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春天,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生下次子不久,与徐志摩签字离婚,这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桩现代离婚案”。
如果不是离婚,张幼仪也许永远是一个三从四德的旧式女子,但也是因为离婚,张幼仪从一个旧式女子成长为一名独立的新女性。
在《小脚与西服》中,张幼仪说:“我要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小脚与西服》的作者是张幼仪八弟的孙女张邦梅根据张幼仪的口述写的书中她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张幼仪的情感、生活经历。
一、在旧式大家庭中成长,墨守成规又渴望新式教育
1900年,张幼仪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一个旧式大家庭中,祖父是朝廷的高官,父亲是一位口碑极好的医生。
在旧式的观念下,男孩和女孩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张家的子女有八男四女,男孩们从小就在家跟着私塾先生接受传统的教育,然后又进入新式学校,为出国深造做准备。
在张幼仪的回忆中,旧式的女子是一文不值的,出嫁前要听父亲的话,出嫁后要服从丈夫,守寡后要顺着儿子。
张幼仪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在家只读了《孝经》、《小学》。她也渴望能多读书,希望能够像二哥、四哥那样有学识和教养。
有一次,张幼仪从报纸上看到江苏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招生的消息,一学期只需要五元钱,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她非常向往课堂,鼓动大姐和自己一起去报考,顺利地进入了学校。
不过,张幼仪只读了三年,还没有等到毕业就结婚了。13岁那一年,四哥就为她相中了才华横溢的青年徐志摩,家里很快就为她定了亲。
张幼仪喜欢学校,而且知道徐志摩很有学问,所以她想一直读到结婚的那一天。她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说服父母,让她回校再读了一年。
二、无话可说的婚姻,百依百顺也无法挽留
张幼仪在15岁出嫁时,四哥认为嫁妆光是红木的还不够,家里还特意从欧洲采购回一批嫁妆,数量多到一列火车都装不下。
不过,再多的嫁妆也换不来美满的婚姻,徐志摩对张幼仪很冷淡。张幼仪虽然没有裹脚,但是在徐志摩眼中,张幼仪和裹脚的旧式女子别无二样。
徐志摩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对包办婚姻有一种抵触的态度,他向往的是灵魂契合,文艺浪漫的婚姻。
而张幼仪墨守成规,沉默寡言,她依照母亲的告诫,在婆家只能说“是”,不能说“不是”。婚后的徐志摩在家时间很少,只是放假回家时履行婚姻的义务。
1918年,张幼仪生下长子阿欢后,徐志摩远赴美国求学,一年后在克拉克大学毕业,然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20年10月,徐志摩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毅然到英国求学。
徐志摩离家两年一直没有要求张幼仪去陪读,张幼仪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团聚,她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和公婆待在一起。
反倒是张幼仪的二哥对她说:“你已经对徐家尽到责任了,现在你应该跟丈夫在一起,甚至可以到西方求学。”
徐父也担心儿子出岔子,于是1920年冬天,张幼仪启程去欧洲与徐志摩团聚。
徐志摩见到张幼仪的第一件事情是带她去巴黎买时装,然后拍照寄给父母。接着他们又飞往伦敦,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最后搬到沙士顿。
走出深宅大院,来到欧洲的张幼仪,还停留在三从四德的旧式思想上,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思维方式,只是地点不一样而已。
身在异国他乡,张幼仪最初也想学点东西,徐志摩也给张幼仪请过英语老师。但是,老师嫌路太远,因此英文课半途而废。张幼仪只是认识了字母,会说“早安”之类的口语。
张幼仪一位贤惠的妻子,但也是一位被封建思想束缚的妻子。她仰慕徐志摩的才华,也许是太爱徐志摩缘故,总是把徐志摩的要求排在第一。她总是百依百顺,从没有提出过自己的要求,没有想过为自己争取学习的机会。
而徐志摩是满脑子的自由、浪漫思想,他和朋友讨论的是诗歌、文学、哲学。一个是热血的文艺青年,一个是三从四德的主妇。他们之间无话可说,却又同在一个房间吃饭、睡觉。
张幼仪爱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她从不违背徐志摩,买菜煮饭,洗衣拖地,除了料理家务之外,就是等着徐志摩回家。
等来等去的结果就是等到了徐志摩提出离婚,然后不辞而别,留下张幼仪一个人守在沙士顿。而这时的张幼仪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三、只有自己靠自己,才会无所畏惧
不知所措的张幼仪只好写信问法国留学的二哥,二哥告诉她不要打胎,表示愿意收养这个孩子。
张幼仪在二哥的帮助下,暂时住到了朋友刘文岛夫妇家。刘太太也是生了儿子后,好不容易说服公婆,才有机会和丈夫一起出国留学的。
张幼仪看到了刘太太在灯下埋头读书的情形,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她下定决心要生下孩子,要成为一名老师,凭自己的力量抚养孩子。好在徐父每月寄给她二百美元,张幼仪的生活有了保障。
张幼仪虽然被旧式思想束缚,但是她从小也知道做人要有志气,所以没有被击垮。
旧式的女子,婚姻就是她们的全部希望,一旦被抛弃,就像末日来临一样,心中充满了恐惧。其实,只要在经济和精神上独立,就会无所畏惧。
在法国居住不久之后,张幼仪跟随来看望她的七弟到了德国柏林。1922年2月,张幼仪在医院独自一人生下次子彼得,她无依无靠,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一个人扛。
生下儿子后不久,徐志摩托人来信要求离婚。张幼仪见到徐志摩后说:“如果你要离婚,那很容易。”张幼仪在法国时已经决定做一名新式女子。离婚虽然感到很痛苦,但是她并没有提什么要求,签字同意离婚。
离婚后的张幼仪进入德国裴斯塔洛学院,学习幼儿教育。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她离婚而议论她,反而对她非常友善。
在德国的四年,张幼仪破茧成蝶,从一个没有主见的小媳妇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在德国之前,她什么都怕,在德国之后,她什么都不怕。只是次子彼得三岁时不幸夭折,使她痛心不已。
四、独立才会获得自由,付出才会赢得尊重
1926年春天,张幼仪回国,不久之后,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
徐志摩的父母不喜欢陆小曼,他们始终将张幼仪当作儿媳看待,收张幼仪为干女儿,徐父将财产分成三份,徐志摩、张幼仪、父母各一份。
回国后的张幼仪先是在东吴大学教了一学期德语,然后在上海女子商业银行担任副总裁,张幼仪做事沉稳内敛,口碑很好,她经营的银行因为得到大家的信任,才没有倒闭,在乱世中度过了难关。
她每天早上九点准点上班,五点下班后,请私人教师教自己学习一个小时。
学习完后,张幼仪还要去上海最时髦的“云裳”服装公司去打理业务,服装公司是八弟和徐志摩等几个朋友合办的,张幼仪担任总经理。
回国后的张幼仪过得忙碌而充实,虽然婚姻失败,但是在经济上已经完全独立。
张幼仪最初在上海英租界居住的房子是四哥赠送的,三年后,张幼仪为了报答四哥的舍屋之恩,在法租界为四哥买了一处房子。
她还会理财做生意,她用炒股赚来的钱在自己住房的旁边给公婆盖了一处房子。
张幼仪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有徐家的一份家产,又会理财,因此在经济上是越来越宽裕。而徐志摩在经济上越来越拮据,因为陆小曼生活奢侈,又要吸鸦片。
徐志摩总是向朋友借钱,每当徐志摩向张幼仪借钱时,张幼仪总是从自己的腰包中掏出钱,说:“这是你爹的钱。”张幼仪的爱内敛、沉稳的,当徐志摩听到这句话时,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丝感动。
徐志摩飞机失事前一晚,曾到服装公司,向张幼仪询问过衬衫的事情,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不愿相信,将送电报的人拒之门外,是张幼仪派八弟带着儿子去现场确认。
对于徐志摩和陆小曼轰轰烈烈的爱情,张幼仪并不相信,她说:“我不认为那叫爱。一个人怎么可以拒绝照顾另一半?爱意味着善尽责任,履行义务。”
徐志摩去世后,张幼仪一直和徐父住在一起。徐父去世以后,张幼仪依照徐父的惯例,每个月照常给陆小曼三百元,她认为这是儿子阿欢赡养继母的责任。
直到四五年后,和陆小曼长期同居的翁瑞午主动拒绝,张幼仪才停止支付,张幼仪真可谓仁至义尽!
张幼仪53岁时,在香港遇到一个珍惜她的人,医生苏记之。他们共同生活了将近二十年,苏医生去世以后,她飞到美国纽约和儿子生活,安享晚年。
结语:
徐志摩当初离婚时,也许并没有想到人生是如此变化无常,只有张幼仪为他抚养后代;只有张幼仪为他侍奉父母;只有张幼仪为他料理后事。
张幼仪的一生总是在尽责任,她对徐志摩尽到了妻子的责任,对公婆尽到了儿媳的责任,对儿子尽到了母亲的责任。
在《小脚与西服》中,张幼仪说:“我没办法说什么是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可称为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失去婚姻,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活出了自我。
愿天下每一位女子,即使被感情所伤,即使没有被爱,也要好好地爱自己,活出精彩的模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