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最近有读者向我倾诉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他在私信中说:
”我部门里的同事下班后喜欢去KTV,偶尔也会叫上我。
可我还是个好静的人,平时忙了一天,很渴望早点回家,看看书追追剧。
这样就很纠结:你说我要是不去吧,怕不合群。要是去了呢,还怕委屈了自己。“
其实,类似于这种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平衡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广泛存在。
比如也有大学生读者抱怨说:
”我寝室六个人,五个都爱打游戏。唯独我在课余时间喜欢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
我要是不陪他们玩玩呢,感情就散了;陪他们玩又总觉得自己在‘同流合污’“。
就连高中生读者也会问,我跟某某同学不是一个类型的人,我该不该答应上下学陪她一起走的问题。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这些问题在陈述上就有一个共性:即,矛盾的左右两端,注定是水火不容、黑白分明的——顾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拽住那头这头就注定沉下去。
仿佛怎么选都会失去,怎么弄都不行。
其实在我看来,情形恰恰相反。这种困扰多半出于我们的想当然,落在实践环节,基本不成立。
可以说,怎么办都好。
因为,我们想跟世界亲近,和谐相处,永远都有两种妥帖的方式:
通过自己走向他人。
通过他人走向自己。
2.
先来说第一种方式:通过自己走向他人。
我亲戚家有个孩子,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也陷入过这种困境。
他父母都是中医,耳濡目染下,让他形成了爱惜身体的好习惯。
但他所在创意部门的伙伴们都比较活泼,爱热闹,下班后喜欢一起去吃饭喝酒。
他自然是拒绝,一来这种活动常跟他夜跑撞时间;二来也确实不大健康。
可能很多人会想这多危害人脉啊,拒绝同事的邀请还不遭人白眼?
可他坚持认为:尊重彼此的习惯是建立良性关系的前提,如果你们因为习惯不同就疏远我,那证明你们本身也不值得一交。
而且他还很善解人意,多次都等聚会快结束的时候,到场看一看,送点解酒药,帮忙把喝大了的同时送回家什么的。
这样一来,既不逢迎,也没伤和气。
你看,除了要么翻脸要么委屈,矛盾永远有第三种解决途径,就看你用不用心。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从不参与同事聚会的他,人缘反倒出奇的好。
为啥呢?因为一来他从没有”酒后失态“的机会,和所有人都保持了一点刚刚好的距离。二来天长日久的,大伙要么身材发福要么身体出毛病,他还总能给点养生方面的建议。
你的自我价值是可以转换成社交价值的,所以我常说那句话:修炼好自己,才是对人脉最有效的经营。
3.
接下来再说说第二种方式:通过他人走向自己。
这种理念与第一种恰恰相反,它提醒我们的是:融入他人,未必就会让你失掉自我,反而有可能让你收获一个更丰盛的自我。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莫名的有种执念,且这种执念越来越年轻化了——三个字,做自己。
这三个字是很珍贵的,它的本意是让人恪守好那些最基本的原则。然而被很多人叫滥了,波及的面也过于宽泛了,大家开始把这三个字锻造成党同伐异的理由,渐渐走向孤立与封闭。
如果说身边的人个个都行贿受贿,唯独你两袖清风,这时”做自己“这三个字是有分量的;
但如果只是出于一种习惯方面的不适应便一概拒绝,还以”做自己“为抗拒改变的旗帜,那么要小心:这面旗帜可能会扼杀掉你走向丰富的可能性。
所谓的自己,本就处于一种变化之中,且也是由一点点变化而不断形成完善的。
你十三岁的时候和女同学拉手都脸红,为什么长大成人后还要结婚生子呢?不是说好的要做自己吗?
因为我们有变化,才有成长嘛,击碎掉一部分的旧,才能塑造起一部分的新。
当你从家中的书房走进同事们欢歌的KTV,你也许能得到一点书里没写的东西;
当你除了参加社团活动做积极分子外,偶尔也打打游戏,没准就激发了些设计网游比赛的新创意;
当你常和另一个与你性格大不同的朋友同行,没准他的大咧咧就填补上了你的小家子气。
当你既能品咂咖啡的文艺,又能享受大蒜的带劲,没准就能少了一点对做自己的执念,多了一点进化自己的勇气。
我们在上文中说:修炼好自己,才是对人脉最有效的经营;
其实还可以加上后半句:适当到他人的世界里逛逛,哪怕有点不太舒服,也未尝不是修炼自己的一种途径。
4.
聊来聊去,仿佛这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的同事聚会,转变成了去也可以,不去也行。
那总得有个度吧?标准在哪里?
除了道德和法律准绳,我们在什么状况下坚守自我,什么状况下适当地打破自我融入他人呢?
还真有一条分界线存在,这条线叫:先种好你的自留地。
人际关系不是无根之水,也并非无土栽培的。
而这个根就是你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
当你目前阶段的生活正急需锻炼能力,想在下班时间充充电时,便可以坚强地”做一做自己“。否则前途渺茫,每天还在为稻粱的问题焦灼焦虑,心浮气躁看谁都不顺眼的,这样聚会你去了还不如不去,去反倒伤关系。
当你把自己这片摊子收拾好了,不说前程无忧,起码找到节奏方向有清晰规划了,也有了点计划外的空余时间,那就强烈建议你走出性格、习惯的舒适区,去一去。收获更多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这也应了我们民间的那句老话: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这话虽然有点极端,但自有其道理:一个人自己的一堆一块没整理好,就贸然融入他人时,嘴脸是会不太好看的,心也会很敏感的;
当你种好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选择与更多的人相遇,你心里有底,温柔和气,语调都会活泼不少,人踩你一脚你也能轻松地说句没关系。
其实这也符合理财方面的杠铃原理:把大部分资金用来做低风险低收益的项目,少部分资金专门做高风险高收益。前者帮你保底,后者帮你冲击可能性。
你永远有两种方式与世界亲近:
可以通过完善自己,创造价值,然后被收编进关系的体系;
也可以通过走向他人,拥抱丰富与变化,收获一个更饱满的自己。
架起这两条道路的桥梁是:在情感层面的领域,没有什么求生层面的挂碍在你心。
(话说这点在中国相声界有位老师做得就非常好,他姓于……)
End.
1.转载开白等事宜请加微信号:jiaogeiwoba,添加时请备注来意。
2.韩大爷开设了自媒体写作音频小课,戳此链接可了解更多:十堂课搞定自媒体写作随时欢迎你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