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又渐渐落下了,现在到了关于剪辑的部分,也是我最害怕的部分,一定要完成今天的内容的决心动摇了,有压力的时候,一点点借口都变成了阻力。
这三天的屏幕使用时间在增多,7个多小时。微信看信息,回信息,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当我非常关注时间的时候,是不是也被时间控制了?可当我不去关注时间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我只是想通过把时间可视化,计量化,用来获得一种对现实可把控的确定感。如果不这样,我就会心慌:这一天,我过了吗?如果过了,我都做了些什么?做这些是需要做的还是浪费的?
我自己想了一下,这些天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是需要改善的。
1.没有决定好要不要做,在犹豫中花了时间,但是最后没有做成事情。比如买菜,我心里冒出一个想要买菜的想法,然后去食行上看,这个瞧瞧,那个加进购物车,或者没有想好买什么,就这样没有目的在网上逛着。在购物车里,又觉得这些菜实在是每天都吃,不想买了。关掉网页,但是花了半小时。再比如,今天买票,打开好几次购票平台,填好信息,但是心里没有确定好,我是不是要去。于是又退了出来,后来又想,还是去吧,真要付钱的时候,还在犹豫。如果做之前已经确认好了自己的想法,真正做的时间是很短的,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面。
2.对一些信息的回复也是这样,当时看到,没有想好怎么回,事后还要惦记着悬而未决的这件事,又去翻找记录。
3.不专注。比如一篇文章,看了一点,觉得太长了,就快速拉着看,其实自己这样只是把文章从头拉到了尾,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东西,还不如不看。或者看了一半,因为别的一件事跳出来,比如一个信息,就关掉了,去做另外一件事。后面又想着看完,然后又去翻找那篇文章,重新看。
在开始做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我要做什么。买菜,在心里想好或者在纸上列出来,我要买什么,然后直奔目标,付钱。如果还没想好,那就先不要盲目地做。
看群信息也是,出于惯性地一条条点开,其实那些信息对自己并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和自己相关的,在当下就做好回复或者告知他人什么时间给她确定的回复,这样心里就不会因为没完成而一直惦记着,白白消耗了自己的心神。一诺说:如果在2分钟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她会当下就去做,留着半个事头在那里未完成,后面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锅要趁热洗。
尽量用一整块的时间专心做完一件事。有头有尾,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
每一次无意识地拿起手机,点开手机,放下手机,这些动作累积起来的时间,也是很可观的。
有意识地想一下:我现在点开手机,我要做什么事情?要让对手机的依赖变成对手机的信赖。
作者花莹莹老师在《顺利升入一年级》里说到:很多人和时间的关系是紧张对抗的,表现为在时间后面追赶和在时间前面奔跑。而好的方式是与时间同行。时间管理不是活在时间的控制里,它是从容的,有选择的,有余地的。活在当下,不为过去遗憾,不为未来忧虑。做事既有适当的计划,也有足够的灵活性。忙碌时充实高效,闲暇时安于当下。
内心平和,稳定:这样的我就很好,每一个当下的我都活得用心,这样就很好。没有绝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每个人都在基于当下的状态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与他人相处轻松,不会因为做事的快慢而陷入自卑和优越。
我读到这样的文字,会记得很舒服,很有安全感,因为这样的节奏就像空气一样,让你感觉不到任何压力,但又滋养着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