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三月七日 星四
《左传》
“大义灭亲”出自《左传·隐公·石碏大义灭亲》原义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在古时候,臣弑君,子杀父,妻害夫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一国之君代表着天,其言行就是上天的旨意。当时,人们大多难以割舍亲情。宁可让社会道德,理性法则屈从于天性和亲情。像石碏这样的人,就显出了伟大和高尚,让人敬仰。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当时喜欢用武事的川吁交往,石碏告诫自己的儿子应当远离他(川吁),但是没有用。两人作恶多端,石碏派家臣獳羊肩到陈国杀了自己的儿子石厚,卫国派遣右宰丑到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从此中可以体现出识趣的高尚纯洁和忠君之心。当然,此种做法在今日不足提倡。因为有着明显的社会历史条件约束。这和当时的道德、人伦、君臣之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体悟:
一、人在心智未成熟的时候,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驱使自己。其中有很多不好的想法,应当受到道德理法的约束,否则会生长骄傲,无理,违法,放纵的恶习,自然没有好下场。
二、人在交友之时,首先要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可以没有很高的才能,但是应该有很好的品性,道德素质。正如我们所说的善良之人。这才是最讨人喜爱的。交友不慎会沾染的不良习气。如果帮朋友去除身上的恶习自然是一件好事。所以也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
《梁启超传·万木草堂》
梁鼎芬诗赞万木草堂:
九流混混谁真派,
万木森森一草堂。
但有群伦尊北海,
更无三顾起南阳。
康有为说:“以吾辈之新学,鼓而呼之,扫荡腐朽,推动新政,正其时矣!至于时世艰难,阻碍重重,正如登山攀援,步履维艰之后,便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万木草堂的教学制度重点在于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康有为治教有三法:一、广大,指博览、学识、贯古今而通中西;二、精微,探源溯本、寻根究底;三、献疑问,无疑问则无学问,有大疑问始有大学问。非献疑质难不能更新自己。
首先让学生读的是《公羊传》、《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宋元明儒学案》、《文献通考》。康有为,也是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原则的人!
康有为对梁启发最大的三本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考制》、《大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