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贝螺》奏响平潭壳丘头文化名片的符号
来源:海峡之声 | 2021-08-31 16:34:46
http://www.vos.com.cn/shipin/2021-08/31/cms184813article.shtml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福州8月31日讯(记者 梁华)
平潭岛,孤悬于台湾海峡西部。“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风小砧板声,风大涕哭声”。这个耳熟能详的海坛民谣,形象地描绘平潭岛恶劣的生态环境。民国版《平潭县志》中也描述清初发生的“狂风过处风沙起,一夜沙埋十八村”风灾情景是对昔日海岛恶劣环境的写照。可以想象,先民把谋生的目光投向更远的海洋。他们划起粗糙的木筏,吹起贝螺,开始艰辛的寻梦历程。他们借助季风和洋流航行,飘过南太平洋、印度洋……向海而生。
很久以后,南岛语族的后人开始赴平潭等地寻访祖先足迹的行程。2010年,5名法属波利尼西亚人,驾驶“一叶扁舟”登陆平潭,他们发现壳丘头遗址上,如陶器、螺号,以及用来加工木头的石锛等,有着与“南岛语族”居民类似的文化和生活印迹。为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由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三家单位,2019年12月10日在平潭上攀村联合成立了“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成为高校、研究机构等开展考古实习科研及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0年11月底,平潭海峡上传来了一声长啸的汽笛声,汽车驶过新建的跨越平潭与福清之间的第一座海峡大桥。十年后的2020年12月底,又是一声汽笛长鸣,迎来了一辆高铁火车飞驰入新建成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平潭岛的历史和发展,都被平潭籍作家亦舟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今年夏天,随着“六千年风之路,百年经典传唱”“南岛语·风之路——来自大海深处的歌声唱响平潭”原创歌曲的征集活动开展,他创作的《故乡的贝螺》入选十佳歌曲。他写道:“很久很久以前,壳丘头上螺号弥漫……”我们仿佛看到拓荒的先民在岛上贫瘠的沙砾里刀耕火种,在岸礁浅滩上拾贝渔猎。
据悉,从平潭南垄村东北的壳丘头遗址,挖掘出来的陶器、石器、贝器等遗物,考古专家推断,这里是福建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约距今5590~7450年。拓荒的先民在岛上贫瘠的沙砾里刀耕火种,在岸礁浅滩上拾贝渔猎。他们筑居石穴、日耕晚归,顽强生存下来。螺号是先民劳动的号子,也是他们憩歇的乐趣。
曾经,渡轮连接平潭岛和陆地
如今,平潭老家那石厝上空袅袅的炊烟,那翠绿的木麻黄,那蔚蓝的大海,那闪亮的贝壳,都在勾起游子的乡愁。亦舟写道“故乡的螺号,在梦里回响……”“回家的路,被轮渡拉长……”如果突遇海上刮大风,轮渡停摆,人们只能对着茫茫的海峡望洋兴叹。记者在2004年第一次上平潭岛时就遇上这样的情形,从福州驱车两个半小时才到达码头却告知不能通行,又从早晨一直等到傍晚,才等到轮渡可以开船的消息。现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成不仅缩短了平潭岛与陆地的距离,也缩短了台湾与大陆的距离。
平潭籍作曲家乐风介绍说“我从小在平潭长大,海边拾螺,贝螺的号声就在我的记忆深处,很自然地旋律就出来了。”就是这样简单的旋律,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郑海兵唱起来,我们就有了一股勇往之前的勇气和力量。歌词作者亦舟介绍说,这首歌的编曲黄延平是盲人,他克服身体的不便到平潭采风,海岛之行让黄延平深刻感受到了,拥有七千多年历史的平潭海岛所蕴涵的中华文化、海洋文化、海丝文化,以及两岸交流文化等地域特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