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传媒学院 潮声文学社 张睿哲
假如你参加了学校的读书社,还成为了一名干事。现在到了竞选部长的时候,你们社团规定,所有想竞选部长的同学都要读一本书,写一份读书报告,依据报告的水平优劣和其他表现,来决定部长的人选。当然,如果报告水平极为出色,可以略过其他考验直接选为部长。
当部长多风光啊,以后说不定还能当社长!大学嘛没有一次辉煌经历该是多遗憾的事。你斗志满满,不缺动机。而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读一本书写报告。它不必像学高数那样,分章节精细学习。所以目标上也没有多少问题。
你挑了一本曾经读过的、感觉比较有把握的书,就开始了创作。
把这本书大略又翻了翻,你坐在桌前,沉吟良久,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好像……没啥可说的啊!”
对啊,你读的时候确实产生过一种“好哇,这书写得……咋就恁的好!”的感觉,但你说不出它到底好在哪。
那……干脆先再读一遍,做做笔记吧!
你边翻阅,边勾勾画画,再把自己勾选的段落一字不差地抄下来。
夜太漫长,当你把整本书都简单做了笔记,已经凌晨一点多了。不过,书里的一些细节你大概已经了解,笔记也做了七八页,反正是胜券在握!
你很满意,打算先睡一觉,明天再写。
第二天上午起来忙了些别的事,直到下午才有空。
可是你发现,脑子居然……还是空空的!!!你看着自己的笔记,有的地方甚至想不起来这是自己昨天写过的,完全没印象!!
怎么办?明天就要交稿子了。你只好随便选了个切入点凑合了一篇,草草结束。结果当然不如人意,你的读书报告没有选中,你看着被选中的那个人文辞优美、逻辑严谨的读书报告,长叹一声:
我就是不擅长写东西!
是这样吗?你的努力之所以没有收获回报,是因为你没有写作的天赋吗?
极大的可能是,你根本没掌握读书学习的要领。
学习高手都有两个特点,第一,能为自己制造反馈;第二,懂得“刻意练习”。
先说反馈。
反馈的意思就是,通过学习,你觉得学习后的自己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你觉得自己切切实实地产生了改变。
然而,如果想自然察觉这种改变,恐怕没有一个庞大的学习量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制造反馈,让自己知道自己“这样做得对不对”“到底有没有理解”。
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两种我最爱用的。
第一种,摘要笔记。
还记得上面的例子吗?“你”整理了一晚上的笔记,第二天连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写过它们。除了睡眠损伤了记忆力外,还有一个原因:
你是按照原文,一字不落地照抄的。你没有“理解”,或者没有“深度理解”。
摘要笔记的核心就在于:整理笔记?可以,但别【抄】,一点儿也别抄!
尝试完完全全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说得不如人家好也没关系,你的目的是“反馈”,是要形成你的“一家之言”。
比如,《批判性思维工具》中有这样一句话:
“要想在人们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改变思维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变成:
“没有审视过思考本身的人,永远无法独立修正自己的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在审视自己的思考,主动尝试理解原文的意思。
第二种,以教为学。
这个方法,学习界的大神说得很多。既然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了,那就讲出来嘛!能讲明白就说明是理解了,讲不明白就说明没理解透。
再来聊聊练习。
如果已经做到了充分理解,我们还要具备练习的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主动应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俗话说得好:
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没“用”。
刻意练习的方法,可以帮你走好由小白到大神的路径。
刻意练习的要求是:
只在学习区练习
大量重复练习
持续有效的反馈
高度专注
关于它的论述已经很多了,这里便不再赘言。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