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孔子说,『法语之言』,「法语」是指古圣先贤所说的话,「之言」就是根据法语所说的言词,所以就包括古圣先贤的经,以及解释经的这些传,、这些批注,这都叫「法语之言」。这些言语符合正道,我们一定要听从,所以『能无从乎』,怎么能不听从?就是这个意思。『改之为贵』,这里就讲到,我们听圣贤之教,不是说听了就算了,圣贤讲的是他的一套,我干的是我的一套,自己的毛病习气不肯改过来,这就不妥了,要「改之为贵」。所以可贵的是你听了之后你能改,你能够放下自己的毛病习气,而遵依圣贤教诲,这就可贵。
下面说到,『巽与之言』,这个「巽与」就是那些恭逊、称许的话,这是「巽与之言」。这种话听了之后,让人觉得挺欢喜的,『能无说乎』,这个「说」字虽然写的是说字,但是它读悦,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那个字是一样,在古字都读悦,就是喜悦的意思。那种讲得很委婉的、很恭逊的,甚至赞叹你的话,你听了当然很喜悦。但是听了之后,『绎之为贵』,这个「绎」就是寻绎。《朱子集注》解释这个字是讲「寻其绪也」,就是找到它的头绪,找到他这个话里头微妙的意思,叫做「绎之」。你听别人说一个比较委婉的话,你听了之后,你得要想想他的话的意思,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话人家可能不便直言告诉你、指出你的缺点,很委婉的说一下,你听了之后,你一定要懂得反省,有过则改,无过则自勉,这才是贵,可贵。千万不能听了别人赞叹你两句,你好像觉得飘飘然了,骄傲了,根本不知道别人说这个话,其实意在言外,你没听出来,还在那里美着,那是什么?你就没听懂,你错过受教的良机了。
所以这里讲『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就是听到「巽与之言」,听到那种委婉的、对你很谦恭的话,你就很喜悦、很高兴,甚至会自己觉得骄傲,而不能自勉,不能够真正体会人家说那个话的意思,叫「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听了法语之言,圣贤的教诲,那是正道的语言,你听了觉得好像挺对,表面上顺从,可是你又不肯改自己的行为。像这种人,夫子讲,「吾末如之何也」,末是无的意思,就是「吾无如之何」,我拿他没办法了。对这种人,圣人也不能够教化他了。「已矣」最后两个字,就是算了吧,就是这个意思,夫子对这种人就放弃教化了。为什么?他不堪受教,叫做冥顽难化之人。
所以我们学习圣贤教育,最重要是你听了之后要肯改,真干,这你叫受教。听到朋友的婉言相劝,这个婉言有时候说得很委婉,表面上好像是称许你,实际上是提醒你。譬如说,「你真好,你的心真清净」,这么赞叹你,其实是提醒你,你的心要清净,不是说你的心真清净了。你听了之后,你以为自己心真清净了,完了,你就不受教了。所以善友规劝通常是很委婉的,不能直说。,因为直说你受不了,所以不能直说。有一类非常老实的人,你骂他,他都是感恩你的,这种人可以直说,如果不直说也对不起他,善相劝,过相谏。但是一般人没有这样的修养,没有这样好学之心,你就不能对他直来直去,是得委婉一点,但是我们自己要会听。
现在我们恩师讲,不仅说朋友之间不能够太直裸裸的讲话,你看到人家有过错,你也不可以一下把它揭露出来,他不能接受。即使是师生之间、父子之间,也亦复如是。当然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实,但是没办法,现在人都是这样,自我很强,不能够接受你直言相劝,你只能委婉相劝。那只能是什么?要靠自己认真学习了,你听人,听思聪,「视思明,听思聪」,你听人家讲话要听明白意思,自己可不能骄傲自大,永远保持谦卑,你这样才能进步。这是特别提醒我们这些出来弘法的人,一出来弘法,肯定名闻利养走不掉,人家的恭维、赞叹、供养那肯定很多,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客气,并不是那个真的。我们在这种情形下,不可以自己觉得了不起了,你看别人真正把我当作圣贤一样了,好像自己就是圣贤了。有这一念就是堕落,傲慢心起来了。一傲慢,夫子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你即使像周公那样有才华,你说这些经典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是如果起了傲慢心,傲慢就连同着吝啬就起来了,吝啬是贪念,对于名闻利养起贪着心,其余则不足观也已,你这人就不能看了。所以这都是提醒我们。
我们看蕅益大师批注,「卓吾云:与字,最妙。即以法语之言,巽与之言耳。舍法,便无以正人。后三语,深望其改与绎也。」。蕅益大师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话,李卓吾是蕅益大师同时代的人,他讲的,与字最妙,这个与字,是讲什么?「巽与之言」这个与,巽就有委婉的意思,所以这里讲,「即以法语之言,巽与之言耳」。圣贤教导我们的法语之言,听了我们要力行;善友,这就是同参道友给我提出来的巽与之言,委婉的说给我们听,这两种言语都是帮助我们提升的。「舍法,便无以正人」,所以法语之言和巽与之言都是法言,都是圣贤正道之言。如果离开了法,离开了圣贤之道,那就没有办法正人了,就是不能够教导人,、引导人走上正道。所以讲委婉的话,都是为了帮助人走向正道,当然法语之言就更是了。
所以我们劝人改过,用巽与之言,那就是《弟子规》上讲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是巽与之言,易于让人接受。把他看作自己父母亲一样,他有过失,我们要劝谏让他更正、改正,要我们要柔声下气,非常委婉跟他说明,说出来的都是正道。因为什么呢?我们希望帮助他走向正道。所以这两种语实际上都是正语,这个委婉的言语,如果没有正语,不是为了帮助人改过自新的,不是符合正道的,这种语言就成了阿谀奉承、谄媚巴结的奉承话,这叫绮语,这个我们不能讲。下面说,「后三语,深望其改与绎也」,深望,是孔老夫子深深的希望我们听到法语之言,就要依教奉行,认真改过自新。听到人家劝谏我们,委婉的劝谏,我们就要立刻解瞭别人的真正的意思,而也能够断恶修善、改过自新。这是夫子讲这一章《论语》的真实的含义。
【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注释出处[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说:音yuè,同“悦”。
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末:没有。
论语,子罕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