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依然很迷茫于自己的未来,迷茫是因为选择太多,而心已不再年轻。
五年后你希望自己生活在一种怎么的环境里?在职场叱咤风云,还是做着一份简单的工作踏踏实实?是在北上广深拥挤着地铁,还是小城市小农村的休闲自在?
两年前的时候,拿到了硕士学位,也找到了一分高薪工作,尽管过程并不是很如意。工作并没有做好,至少对自己工作的那套体系理解不到位,与领导的沟通不多,自始至终并没有很好地表达自己的价值。两年后的几天伴随着满世界的石油价格危机,我也理所当然地被裁,理由是刚入行。其实这个理由已经给了很大面子,我自知个人短板所在。这次失业再一次狠狠警告了我,个人能做的以及能带给别人的价值才是你生存的资本。
怎么将自己变得有价值,又是一个难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一份低薪的岗位从头做起,而这两者孰轻孰重只在于自己的权衡了。无论如何殊途同归,最终决定你获得的是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从远处看,无论哪种选择,只要放下包袱来学习,最终你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
人生太多抉择,如意失意, 大多在于自己如何对待。如果积极得看,那么一切不是那么重要, 为何对自己失望,为何堵死自己的路。有个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同学,说起回国后的各种辛酸,周围所有人谈的都是怎么赚钱,这个房子那个车子,各种利益纠葛,她说猛然发现自己开始害怕,因为觉得自己还是零,尽管满脑子各种赚钱想法却不知道从何开始,而眼看同龄人都有了稳定的事业自己的家庭。她说自己完全活在理想中,还在憧憬午后和外国友人们的午后闲谈的那种惬意。
也许这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中国人的悲哀,无论土豪屌丝大家都在这个历史场景里苦苦徘徊,惶惶不可终日。而对这位朋友,我想说的当生活给不了我们太多的时候,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自己拥有的东西,获取最多的自我满足或者自信。你经历过的别人没有,你拥有美好的家庭关心的你的男友,别人却苦苦期待。意识总是逃离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无可避免的时候,唯一记住的是获取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加以学习。更重要的是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平添压力。很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在生前的时候也是一文不名,屌丝之类的多了,可是死了几十年几百年后才被人发现。欧美人和非洲人都不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更多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似乎有点离题了。不管怎么样,多站在未来的角度看自己。无论做什么,时刻记住怎样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怎样更好地帮助别人,这样也更利于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定位自己。这篇文章献给自己,也献给那些同样在人生路口徘徊 的人们。
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