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开始喜欢泡图书馆,无意间翻开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白话精华版),被古人的智慧迷住了。
后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学期里,白天上课,晚上看到两三点。有感触了就写眉批,写诗。
读到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定都长安后,写下了《忆长安》。
忆长安
九朝天子六朝都,旧时繁华新时苏。
红墙黄瓦青石阶,又叙当年万骨枯。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开始巩固自己的政权。对于权力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异姓王都心存芥蒂,便以各种借口夺权甚至诛杀。深知韬略,能统兵百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韩信就是其中之一。
读到韩信被吕后杀死之后,心痛不已!
惜韩信
忍辱勤学寻伯乐,临别一语惊萧何。
礼贤下士统三军,背水一战天下和。
高人指点不醒悟,发兵助汉灭楚国。
既迎刘邦何必叛?不知进退知山河!
刘邦去世后,吕后执掌大权,大量分封吕氏族人做朝廷命官,对于阻碍她的人几乎都一律处死!为官的人不敢随便说话,百姓也惶恐不安,导致后来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史称——诸吕之乱。
此次叛乱,根本原因在于吕后的乱政,不以民为本。最终的结果是: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灭了九族!吕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至此,心中大惊!
悲吕后
匡扶刘季成霸业,移花接木不为汉。
笑里藏刀诛异己,调虎离山除心患。
斩草除根灭三族,人心惶惶天下乱。
任人唯亲不问贤,临终不知子孙患!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去世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他的生平。于是我也趁势读了一些关于他小传。
最令我感动的,莫过于陈老在读到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后,决心也要写一本书言传后世,于是花了十年左右打磨出《白鹿原》,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他已经年近花甲!
出于对先生的敬爱和送别之情,写下了这首诗:
敬送忠实
年过半百梦方醒,此生无枕夜难眠。
返璞归真明乡俗,勘县查史无数卷。
十年磨墨六年书,言传后世白鹿原。
自古浮名都散尽,除却风霜皆云烟。
不久之后,杨绛先生又离世了。真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当时还没有读过她的书籍,只是从风靡一时的杨绛经典语录中,读到她与世无争的心境。
后来知道杨绛先生翻译了《堂吉诃德》,并在旁人争名夺利的大潮中引用其中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感概不已,写下这首诗:
雅俗之别
徒劳一生争功名,日落方知是浮云。
多少佳人随风去,留得诗书任人评。
后来我迷上散文,先后读了冯骥才、贾平凹、钱钟书和杨绛的散文。
读到《钱钟书散文》时,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简直就是旷世奇才!
顺势读了杨绛的散文《将饮茶》和《我们仨》,写下了以下两首诗:
一盏茶
茶楼把盏送斜阳,经年往事不堪忆。
家父方才渡远洋,又在香山别故妻。
水沸香浓笑顽童,风起茶凉叹霜鬓。
座上不乏痴情客,非亲非故非知己。
驿道送别
驿道送别千万种,一场风雨一场秋。
才送小女到深山,又别夫君在船头!
人情世故别针引,青石古树客栈留。
年少曾叹时光缓,不及须臾一回眸!
出于对历史的热爱,后来看了大型史诗电视剧《新三国》。
加上之前读过《三国演义》,对于剧情有了更完善的理解。
东吴人杰地灵,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身在福建上学,便写了这首诗:
咏东吴
九岁能为使,江东多才俊。
竹林藏二乔,书房潜陆逊。
赤壁有周郎,运筹有子敬。
若非云长故,百姓也太平。
后来放小长假,有钱的同学出去旅游了,离家近的同学回家了。
我在宿舍刷完了金庸的《笑傲江湖》。
绿竹巷的清幽寂静、令狐冲的侠情仗义、任盈盈的执着和风清扬前辈的高雅,还有《笑傲江湖曲》的灵动幽美都令人难以忘怀!原来江湖如此多彩,金庸先生研究如此高深!
笑傲江湖
绿竹乘风听细雨,青山腾雾伴琴箫。
九天揽月刀剑鸣,一曲别尘江湖笑。
散发赤足踏苍山,倚杖临风观云海。
且行且歌且相随,品诗品酒品佳肴!
在说走就走的旅行热潮中,我认为:远方,远不止身体的远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