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巴菲特家族的人生智慧之书。
书中,彼得为读者讲述了他热爱工作、才华横溢的父亲;令人信任、心胸开阔的母亲。“价值观才是最稳健的货币”,他们教他学会看待金钱、公平、工作、成功等。教他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应走的人生道路,充实地过一生。
1.金钱不等于幸福
有不少人觉得,有钱就是幸福。彼得不这么认为。
彼得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但这种幸福跟金钱没有多大关系,彼得拥有的幸福,并不是在父亲成为股神后才拥有的。
彼得喜欢别人说他“看起来好普通”,他觉得自己与其他的孩子没有区别。
1.1幸福来自于信任
彼得认为,人与人之间,信任很重要。相信对方是可信赖的,彼此就会坦诚相待,感到自在。
巴菲特家族生活简朴。彼得小时候,住在美国奥马哈市一幢平平无奇的房子中,这房子离外祖父母家只隔着两条街。
巴菲特家庭温馨,彼得常自己来往于父母家和外祖父母家,中间的路就像一段爱的走廊。无论走到哪一端,都有大大的拥抱等着他。
“远亲不如近邻”。有一次,彼得母亲向邻居借一勺糖,邻居却给了她一整袋。巴菲特知道后,当天晚上亲自上门拜谢。在返家途中,邻居们见到彼得,总会冲他挥一挥手,或鸣一鸣喇叭。
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延伸到充满人情味的邻里环境。彼得从小内心就享有一份幸福安宁。
彼得知道,只要相信世间存在着美好的善意,便能感受到幸福。
1.2幸福来自于包容
包容,是家人渗透给彼得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巴菲特夫妇认为,要包容并接纳不同的种族。他们曾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倡导平等。当时彼得的母亲在自己车上,粘着一张写有“好人不分肤色”字样的贴纸。谁知竟被那些眼中只有自己的白人,改为“好人只有白色”。
彼得从中明白了,包容不是天生的,需要积极努力去培养。
很多人对包容的理解是忍让、妥协、不计较。其实,包容是一种共情,是能够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的处境。包容是一种胸怀,是能够接纳对方的缺点和偏见,容人所不容。
包容就是宽容大度。如在爱情和婚姻中,我们需要包容对方的缺点,这段关系才能维持得长久。在职场中,如果我们一意孤行,就很难有良好的同事关系。
我们不能心存歧视、心怀偏见。如你觉得女性不配与男性平等,那么你的世界直接缩小了一半;如果你只喜欢自己的族人,那么你的心胸就只容得下小部分人。长此以往,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傲慢自大。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彼得知道,包容才能和谐,和谐才能幸福。
1.3金钱买不来幸福
很多人可能会羡慕那些出生在富豪家的天之骄子,但股神巴菲特却否定了这一点。他认为,家庭给了富二代豪华的环境、贫乏的人生。富二代不是生来嘴里含有金汤匙,而是生来背上插着金匕首。
钱可以解决很多事,但金钱买不到快乐。富裕家庭的孩子,会面临着某些挑战与困境。心理学家玛德琳·莱文博士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富裕家庭中,有30%至40%的青少年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十几岁的女孩子中有22%经诊断得了抑郁症。这些患者中,10%至15%最后选择了自杀。
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分为两大类。
一类错误是用金钱替代爱。父母在物质上给了孩子太多,但陪伴太少。如你给孩子买个玩具轻而易举,但要趴在地上与孩子游戏却没时间。
另一类错误,是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条件,让一切变得太过容易。这会剥夺孩子树立自尊的条件,破坏孩子克服困难的心性。
巴菲特家族认为,幸福,不能归功于血统,也不能归功于金钱。巴菲特对孩子实行“穷养”教育,孩子们都没有富二代们常有的那些丑闻,和父亲一样生活简朴、幸福。
2.公平不是天生的
理想中,一切都应该是公平的。可惜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完全公平。
体育比赛中,总有主客场之分,强弱旅之别;商业社会中,总有人履历光鲜,人脉深厚;政治角逐中,总有人威震八方,气势如虹。这些事情的不公正,会让有良知的人于心难安。
我们要提升个人的认知,正视世界的不完美,主动参与创造公平的环境。
2.1通过教育和学习了解世界的不公
巴菲特家庭认为,要笃信教育和学习的力量。教育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其意义在于对好奇心的成全。
彼得父母做过最棒的事之一,就是为孩子的好奇心添一把火。在他们家中,聊天内容包罗万象。
彼得母亲经常会到孩子们就读的学校,了解情况。她不仅关注孩子的分数,更关注孩子真正学到了什么。
彼得的父亲,教他从全局看问题。透过父亲的视角,彼得看到机会的不平等,不仅对身处弱势的人具有破坏性,对整个社会也是如此。
在家人的鼓励下,彼得会提出“十万个为什么”。父亲就引导他,通过翻阅《世界百科全书》《国家地理》等书籍,寻找答案。
彼得领悟到,学校教育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在教育中都非常重要。从更广阔视角来看,教育的实质在于:正视不公,进而通过自身付出,更有意义地度过人生。
公平的前提,是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
母亲告诉彼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必须走到社会中去,怀着敬意与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进行接触。了解不同的人,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通过教育和学习,我们会用更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善心、树立抱负。
2.2没有什么是理当如此的
没有人是自己要求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没有选择父母的机会,也没有决定自己出身的权利。
彼得母亲宅心仁厚,不喜欢彼得说“应当拥有”这样的字眼。她认为,如果说人理应被好运眷顾,那么老天应该眷顾每一个人。
巴菲特家族觉得,人值得拥有什么,与出生时的境遇没有关系,与人如何对待这样的境遇有关。
确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实生活中,有的富二代从“首富”变为“首负”;有的星二代,违法坑爹,对社会毫无贡献。而“穷人家”的孩子——俞敏洪考上北大后,因为没钱出国深造留在国内,他创立了新东方。他说:我没有私人飞机,要把买私人飞机花销的钱,用于为农村的孩子助学。
我们不应把幸运视作应得的权利,而应把它看作传播好运的机会。我们不应把幸运当作无需拼搏的借口,而应让它鞭策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凡尘中,拥有对我们关怀备至、悉心教养的父母,有衣食无忧的经济条件。类似这样的优厚待遇,实际上也是一种恩典。我们寸功未建,便得到了馈赠。我们只有用好天生的恩赐,把它回馈给世界,人生才有意义。
2.3承认不公平并参与创造公平环境
我们要承认竞争环境中的不公,才能敦促我们去营造一个接近公平的世界。
彼得的母亲交友不问出处。为了让孩子理解人生的不公,她会带彼得到城中的“穷”地方,拜访友人。让彼得看到生于“三分困境”的人们,想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付出的“七分努力”。
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天平更加平衡呢?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一个“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一个暴风雨的早上,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卷上岸来的小鱼。一个小女孩不时地停下脚步,捡起一条条小鱼,扔回到大海中。有一个大人跟在她身后,不屑一顾地说:“孩子,这水洼里的小鱼足有几千条,你救得过来吗?”“我知道。”小女孩一边捡小鱼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那你为什么还捡呢?谁在乎呢?”大人问。“这条小鱼在乎。”小女孩回答的同时,又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中。“这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小女孩一边说着、捡着,一边愉快地欢笑着。
这个故事证实了书中的一个观点:我们要运用自身的优势,为他人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生活环境,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生命的价值。
自身价值的体现,可以是惊世骇俗的慈善义举,也可以藏在我们每日的善行里。
3.努力找寻令自己快乐的工作
有的人认为,即使是对不感兴趣的工作,也纯粹地努力去做,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对这种压抑自己,朝九晚五,甚至白加黑、五加二的人,巴菲特家族不认可。认为这不是一种美德,是在受虐。
在某种情况下,这反而是一种懒惰与缺乏创新力的表现。为什么不把一些精力和时间,用在寻找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上呢?
3.1股神工作的秘密
彼得回忆,父亲经常很开心地谈论自己的工作。他会花好长时间待在办公室里,研究股票的数据分析。
彼得一直好奇,为什么父亲能在工作时间长、令人殚精竭虑的决策面前,常年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他看到父亲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后,有一种愉悦感。彼得明白了:工作应该是让我们愿意全力以赴,且能够感到快乐的事。
彼得知道,如果父亲以金钱为主要目的,他所做的会迅速变得乏味,一份工作而已。实际上,父亲是去满足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他把自己的分析拿到股市中去验证,发现新价值、开拓新机遇。父亲并不是为了金钱而工作,金钱来了,只是锦上添花。
有些人对何谓好的职业道德,持有错误观点。对他们来说,值得崇尚的是回报,而非过程。实际上,回报是个随时可能失去的东西。
一种明智的工作理念,应体现在我们对工作的热情、专注,以及对目标的坚定程度上。
3.2要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对于彼得父母来说,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乐此不疲。
彼得与哥哥、姐姐领悟到,他们所做的选择,不在于它能带来多高的地位,或赚多少钱,而在于它是否符合本心,或能否吸引自己。
彼得认为,如果他发现自己人生的乐事是去捡垃圾,他父母就算看到他整天扒在一辆卡车后面,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彼得回想说,他小时就能摇晃着步子,唱着“一闪一闪亮晶晶”。4岁那年,彼得邀请了小女孩戴安娜到家,献唱:“哦,戴安娜,请你留在我身旁!”沉浸在音乐中,他无比快乐,音乐似乎一直以来是他的宿命。
有人会说,彼得你有亿万家产,当然兴趣至上。作为普通人,钱是我们需要追求的。
确实,没有经济基础,追求兴趣力不从心。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毕生追求。
3.3接受迷茫,不放弃寻找快乐的工作
彼得十几岁的时候,巴菲特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彼得有幸进了斯坦福大学。
在大学期间,彼得意识到,如果子承父业,他应该选择华尔街,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更甚。他逐渐明朗,单凭待在学校里的学习,达不成自己的目标。于是他离开斯坦福大学,要在音乐上搞出点名堂。
很多人认为,彼得是股神的儿子,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彼得却认为自己与其他年轻人没什么两样。离开大学后,他不仅要负责音乐工作室的开销,还有房贷压力。
书中,彼得讲述了个故事。他有个朋友的父亲赚到许多钱,但他不热爱自己的工作,靠喝威士忌减压,吃阿司匹林镇痛,受着工作折磨。这位儿子很崇拜父亲,以为工作只要赚钱就好,没必要是自己喜欢的。他去从事自己不喜欢的房地产开发,钱是赚到了,可惜心理出了问题,只能找医生求助。
这位儿子最终抛开薪资和社会等级的名望,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赚钱不多也不少。但在工作的同时,能帮助到别人,他感到快乐。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最大的快乐,而这个快乐,恰好是你生计来源,那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如何能像股神巴菲特一样,找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4.成功是对世界有所贡献
成功,意思是成就功业、事业。也指达到预期或目的,有收获或成效。
巴菲特家族认为,所谓成功,不能等同于更多的金钱和物质享受。在个人层面上,我们自身的发展是为了获得自尊。在社会层面,我们的进步在于,我们能够回馈社会。
彼得说,人只有追随自己的激情,建立自己的事业,才能收获自己的成功。
4.1成功不在于获得财富多少
彼得回忆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后来,父母变得越来越富有。
彼得看到的是,父母亲从未变过。母亲还是那个温暖又慷慨的人,父亲还是每周工作六天。对巴菲特家族成员来说,赚很多钱从来不是他们做事的目的。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米达斯的国王。他对黄金十分着迷,希望多多益善。他获得了“点石成金”的神技,无比快乐。直到他触碰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儿,把她变成一具黄金雕像。
这个故事,对于富裕家庭中父母来说,是一种痛苦的隐喻。父母如果把对财富的追求置于一切之上,他们的孩子最终也会受影响,变成“黄金雕像”。
有些职业和工作不大可能带来巨大财富,但却非常有意义。如老师,是个崇高的职业。老师在改变个人,改变群体未来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老师却收入甚微。如果把金钱作为最高的追求时,人们不会考虑做老师。
幸运的是,还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从事老师这个职业。他们教书育人,让孩子们勤学好问、明辨是非,甚至逆天改命,难道这不是成功吗?
4.2成功在于自己感到心安
我们不应围绕金钱来定义成功,而应去追求那种能满足个人心灵安宁的精神财富。
彼得有个在国家级杂志担任编辑的朋友,原来是执行主编。他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感觉很完美。
后来,主编决定退休。彼得的朋友从薪资、自尊上考虑,希望能够升职。最终,他成了主编。同时得到的,是满腹的苦恼,无数个难眠之夜。在令人崩溃与压力倍增的两年之后,他辞职了。
社会总是怂恿我们,去摘取桂冠,不管我们是否真想要那个东西。而能够抵挡这种诱惑与压力的人少之又少。
我们要去做一份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并且乐在其中。我们要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我们奉献自己,帮助他人,获得成功的同时就能感到心安。
4.3成功在于回馈
彼得看来,成功的定义,应该与一个人所取得的实质性结果有关。真正的成功是自内而外的。
当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如经验、知识、同理心、物质财富。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把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东西分享出来,散播开去,造福于他人。
这种回馈有不同的形式:捐赠金钱是一种回馈,精神指引是一种回馈,付出时间是一种回馈,谋求共赢也是一种回馈。
父亲巴菲特有非凡的赚钱能力,他计划要把来自这个世界的财富,再交还给世界。他为孩子们建立了基金会,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慈善。
彼得的基金会,致力于帮助全球需要帮助的女孩。彼得很开心,他在50多岁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发现自己过着无比充实、无比有成就感的人生。
5.全文回顾
《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一书,阐释了彼得父母与孩子们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全书以“人生由你打造”为主线,突显了“世界并不亏欠你,你应该以自己的能力为世界做些事”的观点。
比尔·盖茨说:“这本书好像是我们与孩子之间,正在展开一场有关人生意义和机遇的对话。我们家里每一个人都会阅读并探讨这本书。”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不论你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幸与不幸都可能在你的手中转换。
父亲巴菲特教会了彼得许多事。由于篇幅关系,本拆书稿选取了巴菲特家族的部分价值观来解读。
有钱不等于幸福,不要把金钱看成唯一的追求。
公平不是天生的,我们要为创造公平的世界而努力。
对于工作,唯有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永远怀抱热情。
成功不在于获得财富多少,而在于你回馈世界多少,为世人奉献多少。
读懂了巴菲特家族的价值观,你将受益无穷。无论你是正在寻找自己定位的年轻人,还是希望给予子女最好人生开端的父母,这本书都应是必读之物。
人生由你来创造,请带着你的热情与勇气,抓住它。
“人生由你打造”是巴菲特家族的信条。彼得兄妹三人,在这个信条的影响下,都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姐姐选择做家庭主妇,哥哥做了农民,而彼得成为音乐家。
如果你正在迷茫,为迈不开步子去追寻梦想而烦恼;如果你正在焦灼,为如何教育孩子而忧愁。希望我的分享会给你一些建议和启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