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能力?素质?素养(阅读内容202页)
21世纪技能,一般分为四大类:1,核心技能(一般理解为3R,即读、写、算);2,学习与创新技能;3,信息、媒体、科技技能;4,生活与职业技能。
最常见的,把“学习与创新技能”分解为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把“生活与职业技能”分解为灵活性、主动性、交际力、生产力、领导力。
新加坡“21世纪能力”的解读,不只是能力,也可以说是素质,包括四项目标,要使每个学生成为:自信的人、自主的学习者、主动的贡献者、有心的公民。
新加坡的解释,增加了“公民素养、全球意识与跨文化能力”,进一步离开了“能力”的范围,而进入价值观的范畴。体现在个人的五个方面:自省、自理、负责任的决策、社会意识、人际关系。
2014年的12年中小学课程大纲,提出“启发生命潜能、陶养生活知能、促进生涯发展、涵养公民素养”四个目标,以达到“自发、互动、共好”的全人教育目标。
个人素养与公民素质
日本的传统思路,明治维新以来的思想传统。要培养热爱生活的新一代。生活之热忱包括三个层次:核心的是“基本能力”(语言、数学、科技);外围一点的是“群体思维与解题能力”(定题解题、逻辑批判思维、高阶思维与适应能力);最外围是“为世界而工作的实际能力”(主动性、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建设可持续未来的责任心)。
阅读完这部分内容,感受到个人作为公民的素质,需要有综合能力,应用于解决具体的世纪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意识,承担责任的意识,高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