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含羞草叶片用手轻轻一碰就会闭拢,瞬间由丰盛轻盈变得瘦骨嶙峋,但不一会儿,就自动舒展,依然拥有一身的丰庾。如若惊喜于小小草儿如此有趣,不顾它感受连续触碰,好好的草儿便会越来越难养,不久慢慢枯萎。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节律,若被过度扰乱,支撑生命向上攀升的能量就会被白白消耗,茂盛不再蔫然现矣。
人也是如此。人格架构中的感情型就像含羞草,与人交往中不断被触碰刺激,情感触须会有关闭与舒展的轮回,此乃正常节律。但若过度刺激,那些柔嫩的触须就会相互纠缠往里憋屈,即便刺激源消失也难舒展身肢,及致让人的行为失常。
以孩子为例,感情型憋屈后可能会有故意骚扰他人、讲怪话、作业拖拉,该做的事情不做,与父母对抗等等非常“作”的行为。
表面上看起来孩子有问题,实际上是憋屈的情感困住了孩子生命,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去解决面对的问题。
例:
那天去朋友家,客厅只看到她2岁儿子,不见八岁女儿。
原来,玩了一上午手机小游戏,被妈妈强行命令停止不高兴了,女孩躲进屋锁上门连饭都不吃。
一个多小时里,妈妈几次轻声敲门柔声呼唤,屋里就像没人似的毫无动静。我上前敲门并告知我的到来,依然无声无息,以往她跟我还挺玩得来。
像极了爱情中的游戏,你作一作我哄一哄。不用说一定是平日里女儿对妈妈的情感有压抑纠缠,借机爆发了。
我和朋友在客厅里闲聊,她儿子在一边玩。不管孩子怎么做,朋友始终是轻声柔语。孩子比较听话。在母亲的意识里,这么小的孩子,即便有些出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声音自然也不用高。
我不知道朋友禁止女儿玩游戏时如何表达,但我能明显感受到,命令、禁止、强制与这对母子间的莺声燕语非常不搭。
八岁的姐姐早已忘却了自己两岁时妈妈的包容,只看到眼前妈妈对自己的严厉和对弟弟的温柔。
这很容易让姐姐对弟弟产生嫉妒心,对妈妈产生怨恨。
终于,女孩在妈妈再一次温柔呼唤下走出了房间。
她啃着我带去的牛脊骨连说好吃,我趁她高兴之际准备先“敲”她一下:
“你今天,一个人在屋里呆得有点长唉!我已经到了这么多时间了,你才出来呀!以后你能不能关在屋里时间短一点啊?要不,我都快走了,来一趟,你都看不到我了!”
没有指责,但并不认同她的行为,还说出我的感受和希望。
不管什么事儿,跟孩子平和沟通,大概就这么几个步骤。
女孩咧着嘴不好意思笑了。
“妈妈说你,你生气啦!是不是,你觉得她对弟弟好对你凶,是吗?”我单刀直入。
她很认真地点头,说是的。
果然被我猜中。
多子女家庭没有把老大位置摆稳摆平,会产生一系列后遗症。比如老大更容易作,更多欺负小的,与父母对抗加剧……而且由此构筑的偏狭公平理念,还会影响日后对人对事态度。
显然,这孩子感情型憋屈了,怪不得妈妈跟我抱怨,孩子跟她对抗,学习上拖拉,该做的事情不做……
我想借机帮她梳理一下,结果怎样难以预估,但即然孩子成长机会送到眼前,总得接一下,危机就是契机嘛。
“哦,妈妈有了两个孩子,很难端平噢!”我平和地回应,接纳了她的不满,同时又抛出了妈妈的难题,为后续沟通做好铺垫。
客厅地上躺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球,我心生一计:“如果,你和你弟弟两个人,是妈妈手上两个球,你是什么样的球弟弟又是什么样的球呢?”
她笑了,转身就去捡球。开始拿了一个十五公分左右的球在右手,我捡起一个七八公分的球,放在她左手。
“啪”,她一翻手把我给的球扔了,捡起另外一个放在左手。
天,那个球也就二三公分,和右手那个悬殊也太大了!
显然,在她心目中姐姐就是比弟弟要大得多。是啊,姐姐认为自己都读书啦,都会帮妈妈做事了,都会照看小弟弟了,而弟弟却什么都不行,当然跟自己差远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父母的会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对孩子一视同仁。然而孩子却认为,不同的年龄,就像大球和小球相差悬殊。
我让她两手端着球往前走几步:“一个妈妈要把两个孩子端得一样平,比较难。你试试看,走几步,来……”
她笑眯眯又很认真地摊开手心往前走,努力保持手上平稳。
“还挺难的……”走了几步,她笑着说。
“那怎么办呢?”我故意面露难色。
“就要大球好啦!”她一脸笑嘻嘻,顺手就把那个小球给甩了。
回答出乎我意料,貌似这个姐姐对弟弟很绝情,但我知道这并非真心。那年在我们冬令营,她还专门画了可爱的弟弟。平日里她的很多图画,也都有弟弟的身影。估计和弟弟的醋意还未散完,争宠还在继续。
孩子有些话我们不好认同但又得接一下,以便继续交流,此时“跟随”就是最好的缓兵之计。
“噢,这样的呀!”我应和着。
“那,你去问问小球,他愿不愿意啊?”我指了指一旁地上玩耍的弟弟。
故意把弟弟说成小球,是为了延续游戏情景,为想象和现实搭一座桥,方便孩子从游戏走向生活。
如果此时我们内心难以做到零评判,言语之间自然就会流露出指责和抱怨,这座桥也就难以自然伸展。
比如,我们可能会讲道理:你做姐姐的,怎么能这样对待弟弟呢?难道不要弟弟就要你一个人?
即便用轻柔语气,上面的道理也还是一种指责。当姐姐内心充斥着姐弟不平等感觉时,这只能让她更为不滿。
轻松之间,让孩子放却防御,把憋屈在内心的爱坦然与外面的现实对接,呈现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其实这也是孩子想要的。
女孩儿把小球扔给弟弟,弟弟伸出胖乎乎小手,一脸的灿烂,两人开始玩起了游戏。
游戏中,姐姐并非一直谦让和跟随,而是经常进入主动和强势状态,尽显“大球”风范。有时会让成年人觉得在欺负弟弟,然而弟弟却沉浸在与姐姐游戏中咧嘴乐,姐姐走到东他跟到东,姐姐走到西他跟到西,真正是一个粘人的小妖精。
大的欺负小的,看来有时只是我们成人的一厢情愿。此时我更加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姐姐手上那个大球和小球的悬殊所包含的意义。
姐姐一脸的得意,两眼笑得弯弯,跟弟弟玩成了一团。
我想游戏中,她不仅深深感受到了弟弟带来的快乐,也尽尝做姐姐的威力和责任。这不就是刚才大球和小球游戏的结局吗?是我想要的,但当时的她并没有给,在和弟弟的互动中,结果却水到渠成地出现了。
憋屈的情感得到了一次梳理,感情型就得到了一次整合和生发,雨露滋润过后,她的总体生命力就会更加强大。
后来我得知,这个家庭中,妈妈对于老大老二之间的争执,和一般家庭一样,谁错批评谁。
处理小孩子之间争执,最好是弱化对错,因为因着角度不同,对错的标准就会不同。一个9放在两人中间,你说它是几?角度不变,结论永远无法统一。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矛盾,更是要将重点放在角度转换上,要用不同的方法,经常的持续不断的让孩子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老大看着老二很可爱想逗他,结果手没轻没重把弟弟弄哭了。按照是非对错尺度,我们就会说老大先弄老二要批评。但是老大的本意是想跟老二玩,你说他欺负他当然不服。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让他看到弟弟的痛苦和伤心,相信孩子,每个人内心都是向善的,何况是同胞手足。让他内心的同理心生发,这样他就知道了,跟弟弟玩的时候肢体触碰动作要轻一点,让弟弟也高兴自己也高兴。
这样处理不仅能平和解决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还能够培养孩子终身有用的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我告诉妈妈,以后在老小面前一定要维护老大地位,即便老大做得不合适也是如此。当然,要单独把姐姐约出来,跟她聊,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让她自己和弟弟都开心。把孩子踢过来的球再踢回去,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轻松办法。相信孩子的生命他们是愿意解决问题的,做父母的只要帮着理顺就好了。孩子内心顺了,其它许多问题解决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后记:
记得以前有一次微信群搞幼儿亲子活动,五岁的辰把三岁阳手上玩耍的纸杯抢了。阳委屈地哭着,辰却一脸无辜,也不理会妈妈要求归还纸杯的命令。
旁边有很多家长,有关心事态发展的也有热心给辰妈出点子的。
我让辰妈把孩子带到没人的地方——没有了外人围观,孩子更容易放下防御打开心门。我告诉辰妈,别的什么也不用说,只要让孩子静下来看阳的哭泣就可以了。令家长们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妈妈什么道理都没说,什么命令都没下,只是让辰的目光移到了阳身上,他居然主动跑过去把纸杯还给了阳。两个孩子又玩在了一起,雨过天晴,刚才的暴风骤雨没留一丝痕迹。
其实任何人心中都有一片开满鲜花的田野,那是人性中向好向善一面,孩子更是如此。当出现问题时,若能设法使他们放下防御打开心门,“纠错”有时就能轻松达成。因为在安全情况下,人人身上皆有的感情型,它的作用就是帮助别人同时让自己拥有一个更为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