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学先秦文学史,自选角度及重点,提交一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的,有自己风格的“先秦文学”讲义,要求字数5000字以上,史料部分可摘抄引用,其他部分须原创,31日前提交。
————————————————
写在前面的话
在学习先秦文学史的过程中,发现曾根植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有时未必是正确的,现在想来这也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因为之所以成为历史是指已发生过的久远的事情,这些史实需要后人的挖掘与探讨。而这一过程要靠一双慧眼去伪存真才能还原真相。好在有许多专家学者为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让我们尽量少走弯路,直接接受正确的观点。
尽管如此,鉴于历史的悠久,有些事情对于历史学家也不能做到一锤定音,好多历史真相有待查寻。
例如,《诗经》的作者是谁?至今无法确定,因为绝大部分都已不可考。主要是那些民歌大部分属于民间集体创作。开始由人们口耳相传,一个人唱出,或由几个人唱和(hè)唱出,在流传中又不断加工、修改,也就无所谓是哪个人的作品。至于个别贵族文人的作品,除少数在诗中偶尔留下名字外,大多数也无作者可查。
《诗经》的成书也存在争议。有人说是孔子编辑的。《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据《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意思是说,诗经是孔子在古诗三千多首中挑选了用于施于礼义的部分编辑而成。
尽管是《史记》的记载,也有人说不妥。因为早在孔子以前,“诗三百篇”就已经存在了。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游鲁观周乐,鲁国的乐工为他演唱“风”“雅”“颂”,而编排的次序和篇目与现存的《诗经》基本一致,而当时孔子还不满十岁。由此来看,现存本的《诗经》不可能是由孔子编定的。而孔子自己及其弟子也都从没有说过孔子有“删诗”的事情。所以后来多数学者不再相信孔子曾“删诗”的说法。
近代历史学家研究发现《诗经》删减和编订工作,应是出自周王朝的乐师、乐工们之手。因为从三百篇都是乐歌这点来看,诗与乐官们的关系密切,他们既是当时乐歌的搜集者、保存者,又是乐歌的演唱者,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对汇集来的诗篇加以删减、留存、加工属正常,由此成为目前大家通行的一种说法。《诗经》的编纂者到底是谁已无公案。
类似这样不能确认的事情还有许多,诸如《老子》算不算文学作品?有人认为应属哲学范畴,归类于文学存在争议,类似这样不确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鉴于此,在此讲义中本着有定论的收录之,有争议的暂不写入的原则加以探讨,以免误人阅读。我想这对于我们这些非历史专业的读者来说是有益处的。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既然是非专业人士学习历史,又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悠久的历史文化,只好取其精华、粗略掌握历史概况、捋顺历史脉络、搞清历史事件、浅谈尚可达到提纲掣领的效果,当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时再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也不妨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选择。
闲言少叙,进入正题。基于上述原则,本讲义主要选取先秦时期影响力较大的、被公认为文学作品的著作加以探讨和学习,在概述、简要介绍著作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三方面述说作品,为读者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
浅谈先秦文学
(讲义)
目录
一、先秦文学概念
二、文学作品分类
三、先秦文学主要作品
1、诗经
2、楚词
3、论语
4、孟子
5、墨子
6、庄子
7、荀子
8、韩非子
9、吕氏春秋
四、浅谈先秦文学主要作品
————————————————
一、先秦文学概念
时间概念
当我们要学习先秦文学史时,首先要有一个时间概念,先秦时期是指哪一段的时间历史?这个问题历史学家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从上古至秦统一以前这一阶段的文学,习惯上称为“先秦文学”。也是秦朝以前(公元前221年)时代的统称。确切地说是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大秦王朝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文学概念
厘清了时间概念之后,还要搞清先秦时期的文学包括哪些内容。
这里首先要明确“文学”这个概念。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当文字不单单用来记录而被赋予其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时,则可称之为文学,属于语言艺术范畴 。也就是说当我们所说的话和写出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表达了某种情感,展现了艺术之美时,方可称之为文学。
例如我们平时所读的诗歌、散文、小说、 剧本 、寓言、童话等,为不同文学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文学作品分类
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主导人们的精神生活。
按现代文学的分类法,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1、诗歌
传统的诗歌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人们某种强烈的思想与情感。
2、小说
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 社会生活 。
3、散文
一种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表现形式。
4、戏剧
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戏剧可以用于舞台的表演,也可以用于阅读。例如:元曲、京剧、昆剧。
三、先秦文学主要作品
有了什么是文学的概念,明确了先秦所处的历史时期,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先秦时期有哪些文学作品。
诗歌类主要以《诗经》、《楚词》为代表。
散文类主要以诸子百家论述为主。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主要著作有《 论语 》、《 墨子 》,战国中期有《 孟子 》、《 庄子 》以及战国后期的《荀子》、《 韩非子 》、《 吕氏春秋 》最为突出。
据史料记载,小说的出现在我国最早始于汉代。戏剧起源于唐朝,中唐以后戏剧得到飞速发展,逐渐形成戏剧艺术。由此看来,小说与戏剧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发展起来,故在此不必论述。
四、浅谈先秦文学主要作品
1、《诗经》
简介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的传诵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在二三千年以前,诗歌就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诗经》是这一标志的最好注脚,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这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或按诗篇的大约数称“诗三百”,并没有“经”这个尊号。所谓《诗经》,是西汉时的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以后的称谓,并沿用至今。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在305篇的作品中分为“风” “雅” “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 《鲁颂》 《商颂》。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历史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与诗的内容、用途有关,有人认为与来源、作用有关。大家趋于一致的意见,认为《诗经》的这种编排和分类,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来划分的。因为《诗经》中的诗篇当初都是有乐谱配唱的,曲调上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作了这样的归类。后来由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的歌词罢了。
另外,《诗经·小雅》中有六篇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虽有篇目,但无歌词,后人称为“笙诗”,可能是属于所谓“过门曲”之类。总之,现在《诗经》的篇目是311篇,实存诗305篇。
主要内容
一、“风”
《诗经》中的“风”,有多种解释,最普遍的认为是指“国风”,即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实际上也就是指相对于当时周天子的京都而言的各地方的土乐,犹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地方俗曲、各地方小调。
《诗经》中收有十五国风160篇诗作,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
这十五国风所标的名称,有的是当时诸侯国的名称,有的则指的是地域名。之所以通称为国风,是因为“国”在古代与“域”通用,除指国家外,也指地区或方域。
《诗经》中收录的这十五国风的160篇作品,大部分是民歌。
二、“雅”
《诗经》中的“雅”,就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是相对于地方乐而言的。当时把周天子建都的王城附近之乐称为正乐,是出于当时的尊王思想。而把“正乐”称“雅”,这是因为古代有所谓“雅言”的说法。“雅言”就是标准话、通行语的意思。当时各地方言不一,因此以王城附近的话为通行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标准话的意思。
“雅”又有“大雅”“小雅”之分,这应与它们产生的时代有关,“小雅”中的诗在时代上比“大雅”晚,风格上比较接近国风,可能是音乐上受到“风”诗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不同于旧的雅乐,因此才做了大、小雅的区分。大、小雅多数是贵族文人作品,也有一部分是民歌。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计105篇。
三、“颂”
《诗经》中的“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曲,是赞美王侯的功德,把他们的功业祭告于神明之前。
古代祭神祭祖是王朝的大典,要载歌载舞,“颂”就是用于这种场合的一种舞乐。
“颂”之所以与“风”“雅”不同,主要是“颂诗”一般篇章较短、多数不押韵、不重叠,因此把“颂”划为一类,同时也有音乐特点不同的缘故。“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计40篇。
后世影响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山之作,它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对我国后世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
《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在《楚词》可见端倪。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也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例如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诗中表现的注重现实生活,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也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延伸到清末。
另外,《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也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真情实感的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2、《楚词》
简介
《楚辞》是在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继《诗经》古朴的四言诗体以后,出现在我国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也是中国第一部有作者的诗集。它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屈原和“楚辞”的出现,不仅使《诗经》以后沉寂了大约三百年之久的诗坛复活,而且以其突发的异彩,以更新更美的歌声,开始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以后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楚辞》按名称本义来说,是指楚地的歌辞的意思,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就是说“楚辞”的名称,是由于它的产地和浓厚的地方色彩而来的。但“楚辞”虽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在当时却并未见“楚辞”这一名称,“楚辞”这一名称最初见于汉代。
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效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从此,“楚辞”作品不仅有了专集,而且“楚辞”这个名称也就一直流传下来。
从文体分类上,人们又习惯于称“楚辞”为“骚”或“骚体”。
由于屈原正直,忠贞不屈,不为世俗所浸染的品格,使他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
主要内容
首先,“楚辞”这一新诗体的句式较活泼,句中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另外,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辞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收入屈原所作《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宋玉所作《九辩》、《招魂》;旧题景差所作的《大招》;旧题贾谊所作的《惜誓》;淮南小山所作的《招隐士》;东方朔所作《七谏》;严忌所作《哀时命》;王褒所作《九怀》;刘向所作《九叹》;共16部作品。
后世影响
楚辞的出现,对后世在精神层面有很大影响。表现在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入文人心中。从南宋朱熹称屈原为“忠君爱国”者以后,人们都把屈原作为爱国者的代名词,加以赞美和学习;同时唤发了求索精神和忧患意识的觉醒。屈原是一位和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勇士,是一个敢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勇于探索的斗士。
楚辞象征手法的写作,对后世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由于屈原卓越的创造能力,使香草美人意象,结合着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富有现实感,也更加充实,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认同,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楚辞》在盛唐时流入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儿的国家,16世纪之后,还流入了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有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影响深远。
3、《论语》
简介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语录集。相传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并由当时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为纪念恩师,担心师道失传而作,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也没有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因大部分内容是人物的言论,所以称为“论语”。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和对话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属语录体散文,且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论语》围绕孔子这一中心,成功地刻画了孔子门下众多弟子的形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主要内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作。作为儒家经典作品之一,内容涵盖了文学、哲学、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理论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主张。
《论语》在三个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相得易彰。即: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孔子首先确立了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以及待人接物的规范,最后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在治国理家平天下方面给予方法和指导。(这段是书里总结的)
后世影响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儒家思想继承者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使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更加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考试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制之前。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巨大。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嘲解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4、《孟子》
简介
《孟子》其人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其书是众弟子收录的孟子的谈话笔录,与《论语》一样也是一本对话体著作。但不像《论语》多是简短的独白式的对话,而形成了篇幅较长的相互对话的形式,并有一定的议题,结构较完整,论辩能力强,有专题论说文的趋势。与《论语》雍容缓慢的风格不同,《孟子》感情充沛,词锋犀利,锋芒毕露,犹如江河直下势不可挡。
全书原11篇,现存7篇,分为261章。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书中大多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展示了世称亚圣孟子的论辩才能,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主张“以人为本,实施仁政”的思想,以及“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品德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一点儿也不过时。他的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依然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主要内容
《孟子》一书中用大量的名言警句揭示了孟子的治国、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民为本: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兴亡经验,找出治乱兴亡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并提出知名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君主必须重视人民,人民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国家社稷,君主排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己任,为政者要保障人民的权利。并赞同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即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这意味着怎样看待老百姓与统治者的关系,摆正君臣关系,针对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仁政理论: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德治观念,完善了仁政理论,其政冶理论是以仁政为主要内容的关键,宣扬“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无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等,其实质虽然也是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的观点,但对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也是很有必要的主张。
三、教育思想:在教育理念中,是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作为推行仁政的方式和目标。首先认为“设为庠序院校以教之”来提升学校德育,其次,规定当政者要以身作则,独善其身。诸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名句,就是倡导教育实践中教人育人的指向,以“以德育人”为本。
四、哲学理论:是他的“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评判政冶概念的依据,是他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把善字作为衡量君子的首要标准,没有比“与人为善”更大的事情了,这是人性的体现。并用“四端”来加以论证。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还指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为人之道。
后世影响
《孟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和哲学上。他所主张的性善说、仁义观、人格论、民本思想等,成为中华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文人学士和普通老百姓产生巨大影响。他的“民为本、君为轻”的思想,让后世的学者、仁人志士、政治家对老百姓的力量和生存状态引起重视,荀子为此作了一个极形象的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以说,在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中,高居于庙堂的国君们便已经看到了被统治的老百姓中所蕴含着的力量,也认识到统治之本仍在于民。
范仲淹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实现天下人的快乐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便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的延续。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华夏民族的一种优秀品格来继承。他与孔子并称的“孔孟”之道,为中国儒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树立起了一座丰碑,至今仍被传颂。
5、《墨子》
简介
《墨子》作者墨翟,尊称墨子,战国时期人。墨子出身低微,在学术上,最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与出身贵族的孔子主张产生分歧,创建了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时期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墨子学术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受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一件事发生还是没发生,不要凭个人臆想,而是要以亲身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为我们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
《墨子》书中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去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是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观点的人。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辨类、明故、是非知理等逻辑概念。
“明故”,是对原因的明确,“辨类”,是对类属的辨别,“是非之理”,是对与非的判断。墨子从“明故”出发来“辨类”,进而定“是非之理”,体现了论说的较强的逻辑性。
主要内容
《墨子》一书中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四方面:首先,政治纲领主张“官无常贵,民无常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观点放在现代似乎也不过时,体现了英雄不问出处,能上能下的为官之道。墨子否定天命,强调崇尚贤德是为政之本。
其次,基本道德观念,即:建立在理想国基础上的功利主义。孔子讲仁,而墨子说利。这里的功利,不是为自己,而是主张普天同利。
再次,是兼爱。“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这是古往今来,四海之内皆可通融的道理。这一思想打破了长期以来以血缘家庭为本位的宗法观念,是一种典型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后人对墨子的评价是“中国的西方哲人”。而由兼爱派生出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这与他平民出身,体验民众疾苦不无关系。
最后,是认识论。把知识按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这种唯物主义的认识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另外还有“三表”逻辑方法,否定儒家的“天命”,代之以“天志”。
三表分别是“有本之者”、“ 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有本指有历史经验佐证;有原指有现实评价佐证;有用之指有实践后的效果佐证。三表法是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判断是非真假的一种标准。
宋代时《墨子》一书只剩下了61篇,到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本有53篇,现在藏于北京白云观。在这五十三篇中,《经》上、下与《经说》上、下共4篇,《大取》、《小取》6篇统称为《墨经》。
《墨经》的内容包括了哲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然科学专著。
后世影响
墨家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学派之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百家争鸣中曾一度与儒家学派并称为二大显学,有“非儒即墨”之说。
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
墨子之后的后期墨家基本分为两派,一派从自然科学,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才能取得,而逻辑真伪的标准,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才能取得。
而另外一派则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们试图在现实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而走劫富济贫的侠义之路。
墨家所宣扬的利他主义精神,以此激励有识之士为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奋斗,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动力。这在当今社会,倡导墨子的节用、利他、吃苦精神,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儒家走上层为统治阶级献言建策,而墨家思想以天下和谐为主旨,我忽然想,如果当初墨子的观点成为主流社会所追捧的,当下是什么样子?
6、《庄子》
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相传为庄子及其门人所著。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集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一身,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是继《老子》以后的又一部体现道家学说的作品,篇数究竟有多少现已不可考。司马迁《史记》言其“著书十万余言”。《汉书·艺文志》则说《庄子》有52篇。现在传世的是晋人郭象注的《庄子》,有33篇,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其中哪些篇章是庄子自作,哪些篇章是其后学所著,已经很难确论。
《庄子》既是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郁的文学气息,代表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成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主要内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创新,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致的。老庄所谓的“道”,简单地说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指宇宙的本源,即宇宙最根本的存在,世间万物产生于“道”;二是指自然客观规律。
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庄子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提倡摒除成见,扬弃自我,顺应自然。
二、庄子在老子的“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彼此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
他认为除了产生万事万物的“道”是绝对不变的存在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表达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在《逍遥游》中有集中而形象的描述。
书中诠释了一个人只有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在利益面前“无己”,在事业面前“无功”,在荣誉面前“无名”,才可掌握自然规律,驾驭天气变化,走上自由之路。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四、书中反映的一些生活中的辩证认识,描述最多、表现最为充分的,是关于“无用之用”的命题。这一命题的论述,例证视角广泛,内涵丰富,既包含“善于大用”、“物尽其用”的思想,又含有“有失必有得”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理念。
另外,书中阐述的庄子的美学观点与儒家的美学观点恰成鲜明的对照。强调自然之美,反对雕琢情性,超越了儒家从功利和伦理出发,以道德附与自然的局限,来观察自然,融入到自然中去,逍遥于广阔的时空,达到“天合天的物,我和情景天然合一的境界”。
还要说明一点,《庄子》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杰出、深刻、优美、生动、充满着怪奇创作手法、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散文集。它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值得我们永久开发的艺术宝藏。
首先,开创了“寓言”“重言”“卮言”三言并用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庄子自己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
“寓言”是指出自虚构、有寄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离奇故事,素不相及的历史人物的对话,都属于“寓言”之列。
“重言”是指重复、援引或摘录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至于这些前贤古人是否讲过这些话,无从考证,通常都是为了增加自己言语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假借这些古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卮言”是那些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
其次,善于创造宏伟、雄奇、怪诞的艺术意境。如《逍遥游》写鲲鹏的气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人间世》《德充符》等篇中塑造了一系列形体残缺、奇丑无比的人物形象,他们是“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诞人物,而正是在这样丑陋的形体上,寄托了庄子最美好的理想。
再次,善于用讽刺的手段、幽默的笔触去揭露黑暗、抨击邪恶,尤其是针对当权者的虚伪与趋炎附势之人的卑下,刻画的入木三分。如《外物》写庄周家贫,向监河侯借粮,而监河侯却回答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虚伪奸诈的面孔暴露无遗。
后世影响
庄子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反映在庄子思想和庄子文学成就两大方面。思想方面上,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的学说,形成了与儒、墨鼎立的形势,作为儒、道、释三大家之一的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的发展。
作为老庄哲学思想,他们提倡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旷达超脱,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为人处世上的清廉正直和真实无虚的理想人格的塑造,都是有益于人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提升的,对儒学提倡的敬业献身精神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然而,老庄思想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因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相辅相成的,倘若一味地追求“无为”的境界,脱离作为社会人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也将走向反面。
如果说庄子的哲学思想尚须有积极与消极的鉴别,而庄子在文学艺术领域所开创的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及创作手法,则纯是积极进步的,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诸如风格的多样化、创作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针对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与艺术表现上的浪漫主义手法,都有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
庄子思想对历代的学者、作家都有很深的影响。诸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等人,他们从不同层面汲取有益的成分,成就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我们坚信现在和未来的人们,将继续从《庄子》书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7、《荀子》
简介
《荀子》作者姓荀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荀卿”。古时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西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故称“孙卿”,是先秦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百家争鸣集大成者。
荀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少有的官学正统出身的学者。晚年热衷于著书立说,成绩斐然。表现在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强调学以致用。这些思想在《荀子》一书中都有较详细的阐述。
书中32篇文章主要为荀子所著,也有部分文章由其门下弟子所为。
主要内容
在中国儒家思想体系中,孔子是创建者自不必说,传承者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孟子和荀子,人们把孔子、孟子、荀子并称为“先秦儒家三巨子”。
孔子过世后,儒家思想分成“性善”和“性恶”两个派别。
“性善”派以“人性本善”为本,思想较为感性,主张以“道德”教化治理天下,代表人物是孟子。“性恶”派认为“人性恶而伪善”,思想较为理性,主张以“礼法”制度治理天下,代表人物就是荀子。
《荀子》一书中论述了人的自然属性是“恶”,而社会属性为“善”。认为人类自然属性的“欲”是不可能消灭的,也不可能被教化,只有通过礼制的束缚,让人养成守礼的习惯,才能摆脱“恶”。荀子说:“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意思是说,人性是天生的,消除恶性,只有通过礼制的教化,规范人的行为准则来止恶。这里有法家思想的端倪。
这些观点在《性恶篇》和《正名篇》中有较详细的论证,在《解蔽(bì)篇》和《王制篇》中也有说明。
荀子的“性恶论”,强调后天的环境。是说人如果顺从自己自然本性的时候,会引起坏的结果。而“善”是后天通过学习和努力而得来的。他提出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指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的运行变化,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将儒家、法家、道家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
后世影响
《荀子》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性方面,并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重视人为努力。孔子以“仁”为中心,孟子以“义”为中心,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的思想,对社会上人们行为规范产生影响。
荀子的思想还体现在对落后民俗进行否定和批判,对先进的民俗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肯定方面。注重现实、批判虚妄神秘的思想。吸收古代无神论成果,批判唯心主义天命论,以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先进的民俗观,对后世也产生影响。
在著名的《劝学篇》 中,他集中论述了关于“学”的见解。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要精诚专 一,坚持不懈。
荀子虽与孟子同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但思想上与孟子存在较大差异。荀子思想具有法家的倾向,他的学生韩非和李斯最终成为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就不足为怪了。
8、《韩非子》
简介
《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后期韩国人,现今河南省新郑地区。其为荀子的学生,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散文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称其“韩子”、“韩非子”。
韩子生活时代,韩国日益削弱,出于爱国之心,他多次上书韩国君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未被釆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经验和现实社会状况,写下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难言》、《说难》等十多万字的政论文,编辑为《韩非子》一书。
全书现存55篇,以韩子自己作品为主,文章继承和发扬了老师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人的法家学说,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所处时代,中国思想界以儒、墨两家学派为主流,崇尚“法先王”和“复古”,而韩子的法家学说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他毫不留情地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而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的四个政策。他的这些观点不被本国韩国的重视,却得了当时强国秦国的喜爱,秦始皇举兵韩国时,韩国君王派韩非出使秦国与秦求和,并得到秦始皇的青睐。据史记载韩非口吃,不善言谈、擅长著书,出使秦国时,可惜遭到同门李斯嫉妒,向始皇进谗言诬陷,最后服毒死于狱中。
主要内容
《韩非子》书中的文章以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著称。于平实中见奇妙,警策世人,耐心寻味。另外,书中文章还大量运用寓言故事,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极强。韩非虽不善言辞,却笔下汹涌,用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法家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对社会进行冷峻犀利的观察分析,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
如今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些成语就出自《韩非子》一书。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智子疑邻、三人成虎等,这些典故的后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社会生活中给人以警示。
后世影响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所提倡的一系列具有独特的法家思想,涉及到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他提出的法治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他主张建立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明确规定各种罪行和相应的惩罚,依法而行才能追求公正公平。他强调法律应当适用所有人。韩非子的法治思想越过几千年具有超前性,在当今社会也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如今法治建设已经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9、《吕氏春秋》
简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的名著。何为黄老道家?即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是除老庄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
吕不韦原是一名商人,曾散尽家财,倾情相助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昭襄王的孙子异人。在吕的策划下,几十年后异人继位登基做秦庄襄王,吕被任命为秦国丞相,执掌朝政。
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没条件著书立说,为跻身政客实现自己的抱负,便组织门客为自己著书立说,编撰了这部书。
全书分26卷,160篇,20余万字。在细分的12纪、8览、6论中,博采众家学说,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顾了阴阳、儒、墨、法、兵、农学等诸家思想。
吕丞相本想以此书思想作为统一国家后的治国方针,但后来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执政后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被冷落。
这部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以道家思想为主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体现了道家的优点与特色。号称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在当时是为吕不韦扬名之作,故称《吕氏春秋》。
主要内容
《吕氏春秋》在12纪、8览、6论中收集的内容繁杂,有儒、墨、法、兵、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汉书·艺文志》就将其列入杂家。内容上虽杂,但在文章组织结构上并非没有系统,编著上也有理论可依,内容上自成体系。
《吕氏春秋》的12纪是全书的中心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15篇,共60篇。12纪按照月令编写,而12纪象征“大圜”的天,所以这一部便使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文章内容按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属于应和天时的人世安排,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与社会治理的融合。
《春纪》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以讨论军事问题为主;《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
8览者即: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恃君。8览以人为中心,基本上属于察览人情之作,围绕人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个人修养展开。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怎样用民、为君等。
6论者即:开春、慎行、贵直、不苟、似顺、士容,主要收集各家杂论学说。以人的行为以及事理为主题,含盖了人的行为尺度、处事准则、情境条件以及地利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同时又融合儒、墨、法、兵众家之长,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
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以及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览》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
《吕氏春秋》编著的目的是为了取各家之精华,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成一家思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治久安的治国方针。
基于此,吕不韦强调,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取舍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因为他认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见《吕氏春秋·序意》篇。
后世影响
《吕氏春秋》对诸子学说釆用了兼容精神为我所用,在吕氏春秋看来,“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意思是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白的狐裘,那是从众多白狐狸的皮中取来制成的。揭示了取其精华的重要性,对待诸子之学更是如此。
同时,该书以道家为本兼顾他学,这种兼容并蓄的思想值得继承。正因此,为后世留下众家诸多优秀之作和理念,对后世治国提供借鉴,影响深远。
(讲义完)
参考资料:中国文学史,百度,公众网文
————————————————
题外话
以上是近一个月来对先秦文学史学习的一点儿收获。通过阅读诸子的文学著作,感到他们的文学修养之高,文学造诣之深,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是独具魅力的,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那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流传至今,给人以启迪,让我们获益匪浅。学无止境,在有条件及有时间时值得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