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卓越成就,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东汉时的张衡和张仲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张衡少年时代,刻苦好学,就表现出“才高于世”,但他谦虚谨慎,“无骄尚之情”,17岁时,他离开家乡,出外游历。第二年,到了京都洛阳,进太学后,通贯五经六艺,到处求师访友,虚心向人讨教。他曾对人说:“不做官有什么要紧?要紧的是修养品德,研究学问”。当时洛阳才智之士云集,象马融、窦章、王符、崔瑗等,都是学术造诣很深的学者,张衡经常和他们共同探讨问题,成为知心朋友。特别是崔瑗,对天文、数学、历法有精深的研究,对张衡以后进一步研究天文、数学帮助很大。这时的张衡已很有名气,别人举荐他,朝庭也多次征召他任官,但他不慕虚荣,淡于名利,都婉言谢绝了。
公元100年,张衡因南阳郡守的多次邀请,回到南阳任主薄官,这个官职主要是办理来往文件,不直接处理政务,比较清闲,这一段时间张衡完成了后人传颂的两篇文学名者《西京赋》和《东京赋》,合称《二京赋》。这两篇作品不仅描述了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繁华景象,而且抨击了那些过着荒淫奢侈生活的官僚贵族。
公元111年,张衡被召到京师,任尚书台衙门郎中,担任此职使他有机会阅读许多平时难见的书。他开始深入研究天文和数学,三年后升为尚书侍郎。不久,又升为太史令。太史令掌管历法、负责观测天文气象等,这为他从事天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张衡精心钻研天文学,坚持不懈地观察日月星辰,探索它们运行的规律。他把研究的成果写成一本书《灵宪》在这部著作中,他阐明了许多天文现象:提出了赤道与黄道、南极与北极等科学概念,记录了2500多颗恒星;通过研究,他肯定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的光是来自太阳和其它星球,而且还对冬季日短夜长、夏季日长夜短的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
关于天体结构,我国古代有三种说法,即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是古代测定恒星位置的学者们对天体的一种设想。他们认为天没有一定形状,日月星辰是“自然浮生虚空之中”,这种说法到东汉末年已失传。盖天说认为地是平的,天象一只碗反扣在地上。浑天说是西汉中期新兴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和地就象蛋白裹着蛋黄、天体运行就象车轮转动,旋转的四周没有边际。张衡依据浑天说,创制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架能演示天象的仪器—浑天仪。可惜这架仪器到东晋以后就失落了。但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知道,这架仪器是用精铜铸成的球体,上面刻着恒星和地球的南极、北极、赤道、黄道、经纬度。铜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推动旋转,铜球和地球旋转的速度相同,人坐在屋里,可以看到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设计巧妙之极。
张衡任太史令期间,还负责记录灾情。他看到当时地震频繁,决定研制一架关于地震方面的仪器。经过反复研究和试制,终于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这架仪器用精铜制成,直径8尺,形状象大酒樽。仪器的顶上有凸起的盖子,表面刻有篆文、山、龟和鸟兽的花纹,周围镶有8条龙,龙头转向不同的8个方向,每条龙嘴里含着枚铜球,每个龙头下方蹲着一只蛤蟆,一旦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哪个方向的龙因震动张嘴把铜球吐出,下面的蛤蟆张口接住,并发出响亮声音。人们听到声音,看哪个方向的龙吐出铜球,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公元138年的一天,西北方向龙头突然张口吐出铜球,说明西北方发生地震。可住在洛阳的人没有感觉到地震的波动,一些官僚、学者纷纷议论,怀疑地动仪是否准确,过了几天,果然有人报告陇西地震。人们皆服其妙。近代欧洲发明的地震仪比张衡创制的地动仪晚1700 多年,但它所依据的原理与张衡的基本相同,这使我们不能不为张衡的卓越成就而感到自豪。
在数学上,张衡也有卓越贡献,通过精确的研究计算,使圆周率达到了较为精确的程度,他提出圆周率应是“3.14”多一点。他把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汇集成《算罔论》这部数学专著。
张衡生活的时代是“谶纬”盛行、外戚宦官争夺权利的时代东汉时期,盛行“谶纬之学”,当时的上人学者大讲“纬图录”,宣扬迷信,写文章鬼话连篇,并以此求得富贵,图谶家们用迷信解释历史和重大事件。对此张衡曾上疏皇帝,说“图谶虚妄,非圣人之法”。他用历史事实证明,图谶决非“圣人”所作,既无效验,也不足凭信。他着重分析了“图谶”的虚伪,指出其中牵强附会的解说自相矛盾,要求皇帝:“收藏图谶,一禁绝之”,表明了他的无神论思想。对于外戚和宦官专权,张衡在皇帝面前都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有一天,汉顺帝问张衡最可恨的是什么人,张衡还没有回答,站在旁边的宦官,知道张衡恨他们胡作非为,害怕张衡说出他们的罪行,就瞪眼盯着张衡,以致于张衡不敢说出真心话。尽管如此,他仍遭到嫉恨和排挤。公元136年,张衡被调出京都,做河间王相,负责管理地方行政。
张衡任河间王相三年后,要求皇帝准许他退休回乡,皇帝不仅不同意,又升他为尚书,被调回京都,第二年,即公元139 年,因病去世。
张衡是这一时期集大成的科学家,对天文、气象、数学等学科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卓越的才能,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代的崔瑗高度评价说:“道德漫流、文章云俘。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张衡的卓越成就千百年来深受后世敬仰,为纪念这位伟人,1956年,在他的家乡重修了“平子读书台”,对他的坟墓也重新修复,并重给他立了墓碑。郭沫若还为重立张衡墓碑亲笔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后人誉称“开创之圣,医道之宗”。
张仲景出身于一个豪族世家,青少年时就喜爱读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当时正处东汉末年,长期战乱使瘟疫流行,无数劳动人民被瘟疫夺去生命。张仲景家族原有200多人,不到10年,就死去将近2/3,而且死于伤寒者又占7/10以上。于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拜其同族叔父张伯祖为师。张伯祖是当时南阳一带的名医。张仲景深知医术无穷,要想成为一个药到病除的名医,必须下苦功夫钻研医药,精究医方。为此,张仲景除每天钻研医书外,跟随张伯祖外出治病,通过实践来验证从书本上学到的医学理论,加深对医学理论的理解,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张仲景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完了《内经》、《难经》等书籍,并在行医过程中,注意搜集民间的验方、土方、密方等,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
张仲景由于勤奋好学,尽得张伯祖之术。再加上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很快成了全郡闻名的医生。当时南阳一带伤寒流行,伤寒病病理复杂,病势凶猛,病情变化快,医生很难确诊并及时给予治疗,张仲景细心诊断,辨别症候,对症下药,治愈率很高。他不仅医术超众,而且医德高尚,为人诚恳,不论贫贱,有求必应,造福乡梓,被南阳老少所尊敬。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后来,做了长沙太守。在任太守期间,他在公堂上设立诊所,为民治病。他的行为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反对,张仲景愤而弃官还乡,在南阳、襄阳、洛阳一带为民治病。这时他的医术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相传,有一次张仲景在洛阳遇到过去的好友王钟宣,发现王仲宣患有隐疾而尚未发作,便劝王仲宣服五石汤治疗。并说若不服此药,20年后眉毛脱落,再过半年必死。王仲宣当时年富力强,根本不信张仲景的话,没有服药。20年后,果然眉毛脱落,187天后果然死亡。这个故事可能言过其实,但它说明了张仲景的医术已达到相当高超的地步。
张仲景在行医的过程中,看到许多人不懂医学,一旦患步病,不是求神间卜,便是被庸医误治。再加上当时一些中医,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甚至出现“传男不传女”的信条,使医学知识和经验长期得不到交流。张仲景对这种“各承家传、始终守旧”的风气十分痛恶,便决意著书立说,传播医术,发扬光大医学理论知识,以挽救更多的病人。于是,一边行医,一边著书,经10余年呕心沥血的辛勤劳动,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16卷。这部著作,就中医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以前中医学说中的“阴阳五行说”予以新的解释。系统地阐发了祖国医学理论、诊断和治疗原则。诊断方面,在辨明症状时,他先分析是阴症还是阳症,由阴阳而辨明表里,再辨明虚实、寒热。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就是中医诊断学上的八纲。在治疗方面,他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概括了各种症状的疗法,这些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原则,实际上成了以后中医的准绳,从而推动医学的向前发展。
《伤寒杂病论》由于人们珍视保密,加之当时印刷条件有限,留传后世的只有经过晋代名医王叔和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种。《伤寒论》专讲急性传染病的诊治。《金匮要略》以内科为主,也涉及妇科、外科等疾病,记载了许多疾病的辨证和治疗方法。两书收集了三四百种药方和治疗方法,创造性地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
张仲景因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被后世医学家奉为“医圣”。相传华佗读了他的《伤寒杂病论》后,十分赞扬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公元219年,张仲景这位对祖国和世界医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名医与世长辞了,享年69岁。
《伤寒杂病论》早在公元800年前就传入日本,后传入朝鲜、越南等国。清朝顺治初年,冯应鳌在南阳城东门外仁济桥西边发现张仲景的坟墓,为了纪念这位一生为人们造福的伟大医学家,人们在此建立了一个祠堂,四时供奉,称为医圣祠。
1982年,在南阳市召开了全国首届张仲景学术讨论会,许多外国人专程敬谒“医圣祠”,近年来随着张仲景学术研究团体的建立和《伤寒杂病论》古本的陆续发现,大大推动了张仲景学术研究工作的进程。南阳专门设立了“仲景国|医大学”来发扬光大张仲景的医学理论,造福于人民。
注:
①、②《后汉书·张衡传》
③《河间相张平字碑》
④参见《中国医学史》
摘自:《河南乡土历史》,责任编辑:晓东;
问题建议,QQ/微信:860055692;
豫史 微信公众号(ID: Henan-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