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对我们中国人的这个重要性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崇尚玉。但是,这个重要性是逐渐积累起来的。
最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的人民就发现了和田玉,挖掘后并将它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易沟通的前言,由此形成了我国最陈旧的和田玉运送通道——“玉石之路”。大家不知道的是玉石之路正是后来“丝绸之路”的前身。也就可以说,在我国几千年的玉文明中,和田玉一向占有着肯定的统治地位。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和田玉呢?
和田玉无疑是一种典型东方化的宝石,可以说,千年以降、炎黄子孙的文明血脉中一直活泼着一种“玉文明细胞”,也是“谦谦君子,温其如玉”,某种程度上说,和田玉就是东方文明的一个缩影。
在古代,人们将玉视为与六合交流的、前言、神物,他们“以玉事神,从玉霝声”,进而“以玉作六器,以礼六合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古代的玉,是“国之重器”,也是身份、位置的象征,我们常说一句话,就是有了矛盾,化解了,叫“化干戈为玉帛”,玉、帛过去都是国家之间作为礼物赠送的“国礼”,这也反映出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我国前史上,最为知名的一块玉,只怕要数“和氏璧”。终究,和氏璧落在了秦始皇手中,变成了一枚镌有“授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字玺。
有关和田玉的故事,好像大事件都已经上演完毕了,但事实上,它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它终究成了一件昭示人心、代表天命的价值连城,后世的帝皇将其视作“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一块镌字的美玉,因其阅历,却承载起了‘授命于天’的重任,甚至代表着六合神明。
有人说,有别于西方世界直述其意的表达方式,陈旧的中国在言情抒志时更热衷于“以物喻人”,即凭借某一件物体来隐喻某意。正因如此,古人才会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才会以为“黄金有价,玉无价”。
究其实质,黄金仅仅一种硬通货,膨胀与紧缩完全看人们的需求,而玉,则可能是一种品德、一段过往、一缕情愫、一片寄托。
追根究底,收藏,收的是物件,最终藏的含义却还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