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刘伯温被朱元璋称为“吾子房”,明武宗更是称他是“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而作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的开国功臣,刘基在明朝建国后并不得志。为何会如此境遇呢?明洪武八年,朱元璋的“一道诏书”——《御赐归老青田诏》,能让我们看出两人的君臣关系到底如何。
仕元是朱元璋和刘基都解不开的心结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刘基是早熟的天才,“少有英名,海内闻之”(《御赐归老青田诏》,以下出处以《诏》代替)。他12岁中秀才,14岁“既领《春秋》大义”,22岁中进士。他从至元二年(1336年)出仕江西高安县丞,期间四仕四辞,历仕元朝20多年。
刘基虽有经济天下之心,但在元朝是郁郁不得志的,想做忠臣而不得,在他身上或多或少是有“遗民”思想的。
刘基不仅在元朝做过官,他还和朱元璋对抗过。“朕亲帅六军下双溪而有浙左,独尔栝苍未附,惟知名耳”(《诏》)。至正十八年十月,朱元璋因胡大海围攻婺州不克,亲率十万大军由应天府南下,亲自指挥攻克了婺州。
而此时的刘基正在处州守将石抹宜孙幕下,参与谋划守处州。从朱元璋攻打金华始,处州的元军就投入了对朱元璋部队的作战。此时朱元璋已经招揽了浙东的宋濂等一批人才,对于“海内闻之”的刘基竟然组织军队抵抗的做法,自是大为恼火,谓之为“白面书生,不知时务”(《诏》)。对刘基的“不识抬举”,朱元璋一直耿耿于怀。
“不久而栝苍附,朕已还京”(《诏》)。朱元璋回应天后,孙炎任处州总制,刘基归隐在家。孙炎多次邀请刘基出山,刘基屡辞不就,其最主要原因是他“自以仕元,耻为他人用”。
仕元,一直是刘基的政治包袱,也是他一直没解开的心结。而作为雄猜之主的朱元璋,对这样一个有历史问题的当朝重臣,自是放心不下。
北方尚未荡平,朱元璋就下令“凡北方捷至,尝仕元者不许称贺”(《明实录.太祖实录》)。过去仕元时间最长,如今地位最显赫的就是刘基。很明显这条禁令是冲着刘基来的,刘基一度被免去朝中的官职。
定基前君臣相得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十岁的刘基毅然出山,远赴南京,辅佐朱元璋打天下。
刘基初见朱元璋,就献上了“时务十八策”,分析了当前天下大乱的形势,提出来“(陈友谅)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的战略对策。“谒朕陈情,百无不当”(《诏》),朱元璋听后很高兴,于是“基留帷幄,与机密谋议”。
刘基此后在朱元璋军中担任军师的角色,他确实也起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作用。“至如用征四方,摧坚抚顺,尔亦助焉,不数年间,天下一统”(《诏》)。
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时,朱元璋对刘基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为了夺取政权,朱元璋处处重视他、使用他。所以此时朱元璋对刘基的姿态是“吾子房”,“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百无不当”。
这段时期,是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蜜月期”,也是刘伯温投奔朱元璋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定基后百般打压
朱元璋在诏书里写道::
当定功行赏之时,朕不忘尔从未定之秋,是用加以显爵,特使垂名于千万年之不朽,敕归老于桑梓,以尽天年。
在这段话里,朱元璋除了“显爵”一词用得不准确外,其他倒是大实话。
洪武二年,朝廷在鸡笼山建功臣庙,二十一人位列其中,刘基不在其中,朱元璋忘了刘伯温了吗?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六人,封侯者二十八人,刘基不在其列,朱元璋忘了刘伯温了吗?
显然不是!半个月后,朱元璋给刘伯温封了个诚意伯,同时封伯的还有汪广洋,刘伯温的位次和俸禄都排在最后。
要知道这次封爵没有山头之争,也不是民主评议,而是朱元璋一手决定的。
六位国公,一年的食禄从三千石到五千石不等,侯爵的食禄多在一千五百石左右,和刘基同时封伯的汪广洋的食禄是三百六十石,而刘基的食禄只有二百四十石。计算一下刘基的食禄仅为最高的4.8%,和汪广洋相比,也才占到67%。
此外,公侯的爵位和食禄子孙世袭,而刘基的“但及终身,子孙不世袭”。
由此看来,你觉得朱元璋给刘基的是“显爵”吗?这是显而易见的“爵不称德,赏不酬劳”。我认为这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刻意打压,甚至是有意羞辱。凡此种种,可以看出朱元璋并没把刘基当作“自己人”。
刘基的人生理想,不仅是做纵横捭阖的军师,还要做以儒治国的宰执。而建国后刘基的官职仅仅是御史中丞而已。此时的刘基,除了在卫所制度和刑制建设上还有点发言权外,其他的建议,朱元璋是一概不听。刘基虽壮志未酬,于心不甘,但也只好告老还乡。
对同僚对刘基的排挤迫害听之任之
刘伯温为人刚直,不平则鸣。他“不以利害悚其中,振纲纪,斥奸匿”,终因刚直的性格,数遭曲参,受到同僚的排挤和迫害。
他先因处斩了相国李善长的心腹李彬,而结怨于李善长。致使李善长怀恨在心,抓住机会,利用求雨这样的小事搬送是非,就让刘基告罪还乡。
后来又在朱元璋咨询他丞相人选时,直言不讳臧否人物,得罪了后来后来拜相的胡惟庸。处处受到胡的节制和报复,郁愤得病。
“何期祸生于有隙,致使不安。”指的是洪武四年刘基告老还乡后,“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希望籍此避祸。没想到三年后,胡惟庸竟指使人诬告刘基“淡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百姓不同意,就请朝廷设立巡检司驱逐平民百姓。而事实是刘基尚在朝廷时就建议在自己家乡淡洋设置巡检司,此事朱元璋是知道的。朱元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不夺其名而夺其禄”,就是保留了刘基的爵位,不给他粮食吃。
好在这次刘基很明智,赶紧进京请罪,也不为自己辩解,既没“出恶言”,也没“洁已名”,“惟引咎自责而已”。刘基的态度让朱元璋找不到上纲上线的借口,此事的处理也到此为止。
朱元璋也借坡下驴,顺道表扬了刘基一番。“若愚蠢之徒,必不克己,将谓己是而国非。卿善为忠者,所以不辩而趋朝……此可谓不洁其名者欤!恶言不出者欤!”意思是说:刘基啊,你到底还是忠臣啊,宁可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议论君主的不是,我有点错怪你了。
朱元璋指使胡惟庸毒死刘基吗
好在诏书的最后,朱元璋总算露出一点人情味。
卿今年迈,居京数载,近闻老病日侵,不以筋力自强,朕甚悯之。於戏!禽鸟生于丛木,翎翅干而扬去,恋巢之情,时时而复顾。禽鸟如是,况人者乎!若商不亡于道,官终老于家,世人之万幸也。今也老病未笃,可速往栝苍,共语儿孙,以尽考终之道,岂不君臣两尽者欤?
《明史.刘基传》和《明史.胡惟庸传》都说刘基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吴晗在1934年就提出了朱元璋是幕后黑手的论调,但吴晗此说只是主观臆测和推理,并没有任何史实作为论据。此外,还有人论证刘基是自然死亡的。
从这封诏书的结尾来看,朱元璋言辞恳切,的确动了怜悯之情,既然他认为双方都做到了“君臣两尽”,又有什么必要去指使他人毒杀刘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