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佛法相关的书籍,进一步对因果文化在佛法中的因缘与果的照应,感到慰藉。只有对真正真理的追求,才可以让我们志存高远,解脱现实,而真正的真理却又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旦所谓的真理被追求到,他便不再是真理。
比如,如果阿里巴巴的目标在1999年定的是市值1000亿美金,这在当时一定会被认为是无法达到的目标,是可以作为一家公司完整生命持续的追求。然而世事难料,十几年之后,这个数据就被几倍的超越了。倘若一开始团队的目标是1000亿美金,那么他们在达到之后呢?说不定是无尽的空虚,进而转化为痛苦。聪明的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把公司的愿景定位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目标可就是真理了,永无止境。
在佛教中,怔悟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一种真正的解脱与二元分离,这是真正的佛教弟子毕生的追求。这一追求,直至往生。如果他的追求是当上住持或者仁波切之类的身份,那是很不好的。意识到自己真正应该追求什么,并矢志不渝的保持信念,并不简单。
而对因缘和心识的信仰,很好的帮助了佛教徒去思考真正的追求。所谓因缘,通俗讲就是你现在遇到的结果是过去的因与缘结合产生的,同时你现在所做、所思、所想又是导致未来结果的因与缘。所谓心识,是佛教相信人的身体与心识是二元分离的,身体是心识(西方国家称之为灵魂)寄居的躯壳。当人们死去时,只是身体的分解,心识是会传承下去的。因为此,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过是心识在外的投射,而一切的事物都来自于我们心识。
信仰因缘,让我们不再去庆幸或者抱怨运气,甚至是情绪这样一种东西。我们羡慕别人的运气好,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别人之前积累的因,我们埋怨自己的运气差,是因为我们没有反思自己之前所做的缘。如此之后,我们相信遭遇的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
道理听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并非容易。首先,当不好的果发生时,很多人是选择逃避问题而不是相信因果的。当我们谈论失败、谈论意外,我们是很排斥的,甚至选择逃避。我们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缺陷、不足,我们也不愿意相信付出了同样的时间,自己的能力确是比别人差很多。而当面对这些结果时,我们会抱怨,会自卑,却不愿意去分析寻找原因。我们不愿意去回忆意外,我们会通过浅层的道理自我安慰,比如破财消灾,我们会想到,破财是自己把钱贡献给了神,就好像是自己捐赠的一样,这样会让自己避免灾难,而不是认为自己之前做了不好的事情,导致财物流失对自己的惩罚。相信因缘,不是当遇到像数学公式计算结果一样明确时才意识到他的存在,而是打心底里相信没有意外,一切结果都是因与缘相遇的结果。
其次,即使选择相信因缘,很多人也没有能力分析出真正的因。相信因缘总比不相信要好很多的,但是当我们分析因缘时,很多人总是把因归结到浅层的表象,这些表象往往是外在的或者让自己感觉舒服的。比如一项考试的失败,我们会归结为老师出题出偏了。一个项目的失败,我们会归结为竞争对手太阴险或者某一个组员能力不足等。当遇到一个果,对因缘的分析应该是逐级深入的,直至找到最小不可拆分的因与缘。比如认为是竞争对手太阴险,就要分析竞争对手为什么可以这么阴险,是自己对对手了解太少,还是开始时就没有看到和对手的差距。进而再想是什么导致对对手不重视而导致了解太少,等等。而往往最后,当我们分析到最小单元的因缘时,绝大部分都是自我的原因而非外界或别人。
最后,要能够在因缘中找到自己的心识。如前所述,绝大部分原因都是自我而非外界,自我则是自己的心识。我们所看、所听、所想都是心识对外的投射。同样是一块木头,如果组装的小巧,我们就把它叫做茶几,再大一点,我们就叫它桌子,再大一点,我们叫它床。装上腿,我们叫它桌板,没有腿,我们叫它门板。木头还是那块木头,当它出现在不同的场景时,它的名字是我们心识的投射,而并不是木头本身发生了变化。同样,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同样来自于自己的心识,就好像张爱玲口中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即使是对一个人的态度同样也因为自己的心识而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我们分析因缘时,要战胜自我,把自我淡化的很小很小,不要轻易把因缘推到外界,要知道绝大部分我们认为外界的事情不过是自己心识的投射,我们以为外界出了问题,其实往往是自己的心识出了问题。能够分析到自己的心识,才是找到了真正的因缘。
有些人听到因缘,会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就好像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确定性的,这更像是一种宿命论,我们不能够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不再奋斗,而是静待结果。但这并不是因缘的本义。一方面,佛陀是不相信命运的,并不像西方的基督相信有上帝,没有谁能够掌控我们。另一方面,如果称作命运,佛陀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正是因为因缘,我们会知道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未来结果的因,如果你在未来能够收获让自己解脱的果,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积累你的因,所以我们需要修行,哪怕是苦行。甚至我们会相信,因为身体与心识的分离,我们这一世的修行,会传承给下一世,即使这一世没有获得解脱,也会在下一世得到福报。当然佛法是不相信福报的,而福报本质是不过是好的修行的结果。
因缘,让我们对结果不再恐惧,亦对未来充满广义的确定性。而对自我心识的洞察,让这一切更接近真实,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