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了,感觉这一年的端午过得特别平淡,就是只吃了几个棕子。上一年少说也一家人聚在起吃了一顿,今年就是在一起吃了几个棕子,并且还只是和父母。
为什么会有端午节,那是因为屈原怀抱大石,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将饭团倒入江中,说是为了让江里的鱼不咬食屈原的身体,将雄黄酒倒入江中,为了将水里的蛟龙药晕,于是便有了现在吃棕子,喝雄黄酒的习俗,虽说这么做很浪费,但也足以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屈原的尊敬与纪念。
但是为什么人们渐渐把端午节过成了一个欢乐的日子呢?我也想不通,可能是因为小孩子认为能吃棕子很开心吧。
但我觉得人们对于端午节和之类的节日都开始不重视了,可以说是少了“节味”!
为什么呢?这可不能怪别人,而是要怪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们对于节日越来越冷淡,甚至都疑忘了,过节就是走个流程,却忘记了节日的意义。
并且现在新一代的小孩对于中国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于西方节日却耳熟能详。这一切也是一个问题,记得在半月刊上看到过,中国的图特别死板,对于中国特色的描述让孩子感到无趣,什么在网店上的启蒙畅销书,也就是重置了一下内容,改善了包装,让家长看起来满意罢了,其实孩子却是讨厌的。而外国的启蒙书籍生动有趣,让孩子喜欢看,记得住。一位记者就采访过一个小女孩,她对于圣诞节,万圣节都耳熟能详,而对于中国的节日则是根本不了解。
这下我们应该好好思考思考了。
又是一年棕色飘舞时,你呢?他呢?大家呢?你们是否还记得这一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