看到最后,头脑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结果一本书看完了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还有不少人,经常刷掘金、刷简书、刷公众号文章等,其实也是没多大效果,因为目标不明确,很多看完过一段时间就忘了。
难度适中,就是说要处于学习区。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是对你来说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学习起来那就是低水平的勤奋,完全没办法提高你的学习力。恐慌区则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知识,所以难度太大,容易打击信心,让你很难坚持学习下去。学习区的知识对自己来说则有一定挑战,但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掌握,这样你才能有进步。
最后一条,能用得上,即能马上投入实践的。通过及时的实践,就能得到及时反馈,就能验证你所学到的成果,验证是否已经将知识资源吸收转化为知识资本。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学英语了。大部分人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但却依然是个英语渣,听不懂、说不出、不会写,连看英文文档都很吃力,就是因为没用起来。我本人因为看英文文档多一些,所以读的能力还勉强过得去,但听、说、写的能力就真的是太菜了。
那么,正确认识了学习力,也等于了解了如何学习的“道”。接下来,就来了解“术”的部分,即具有实操性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其实很多,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或者相同领域但不同阶段的知识,具体的学习方法也有不同。以下分享两种学习方法,我觉得非常有用。
提高学习力的方法论
学习方法一:功利学习法
功利学习法,其核心思想也是来自于上面提到的三个条件:目标导向、难度适中、能用得上。功利学习法主要分为三条:
1. 极其功利的少读书
极其功利的少读书,就是: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适合的认知材料。这里其实已经包含了上面提到的两个条件:目标导向和能用得上。目标是明确的,为了解决当前实际存在的问题,且应该能马上实践的,在这前提下才去寻找适合的认知材料。
因此,我不会给自己设定说一年读100本书之类的目标。我也不会经常去刷掘金、简书、公众号等各平台最新文章和最热文章等。这样虽然我会暂时错过不少优秀的文章,但并不会阻碍我不断进步成长,因为当我遇到问题去找寻认知材料时,这些已经经过时间验证的优秀文章也会呈现在我眼前为我所用。
2. 极其功利的配置时间资源
知识资源可以分为三类: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如果比作爬山——
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
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
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数据结构、算法导论、架构设计之类的可以归到此类。
有些人天天学习,但学习力却没有什么上升,主要就是因为学习的知识更多是娱乐性和知识性的,而心智提升类的太少。但也不是说我们只学心智类知识即可,娱乐性和知识性的完全不碰。正确姿势应该是根据认知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这里说的资源主要是指时间资源。
娱乐性的学习,可以是看看小说、新闻、文学作品等,主要用来放松和陶冶,分配的资源可以很少,放在累的时候翻几页基本就足够了。
知识性的,应该是我们平时读得最多的了,像各种行业调查报告、行业论坛(如CSDN、掘金、简书等)、专业书籍如《XXX从入门到精通》等,阅读此类主要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或某技能,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性学习。分配的资源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式的读;也可以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心智提升类的,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导论、架构设计之类的书籍,谁都知道这些书很难啃,提高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需要“攻读”——需要有大段的时间,系统的阅读。这类知识我一般会放在晚上,集中两三个小时来学习。最好还要配置高人讨论以及实践的环境。
那么,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总的来说就是——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3. 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更好的方法是先选书——先看书评,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英文亚马逊的评论,一般很有用。平行比较几本书,选择一本。
然后再看目录,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读。
最后再看具体章节。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
这样的话,一开始就了解全书的整体框架,才能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如果把系统比作大象,你的认知和记忆区间是手掌,仅凭直线型的看书希望摸出系统,就如盲人摸象——如果你脑子里没有全图,增加再多细节也没有用。
总的来说,功利学习法可以简化为三步: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进入。
学习方法二:快速学习四步法
快速学习四步法,是刘润在《5分钟商学院》分享出来的一套快速学习的方法。
我们知道,要熟练掌握一项技能,需要经过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不会到学会,第二阶段就是从学会到精通。快速学习法就是帮我们快速从不会到学会的方法。
快速学习法有多快呢?按刘润所说,如果使用得当,也许20小时就可以了。那么,快速学习四步法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大量泛读
这一步主要目的是梳理出核心概念、主要观点、框架逻辑。
具体操作的话,刘润提供的建议就是可以先找到该领域评价最高、系统性最强的10本书。比如上豆瓣找到评价最高的3本书,然后通过“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哪本”的方法,再选5本,最后,加2本不畅销,但明显系统性强的书。然后,把这10本书买回来,开始泛读。泛读时要注意几点:
5分钟看自序,5分钟看目录。很多人不看自序和目录,这是一个坏习惯,因为作者会在自序中,梳理框架逻辑;在目录中,提炼核心观点。
15分钟泛读。要点是: 略过故事,略过案例,略过证明;标注概念,标注模型,标注公式,标注核心观点。
最后,再用5分钟简单回顾,记录下自己的困惑、问题、想法。
可以用个长一点的下午,或者再加上晚上的时间,高强度地把这10本书读完。建议读电子版,可以大大提高标注、回顾、记录的效率。
刘润虽然说看10本书,但我们应该知道,实际上不一定需要10本书,甚至不一定都需要是书。主要还是取决于学习的目的。刘润所举例子,主要是从他作为一个商业顾问的角度,需要快速“学会”行业80%的核心逻辑,所以他选的书会尽量覆盖面广。但我们学习某项技术的话,那可能看个一两本也足够了,甚至有时候不用看书,看一些官方文档也可以。
不过,泛读的部分则是通用的。这才是第一步的核心,通过大量泛读,梳理出各种概念、模型、观点、框架逻辑。
第二步:建立模型
这一步主要是要理清各种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逐渐形成系统模型。
刘润推荐的做法是:找一面巨大的白板墙,把标注的概念、模型、公式,写在即时贴上,贴到白板上,再用白板笔和板擦,建立、修正他们之间的关联,逐渐形成系统模型。如果找不到巨大的白板墙,那我们也可以用XMind等思维导图,或Visio、OmniGraffle之类的画图工具,甚至直接用纸和笔画也行。不要太纠结于用什么工具,毕竟,那只是工具而已。
第三步:求教专家
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就要求教真正的业内专家了。毕竟,很少有人能够单独搞懂一个领域所有的问题,就算真的自己单独搞懂了,那可能也付出了较多的时间成本。如果你没有遇到不清楚的问题,那有可能是你上面两步做得还不够。
为什么要先建立模型,而不是先求教专家?因为如果你没有基本的全局观,问不出好问题。另外,有些专家有犀利的洞察,但也未必有全局观。他自有发挥2小时,你可能不知所云。带着问题求教完专家后,就应该修正你的模型。
第四步:理解复述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多人最不重视的。前面三步,大概就是花5小时泛读,3小时建模,2小时求教,剩下的10小时,就花在“复述”上。也就是说,20小时快速学习法,最后一步就占了一半时间,可见其重要性。
那么,理解复述具体要怎么做呢?这就要用到著名的“费曼技巧”了。用你的语言,把你的模型,讲给别人听。你很可能会发现,讲着讲着讲不明白了;或者你觉得讲明白了,别人就是听不懂。这些地方,就是你理解的薄弱点。
记下这些薄弱点,回到泛读资料里,重新理解;或者上互联网找答案;或者再请教专家。重新理解后,再复述。如此重复。
总结一下,快速学习四步法的操作步骤就是:第一,花5小时,大量泛读;第二,花3小时,建立模型;第三,花2小时,请教专家;第四,花10小时,理解复述。最终,你就用20小时,快速的学习了一项完全陌生的知识。当然,实际操作中你就会发现,可能远超出20小时,那是因为你还不熟悉这套学习方法,需要多练习。
总结
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包括三要素: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
想提高学习效率,需要达到三个条件:目标导向、难度适中、能用得上。
这是如何学习的“道”,而“术”的部分,分享了两种学习方法:功利学习法和快速学习四步法。
功利学习法主要有三点:极其功利的少读书、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可以简化为三步: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进入。
快速学习四步法的操作步骤就是:第一,花5小时,大量泛读;第二,花3小时,建立模型;第三,花2小时,请教专家;第四,花10小时,理解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