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有个老太太,七十多岁了,只有一个儿子。有一天她儿子进山,被老虎吃了。
老太太哭的很伤心,决定去官府告老虎。县官说,老虎又不是人,怎么能用法律去审判它呢?(这一点倒和现在一样。)
然而最后被老太太缠得没办法,骗老太太说,我派人去抓老虎。本想找个借口让老太太消停了算了,没想到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老太太抓住县官的承诺不放,一定要县官具体安排下来才肯罢休。
县官没想到老太太这么精明,自己想骗老太太的谎话,变成了口实。不得不兑现诺言,问手下谁愿意去。正好有一个叫李能的衙役,喝醉了,吹牛许下豪言壮语,接下了军令状。等他醒来后悔了,心存侥幸,安慰自己说县官只不过是说谎话罢了。
第二天,就去把军令状还给县令。县令恼怒了,你既然说你行,怎么能后悔呢?!你马上就给我去抓,抓不到,一天打你十大板。
李能不得已,抓了一批猎户的壮丁,带着他们天天在山上转,想要抓住老虎。蹲守了一个多月也没抓到。而自己的屁股却被打得皮开肉绽。李能觉得再也受不了了,便去岳飞庙里哭诉,想到自己一时酒醉,许下的豪言壮语竟然受了这么大的苦,不禁痛哭出声,难以自制。
哭着哭着,一只老虎走了进来,老老实实的蹲在了岳飞像前。李能吓得把裤子都尿湿了,看到老虎还是不动,才稍微安下心来。便疑心这可能是岳飞显灵了。便问老虎,如果你是吃掉张某的老虎,就乖乖地让我绑起来。老虎就任他绑缚,送到县衙里去。
既然是神仙显灵,自然不敢草率杀掉。县官听说之后,知道既然老虎可以沟通,就和它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如果你能为老太太养老送终的话,我就饶了你。
从此,老虎就叼野物给老太太卖钱,有时候还叼金子和丝绸给老太太。老太太先开始恨老虎吃了自己的儿子,后来和老虎朝夕相处,便习以为常了;再后来,发现老虎比自己儿子能赚钱多了,家里变得很富裕,内心里竟然感激起老虎来。
又过了几年,老太太死了,老虎给老太太送葬。送完葬之后,就回到山里,再也不来了。
当地人觉得老虎真是仁义,给老虎立了“义虎祠”,留存至今。
行之评:
县官本来想骗骗老太太,却没想到轻率的态度反而让自己作茧自缚;
老太太真是精明,较真的态度,死缠着县官,让他只好兑现承诺;
李能的例子,可以说再一次验证了喝酒的危害,常常有这样的酒鬼,喝醉了就说豪言壮语,只是这一次的场合和对象,却让他的酒话不能一笑而过,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文章里对人物的描写真是栩栩如生,细节做得都很到位。李能先醉,后醒而悔之,接着又自欺欺人,说县官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到后来挨了打,怕受罚不得不尽力办事。寥寥数语,就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庸人的形象。
这首先说明了谨慎说话的道理,不然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或者让人说自己言而无信。
第二点是,人总是擅长自欺欺人,让自己活在梦中看不清现实。
第三者是人情世故,自欺欺人的前提永远是只为自己考虑,没有考虑他人的利益。在这个故事中,县官已经不得已答应了老太太要认真办了,李能先是为了吹牛逞能接下了军令状,没有考虑别人。那好,你既然是为了自己嘚瑟,那你就得自己买单。他嘚瑟完了之后,竟然想让县令买单,县令已经认真承诺了,自然是认真对待的。李能这样无异于作弄县令,县令自然要生气,狠狠地惩罚他,一天抓不到就打他一天,直到抓到为止。
最后,老虎这个不好说啊。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例子,记得多少年前看到一个新闻,被害者的父母原谅了杀人者,杀人者痛哭流涕,表示要做他们的儿子孝敬他们。假如把文中的老虎换成人,则一切都说的通了。
被害者的父母先开始恼恨,后来看到对己无害,反而有益,也就渐渐释怀平淡了。再后来,因为对方有能力,让自己过上了自己儿子不能让自己过上的好日子,反而心存感激了,因为这全是依仗人家得到的。而后来,老虎还给老人披麻戴孝,更让人们觉得仁至义尽。
然而被老虎咬死的人,却被遗忘了。如果不是事情无可挽回,那我想老太太宁愿自己过得穷一些,也不愿意儿子去死吧。过去的总是容易被淡忘,人们渐渐也就在心里减轻了回忆之物的重量。
虽然感情上很难接受,但是人死不能复生,若是可以浪子回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好的。
然而为杀人者立祠,颂扬,总让我觉得很荒谬,毕竟要不是它,人也不会死,这一切也不会发生。
这也是老虎的好处吧,因为人们知道它是不可沟通的,低级的,本性如此,所以对它的要求和期望也低,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奇迹了。而如果是人的话,这样做则是标准太低了,是畜生,理应被人所唾弃。
最后,也是最令我感慨的一点是,因为老虎让自己过上了原本不可想象的好日子,儿子被老虎咬死的老太太,竟然在某种程度上感激起老虎来。本质上是因为老虎强大,所以才被看重。
几乎所有的故事,没有人喜欢或欣赏软弱无能之人,都喜欢拥有某种强大的人,我们基因里根深蒂固的有着对强者的崇拜,而也只有成为强者,才能重如泰山。
这让我时时警醒自己,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成为一个有存在感重如泰山的人。
这样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