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朋友推荐的书。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书名《醒醒吧,老好人!》好像在说我,貌似我的老好人特征明显。本书作者是托马斯·德·昂桑布尔,心理治疗师、人际关系培训师。这本书是作者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后而写,其中既有对非暴力沟通核心理念的继承,又有作者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和对自身生活和心理的体悟。
因为之前看过《非暴力沟通》,很多理念都比较熟悉,所以本书对我显得新意不够,但其中还是有一些观点和分析使我有所触动,可能是因为契合了自己当下的心情和感受。
“老好人”这个词,没有统一的定义,每个人对老好人的界定各有不同。本书封面简短地阐明要旨:“长期做一个“好好先生”等同于对自己实施暴力。在尊重他人和尊重自我的基础上说真话才是真正的为人之道。”因此,我们可知,本书中的老好人是指压抑自身真实感受,没能做真实自我的“好好先生”。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背离了我们自己、我们的感觉或我们的需求?
这一章是全书总章,提出了本书的基本观点。作者提出,一个人不仅仅拥有智力,还具有感觉、需求、请求。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往往因为局限于智力层面而忽略了自身的感觉、需求和请求,而智力层面往往带来评判、标签、偏见、先验、二进制(非黑即白的评价)、推卸责任的语言,因此我们时常陷入词穷、无以言说的沮丧中。正如本书开篇所描述的:“我不知用什么词来诉说我的孤独、我的悲伤或我的愤怒。我不知用什么词来诉说我渴望与人交流、被理解和被认可的需求。于是我批评,我侮辱,我攻击。于是我吸毒,我酗酒,我消沉。”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境况,我们需要超越智力层面的评判、标签……而关注我们内在的感觉、需求和请求。这是摆脱老好人身份从而做真实自己的根本方法。
1.感觉。我们需要识别我们的感觉,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温顺的人,识别感觉的好处在于促使我们识别自己的需求,从而更加了解自己。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表达我们的感觉,进而掌控它。
感觉与需求的关系。感觉的运转就像仪表盘上一个闪烁的信号,它为我们指明某种内在功能是否得到满足。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说明需求得到了满足,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说明需求未得到满足。
2.需求。需求是指那些我们维持生命必需的、那些我们应满足以获得满意的平衡感的,以及那些触动我们的最普遍的人生观的需求:身份、尊重、理解、责任、自由、互助。我们在生活中时常背离自己的需求,最普遍和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太在意他人的目光。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原因是我们没有学会承认它们。因此,我们要识别需求,识别需求可以让我们走出混乱,使它不至于架中我们的不安。就像只有我们知道自己的需求,才有可能知道该如何满足它。就像我们要知道自己为什么痛苦,才能去设法消除痛苦。
研究自己的需求,可以试问自己以下问题:1.我能给自己那些我期待别人给我给我却未能得到的尊重、认可、接纳和理解吗?2.我能开始尝试自己去满足这些需求,而不是维持这种依赖他人的目光和赞同的境况吗?特别是……3.我能活出自己,不再抱怨或反抗吗?4.我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安全感,而不是依赖某个东西或某个人,也不是为自己辩解或与自己作对吗?5.我能自己感觉到内心的安宁和内心的力量吗,除了权力、除了压力之外?
3.请求。要提出一个请求。即具体的、可协调的行动建议。提出具体的请求,我们就要走出那种想要对方理解我们的需求并愿意满足它的期待。
第二章 意识到我们真实的感受。
为了做好,精疲力尽。原因在于我们为他人做事的动机是负责而非关心。什么是关心?什么是责任?持久地、适当地关心他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激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悦,在为他完成的每一件事情中感受到巨大的幸福。如果这只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出于责任、出于牺牲和因为“应该”而做出的行为,同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义务、一种约束、一种负罪感,那么这个部分将“吃掉”我们的精力和活力,并迟早会通过愤怒、反抗或抑郁等表现形式进行报复。
作者提出,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并非来自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也并非来自我们所做的事情,而是来自我们妥善处理与人、活动和事物的关系。我们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产,以及我们内心深处持久的快乐的源泉正在于此,即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和与我们周围的世界建立深厚、持久、有营养的关系的能力。
但培养这种能力是困难的,因为:1.我们很少看到现实的真实面目,我们多数看到的是我们认为的现实的模样,是我们担心的现实的模样;2.我们常常把各种关系建立在我们的印象、信念和成见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我们个人的真实感受之上,以至于我们没有适当地倾听自己。3.我们按照外部的标准,如习惯、传统、强加的或假设的责任(我认为我应该……),以及对他人目光(社会压力)的惧怕行事。4.因为不能理解并灵活自如地处理我们自己的需求,从而不能理解并灵活自如地处理他人的需求。(因为时常拒绝自己的需求以取悦他人,做个“好人”,而长时间充当好人或者担心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承认,我们就会把自己的需求强加于别人,或等待别人来揣测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明确表达,甚至不能识别的需求,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们就会责备和评判他们)。这其实就是我自己最熟悉的“付出感”“委屈感”,时常违背自己需求而迎合他人,又时常陷入对他人失望的委屈感中。
解决之道:四个步骤:1.观察。即我们对自己观察到的、听到的或诉说的某件事情作出反应。2.感觉。这一观察引起了我们的一种或多种感觉。3.需求。这些感觉表明了我们的需求。4.请求。在意识到我们的需求之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请求,甚或采取一个具体行动。
1.观察。要做到观察但不评判、不解读。客观陈述事实即可。接受现实的本来面目,(并认识到这个现实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在变化的),而不是我担心的它的样子或我认为的它的样子。
2.感觉。要做到只感觉但不评判、不解读。“我觉得……我感到……”将真实的感觉与包含解读的感觉区分开来。倾听但不评判。我们时常有这个简单的需求:被倾听但不要被评判。作者在文末附了一份感觉清单。
3.需求。(1)识别我们的需求,不迁怒于人。首先放弃非黑即白的思想,对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放弃“……或者……”和“要么,要么”的想法,而具有“既……,又……”的思想,在走向对方的道路上,我不能省略走向自己的路程。因此,我们应当很好的理解我们彼此的需求,进而处理好我们与自己的关系。(2)需求既不是欲望也不是渴望。“我需要……≠我需要你……”;(3)关系先行!杂务殿后。在复杂的日程表中,其实关系比事情更重要,即人比事更重要。我们常常忙于各种事务,被事情的巨大惯性推着走,但我们时常忘了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理顺,这时候应当给自己叫停,处理好关系,再投入做事之中。这一点特别值得我警醒。所以我们应当说出我们的需求,哪怕这些需求暂时得不到满足,但说出来也能避免我们的生活变得麻木,能开放我们的精神,而且允许需求存在,就是允许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活着,即使它潜伏着。允许需求自己存在,接受它,同时也接受暂时无法满足它的事实,不要压抑需求或无视需求。
“我们应当让自己的所有部分都存在,而不是压抑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压抑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接受它,我们就会一直拖着这个等死的部分。于是,我们自己的这个等死的部分将它的所有重量都压在了活着的那些部分上,从而连累了我们全部的生命力。”
面对无法满足的需求有两个关键词:1.”暂时“。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并抱有希望。2,“与此同时”而非“但是”。没有对立,只有两个并存的需求。如“我同意你的观点,因为……但是……”,用“与此同时”代替“但是”,感受会不同。
同时,比起被满足,我们的需求更需要被认可。
文末附有需求清单。
4.请求。提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积极的和可协商的请求:寻找我们能做的最小的事情,变化就会随之而来。在语言上和意识中避免那些划分、比较、分离、限制、紧闭、抵抗和阻碍的因素;促进那些开放、结合、联系、允许、邀请、激励和协助的因素。创造相处的空间。我们内心的幸福不是来自这个解决办法,而是来自因寻找这个解决办法而达到的相处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