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网课”或已经成为这两个月最热的词之一。
自从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以来,“直播教学”如雨后春笋般,瞬间遍布全国各个地方,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有些是偏远山区网络不畅,导致孩子上网课不及时,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网络环境;
有些是因为网课期间,心思没有在听课上,而是利用网课时间“堂而皇之”的玩手机;
更有甚者,网课期间偷玩手机被家长呵斥,竟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和家长对抗。
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被疫情延长的假期里,孩子的学习简直是一退千里,网课非但没有弥补假期落下的功课,反而助长了孩子玩手机的“兴趣”。
我的表妹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每次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鼓捣,甚至连饭都不吃。为此她的妈妈做了不少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受疫情影响,和全国的中学生一样,在家里上网课之后,情况变的一发不可收拾。
从刚开始的偷偷摸摸玩手机,到和妈妈约法三章定时玩手机,到现在竟变成不给手机就能把家里闹翻天。
近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陆陆续续实施了分批开学,家长们紧张的好不容易神经得到了一丝缓解,就在都觉得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新的情况又出现了:绝大部分家长都发现孩子竟然有手机瘾,就连以前不怎么玩手机的孩子也开始离不开手机。
网课过后的“手机后遗症”
自3月中旬起,全国已有14个省实现了分批次开学,不少学生已经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一年的校园学习生活。但是,因境外输入的疫情影响,部分省份延迟至4月中旬,而湖北、北京、上海等地,开学依旧还遥遥无期。
网课对于全国大部分学生来说,依旧是接下来唯一的学习途径。
对于能够开学的地区来说,孩子们能够正常上课,不论是对家长还是老师,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剩下的学习时间已经不足以让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就在家长和老师铆足劲,帮助孩子弥补被疫情耽搁的时间时,一项新的问题又摆在了老师和家长面前:手机后遗症。
手机后遗症,顾名思义:就是长期使用手机之后,因突然失去手机或被限制使用手机而产生心理行为异常和生理行为异常。
手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能够极大程度的缩短因距离产生的信息传输阻碍,也成为了当下学生之间重要的联系和获取信息的工具。
然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手机带来的好处远远小于因手机产生的弊端:
注意力分散,上课无法集中精神,课堂听课效率降低;
占用学习时间和作息时间,直接影响学习成绩乃至身体健康;
因争抢手机产生的亲子矛盾,和父母关系僵化。
然而在网课期间,和近三个月的亲密接触,导致孩子已经对手机产生依赖。不论孩子是否认真听课,对于孩子们来说,网课是一件新鲜度较高,又能和同龄人达成话题共识的事情,加上疫情期间不能和外界接触,因此,手机成了孩子学习生活的最重要部分。
当前,孩子们终于开学了,家长终于可以“义正言辞”的把孩子和手机分开,手机后遗症就此产生。通常表现为:对得不到手机产生的焦虑和不安,没有手机导致无法获取信息、失去和他人联系的恐惧,精神状态不佳,对手机产生条件反射行为。
这些后遗症在孩子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严重的会导致极端的报复行为。
3月9日,福建13岁男孩因家长不让玩手机跳楼,导致其爷爷追上天台失足坠亡。
心理剖析:手机后遗症并不是孩子的主观意愿
手机成瘾已经是当下社会最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不光是孩子,哪怕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手机。不论是工作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手机已经占据了人们太多的家庭时间。
大人与孩子不同的是:大人对手机有着足够的自控能力,离不开手机的精神需要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其自身的心理作用才是罪魁祸首。
现如今的孩子,心理成熟度比实际年龄早了很多,大部分孩子从12岁起,就已经步入了青春期。然而青春期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情绪的大起大落,对外界事物追求新鲜刺激的感官体验,标榜独立个性的外在表现等。
手机则是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能够及时获取外部的新鲜事物信息。其中包含着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的娱乐功能,手机游戏、短视频等,成了当下孩子最追捧的娱乐方式。
网课的出现,让孩子有了获取手机的正当理由,不论上课期间如何,只要是空余时间,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追求手机的娱乐功能。
然而两三个月的手机生活已经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必备,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变为以手机为主。一旦网课结束,回归学校的现实学习生活,手机就不再是正当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心理上的巨变。
其次,当下的孩子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加上疫情对课程进度的影响,一旦开学,孩子们面临着的压力是以往正常时期的数倍。学习压力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攒的负面情绪也随之增加。
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手机是唯一的,也是最主要的社交工具。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手机都是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联系的第一媒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社交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于和同龄人之间的交往需求越来越明显。不论是共同关注最新的事件,还是一起交流共同话题,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不可分割的生活场景。
这种社交习惯让孩子在内心中产生了依赖,导致对于信息过分关注。孩子在这种社交行为中体验到足够的独立感,在同龄人当中,孩子的自尊心和被需求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一旦孩子的日常生活脱离了手机,就像与外界失去了联系。长时间养成的生活习惯被打破。害怕会因为自己的缺席在同龄人当中被隔离或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这种脱离了手机的社交行为会让孩子的心里面产生极大的焦虑感,让孩子感觉自己的社交自由被限制。因此,会采取一定的行为甚至极端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社交自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又有其他事情要去做,无暇照顾的孩子,通常这个时候就会拿出手机给孩子作为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无意识中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认为是手机带给他足够的温暖,也是手机在他需要人陪伴的时候给了自己陪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利用手机与外界联系,或者将手机当成排挤苦闷的工具。时刻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而忽略了孩子对于亲情的需求。
根据人类快乐至上的原则,孩子一定会选择能够带给自己温暖和快乐的东西,逐渐远离和父母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依赖手机成瘾,父母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 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制止孩子接触手机。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孩子的安全感来源被破坏,从而加剧和父母之间关系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