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过一句话:“娇儿不孝,娇狗上灶”。大体意思就是养小孩不能太骄惯。一直以来我对这个观点都是坚信不疑的。可是自己育儿经验加上心理学的学习越来越让我明白了这句话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这个“娇”字(或者说“宠”字)。(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在讨论任何问题之前先清晰的定义所要讨论的概念,否则所有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一、“宠”的具体含义
“宠”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里其实是没有清晰的定义与认知的,只有大体而模糊的意思,那就是以下这么一些:
1、完全满足。小孩要什么,大人无条件满足。小孩想要做什么,大人不加干涉。
2、放任自流。小孩想什么做什么,大人都不管不顾。
其实我们普通人心目中的"宠",以第1点为主。几乎大多数传统的中国人都认为骄儿不对,的意思其实就是认为不能无条件满足小孩的要求。他们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满足与依从,会让养成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坏毛病。比如:不讲道理、任性、容易发脾气,对外人胆小,对家人爆虐等等。
二、孩子会被宠坏吗?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其实应该是这样的的:
对小孩(尤其是婴幼儿)的无条件满足会不会导致孩子成大后的种种坏毛病(比如不讲道理、任性、容易发脾气,对外人胆小,对家人爆虐等等)。
在此,我要先给出答案:不会。
小孩(尤其是婴幼儿)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很”干净“,没有大人世界想象的那么复杂。无非就是:
1、吃喝拉撒睡
2、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欲望
3、逐步而来的社交需求
这些需求当然可以无条件满足,而且最好是无条件完全满足。这些需求满足得越充分,孩子的身心就越健康。父母的责任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做到这样的无条件满足。
三、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认为“宠”是不对的
(首先要设定一下,上面所讲的无条件满足,是满足孩子的正常或者说是正当的需求,而不是那些情绪化的无理要求和一些由于客观原因确实不能满足的要求,比如电,火等等。)很多时候,很多家长对“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不认同,是因为在这些家长眼中,孩子总是不对的,“我”才是对的。
你不能去碰那个,那个脏(湿,危险)。你不能吃这个,吃这个会拉肚子,你不能这样子说话,这样说话不礼貌。等等
在他们眼中,孩子是无知的,因为孩子是无知的,“我”是对的,所以我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我有责任保险孩子远离危险。我怎么可以由着孩子来?孩子懂什么?由着孩子来,路就会走偏,会有危险,会有这样的不行,那样的不对。(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家长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是一个应该完全由“我”摆弄的无知白纸,还是一个需要充分尊重的独立生命存在。)(你相信孩子,孩子就会是值得信任;你不信任孩子,孩子就会长成不可信)
最要命的是,很多家长将孩子长大之后的很多毛病归因为,小时候太宠孩子了。比如不讲道理、任性、容易发脾气,对外人胆小,对家人爆虐等等。对心理学学习越多,对育儿深入了解的越多,对各种行为模式之间联思考得越多,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恰恰相反,所有这些毛病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对孩子的粗爆对待造成的(关于这一点得专文另讲)。
四、多数家长对“宠”的理解是有误的
(一)例子一:“宠”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主观愿望
一两岁大孩子喜欢玩水。想要用手去拨弄池塘里的水。一个声音突然惊叫来:“回来,不能玩水,危险”。孩子吓一跳。伸到半空的手赶紧缩了回来。
在这个例子里“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中的需求是什么?
是孩子的探索欲望,孩子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新奇与兴奋。这是多么可贵的生命本能啊!
家长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是危险,是弄湿了衣服之后会感冒,掉进池塘会淹死。
问题关键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既保证安全又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这个当然需要父母或者养育者的耐心、细心、爱心,其实最重要的是能力)
很多家长不会去分辨这些,只会简单粗暴的阻止,而且在他们从来不会觉得他的阻止有什么错,“我是为你好”、“我是保护你的安全”有什么错。这些家长的出发点当然没错,但行为方式错了。
第一,你不要这么惊慌失措的高叫,这样惊恐的声音对孩子的伤害比水对孩子的伤害大太多了。
第二,你完全可以创造一些条件既满足其探索的需求,又保证其安全。比如,你站在旁边,给他一段小树枝,边保护他,边让他玩。
家长会说,家长在的时候,你允许他玩水,家长不在的时候,孩子也自己去玩怎么办?问题是你不让他玩水,他对水的探索欲望始终还在,你的阻止会让这种欲望更加强烈,你不在时,他自己去玩水的可能性更大。(除非你极度的恐吓,让孩子真心的从内心底里就非常的害怕,再也不敢去碰这个水,这样的孩子以后胆子会很小的,你愿意要这样的孩子吗?)要想让孩子当家长不在身边时不自己去玩水远离危险的最有效办法只有两个:1、他对水很了解(他的能力增强)。2、他听你的话(家长与孩子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你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做到这两点。
总结这个例子就是:不是孩子的需求不对,也不是我们一应该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我们对孩子的需求的理解、感知、与采取有效方式方法去满足,的这个能力是否强。很多人是因为自己的同理心(或者说是感受孩子的感受)的能力,思考并找到合适恰当的处理方法的能力出了问题。但他们由于认知水平的不够,将错误处理的结果归因为孩子的需求不对,或者认为养育者就不应该去无条件满足(也就是认为“宠”是有问题的)。
(二)例子二:“宠”的核心是尊重,而不是无原则
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给,还是不给。
答案当然是看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的情况,我是会满足孩子的。比如想要吃什么,玩什么。尽量满足买给他就行了。如果孩子的身体不适合吃这个食物,孩子又哭着要怎么办,当然不给啊。只不过对孩子坦诚的说明原因就行了。(正常情况下,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孩子,你给他说明了原因,他是不会哭得太离谱的。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你孩子哭得太历害怎么办,当然具体看情况了,事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各种招啊,但即便是这次采取了权宜之计,那也是下不为例的,也就是原则还是原则必须坚守的。)
很多家长的问题是,在面对孩子的需求时,无论其合理不合理,都是一顿训斥与数落,等孩子一哭闹,又抗不住,然后又无条件满足其要求,在满足其要求的同时,不停的大声训斥,不停的数落。这种不停的训斥加不停的无条件满足,将孩子逐渐养成任性的坏脾气。随着孩子长大,这种任性与坏脾气的破坏力越来越强,大人逐渐控制不住,被迫不断的加码满足。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统统满足。然后在别人眼中看到的是家长对孩子太宠了。养成了坏毛病。其实你仔细去观察这些类型的孩子,他们并不是真的要什么东西,而只是情绪的发泄,他甚至会直接告诉这些父母,我就是在折磨你。这样的家长不是“宠”,而是轮回,是将自己的不幸人生,轮回到下一代而已。(我们要记住的是:孩子是自己的镜相,你是什么样,你孩子就是什么样。你想要你的孩子不发脾气,你就别发脾气。)
这些家长的问题在于,他们只在乎他们内心的对与错,而不是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他们小时候没有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所以他们不知道孩子还需要尊重,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尊重。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因为家长不能做到尊重,所以亲子关系必然拧巴,因为拧巴,必然情绪爆烈。情绪爆烈就无法坚守原则。
2、正常的家庭应该是,符合原则的需求才会被满足。所以孩子就会有原则。如果家长本身就没有原则,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需求的标准很随意,孩子当然就会以哭来作为会不会得到满足的标准。因为哭闹就会满足。
其实处理这些问题很简单,你只要用心去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把这份感受告诉孩子就可以了。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宝贝,你很想要XXX是吗?爸爸知道你很想要,可是,,,,,
孩子他就是想要一个东西嘛,有什么错?尊重认同共情就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发脾气。具体你满足不满足其要求,你如实陈述就好了。发脾气做什么呢?孩子哭闹得不行,你安静的看着就行了。安抚一下情绪就好了。相信,如果家长足够“宠”(也就是对孩子的需求满足的足够好),孩子哭闹不会太离谱的。
总结一下,“宠”体现的是尊重,而不是没有原则,“宠”的含义是坦诚面对,是真实不隐瞒,是平静不发脾气,是平等对话不居高临下。原则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