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中国的女性是“丧偶式育儿”。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说“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然的家庭角色分工。
今天这一讲我想从心理学的视角,带你重新理解父亲在教育中的角色。
带孩子是女性的天职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
老婆对老公说,“你整天只知道在外面忙,回到家里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看电视,孩子的事你一点都不管。”
老公回答道,“我白天工作很累的。而且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带孩子本来就是妈妈的事”。
老婆抗议道:“孩子是跟你的姓,谁说只是我的事?我也要工作,这太不公平了!”
这个时候老公会安慰道:“让我带也可以啊,但是我又粗心,又没有耐心,把孩子带坏了怎么办?女人比男人细心,你带孩子带得比我好多了。”
从这番对话中,你可以看出来,男人往往认为带孩子是女人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只要自己在外面挣到足够多的钱,能够养这个家庭,丈夫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在前面几讲中,我们从进化的角度谈到男性和女性在繁衍后代的分工。男人的主要身份是资源的竞争者,首要任务是为了养育后代争夺资源。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出发,上面的对话中,老公的话听上去的确有点道理。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存和繁衍已经不再是人类的唯一使命了。因此,男性在养育后代中的使命,就不再是提供庇护之所, 以及饱腹的粮食。
那么,父亲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下面我们分别从东方和西方的智慧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从甲骨文看东方的教育智慧
"教育"这两个字最早可以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找到。
甲骨文中的“育”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上方代表的是正在用乳汁哺乳婴儿的母亲,右下方是在襁褓里的孩子。
左右结合起来,示意的是母亲抱着襁褓里的孩子,正在给孩子哺乳。也就是说,在古人眼中,母亲的职责是给孩子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的“教”这个字呢,比较复杂,由三部分组成。
字的左下方代表的是一个离开襁褓,已经可以四处奔跑的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左上方代表的是学习材料,而右边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
左右结合起来,示意的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正在教孩子学习知识。
更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这个拿着棍棒的手同时也是“父亲”的“父”字。也就是说,是父亲拿着棍棒教孩子学习知识。
所以,在东方的传统智慧中,教育是父亲和母亲都要承担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分工有所不同。
母亲的主要职责是“育”,给孩子,特别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让孩子能够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
而父亲则需要教会孩子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对部落或者社会有用的人。
总结一下,在东方的教育智慧中,父亲对后代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地关键。
所以,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而不是“养不教,母之过”。这就是东方的智慧。
西方智慧:基于社会学习的父亲角色理论
在上一讲,我们谈到东方和西方在教育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但是,在父亲在后代教育使命上,东西方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父亲不仅是保护者和教育者,更是孩子成长的榜样。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看,父亲对孩子性别认同、性格形成和社会角色定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性别认同:男孩的模仿对象,女孩的前世情人
在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方面,虽然父母双方都会起作用,但是父亲的作用比母亲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对于男孩,父亲提供的是直接的榜样。
心理学中,把男孩喜欢和母亲待在一起的现象称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所以也有人把俄狄浦斯情结称为“恋母情结”。
其实,这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在弗洛伊德最开始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男孩不是“恋母”,而是“娶母”,也就是说娶自己的母亲为妻子。
此外,这个理论还有另外一半,那就是“杀父”,即杀死父亲。所以,正宗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杀父娶母”。
弗洛伊德的这个想法是受到了一个古希腊神话传说的启发。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王子,他在无意中杀死生父,娶母为妻。弗洛伊德以此来阐述男孩是如何来获得自己对男性的认同。
即男孩对母亲会发生爱恋,因此,为了取得母亲的爱情,就需要与父亲竞争,由此取代父亲占有母亲。
但是,男孩同时又很现实地意识到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因此要取代父亲,就要模仿父亲、超越父亲,变成一个更强的父亲,从而博得母亲的爱。通过在心理上以父亲自居,把对父亲的恨转为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于是男孩就成长为一个男性。
事实上,如果男孩在4岁前失去父亲,那么他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缺乏攻击性、有女性化倾向的男性。
与恋母情结相对的,就是恋父情结,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伊莱莎情结(Electra Complex)。
这个情节来自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烈屈拉公主,因为她的母亲和母亲的情人,合伙谋杀了她的父亲,所以爱烈屈拉公主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替父报仇。
所以,对于女孩而言,父亲是她寻找未来丈夫的榜样。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
此外,父亲还给女孩提供安全感。如果女孩在5岁以前失去父亲,那么她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时,就可能会出现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
所以,在性别认同上,父亲的作用就是榜样。对于男孩,他通过努力成为一个更强大、更优秀的父亲而成长为男性;而女孩则以父亲为模板,去寻找未来的丈夫。
性格塑造:探索者与冒险家
如果说孩子的性别认同是通过孩子的主动模仿来获得的,那么孩子的性格塑造则需要父母的互动。
这些互动可以是来自家庭游戏的互动,比如讲故事,玩玩具;也可以是外出旅游,打猎等等。
在这些以任务完成为导向的互动中,父母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以主动和兴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探索未知的世界,从而逐渐从互动中收获自信和快乐。
但是,父母在这个塑造孩子性格的过程中,他们传递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母亲更多是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温和、善良;而父亲教授的更多是坚强、勇于冒险、热情、乐观。
母亲通常是通过讲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等比较安静的方式来与孩子互动。在这些安静的互动中,母亲传递的是无微不至的细心、温暖和共情,让孩子认识到人的柔软、脆弱和敏感,认识到人对安全的需要和对爱的归属。
所以,母亲和孩子更多地是建立依恋的关系,让孩子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更多地从母亲那里去寻求安慰。对于孩子而言,母亲就是安全的港湾。
而父亲通常是通过激烈对抗的游戏或者对陌生情景的探索来与孩子互动。在这些刺激性的活动中,父亲让孩子逐渐形成刚毅果敢、敢于挑战和对抗挫折的能力。
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会更高。为什么?道理非常简单,因为母亲通常教会给孩子的是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等,而父亲经常从事家庭中修理车辆、机械、电器等的操作,使孩子对动手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动手操作推动了孩子的想象力、感知能力、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欲望。
所以父亲和孩子形成的关系不是像母亲那样的依恋关系,而是一种激活关系。这种关系诱发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探索的经验又使得孩子获得新的信息,从而对未来的陌生环境表现出勇气,促进孩子的外向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父亲的家庭,孩子特别害怕走出家门与其他人去交往。
此外,父亲与孩子的互动也帮助孩子扩大了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
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父亲一般具有比母亲更加广泛的交际面;同时,由于父亲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更加宏观和长远。
所以,孩子与父亲的交往可以让他们见识到更多的人和事,让他们学到父亲与其他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其父亲交往方式和交往技能的影响。这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学校和社会后懂得更多的交往技巧,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研究表明,在缺乏父亲的家庭里,孩子会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比如说撒谎、盗窃、斗殴等。同时他的智力、记忆等认知能力也发展得较慢,学业成绩也较差。
所以,对于孩子而言,如果母亲是他/她的避难所和安全的港湾,那么父亲就是他/她迈向未知世界的号角和战鼓。
东西方的教育智慧,都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同一个观点,父亲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
大量的研究表明,父亲不仅是孩子性别认同的模板,也是孩子社会认同的榜样。孩子的世界观,他的交友、婚恋、职业选择,以及他的使命、生命价值等等,都有父亲打下的深深烙印。
同时,父亲还参与塑造了孩子的性格,特别是自控力、坚毅、责任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对未知环境和世界的好奇心和征服感离不开父亲的塑造。
我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是崇高的,但是母爱本身不能代替父爱。只有把母爱和父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使孩子在刚柔并济、和谐完美的成长环境中,在更多的安全感和征服感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