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读书时,就不喜欢上历史课,当时的排斥源于对“宏大叙事”的反感,认为史官只为帝王做文章,历史为什么只有这些经济政策、政治主张,为什么没有寻常百姓的生活记录,所以不喜欢。
大学时,学了政治,因为喜欢思辨,相较于历史的年轮滚滚,朝代更迭,研究发展的规律,探讨制度的逻辑,分析善治与恶治,似乎更有趣。
这与我的性格也很搭,喜欢别善恶,断是非,对事实不关心,对动机很在意。造化弄人,我遇到了学历史的先生。用了很长时间来认识历史学科,从对“史壳郎”的不屑到敬佩,我逐渐转变着自己对历史的态度。
直到遇到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无知,有多造次。《国史大纲》是老师送我的,老师一直告诉我要向下扎根,扎在本土文化的深处,扎向道统。加之,自己选择了春秋茶席,如果不了解那个时代的气象,也是无法完成的。于是,在一个难得独处的午后,翻开《国史大纲》,从《引论》开始,直到第二编《春秋战国之部》的春秋始末部分。
关于为何读史,钱先生认为“凡其所爱,必其所知……惟知之深,故爱之切。”关于中国文化之特点,钱先生归纳为“我民族文化常于‘和平’中得进展,欧洲史每常于‘斗争’中著精神……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的变换,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关于中国政治之特点,则让我自叹曾经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未得要义,“罗马如于一室中悬巨灯,光耀四壁;秦汉则室之四周,遍悬诸灯,交射互映;故罗马碎其巨灯,全室即暗,秦汉则灯不俱坏,光不全绝,因此罗马民族震铄一时,而中国文化则辉映千古。”读来甚爽,惭愧自己曾经对中国的文化、政治多有抨击,而实则对史一无所知。
读到春秋部分,钱先生着墨最多的是贵族文化,“在战争中,犹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义之素养,道义礼信在当时的地位,显见超出于富强攻取之上……各国贵族阶级……识解之渊博,人格之完备,嘉言懿行,可资后代敬慕。”读此一章,泪如雨下,我知道自己选择春秋席的深意,是要在根上去连接,这种描述让我向往,如当时读《大学》一样,那种深深的伤痛,因为“礼崩乐坏”,真善美不再的伤痛,很真切,我觉得和贵族无关,这应是人的本性,只是贵族更无衣食之忧,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掩卷而坐,心生忏悔,不由自主地俯身叩拜,一碗清茶,叩拜祖先。提笔书写自己的心迹——“生于齐鲁,而择春秋,期信义忠实得布天下,纵有纷争,礼义存之,大道奉行,保有和平。由此,明白每一个个体的基因中都承载着一部华夏文明史,由是,一切的批判、排斥终将变成内在的纠结与分裂,愧于自己的无知、放肆与大不敬,诚请列祖列宗原谅不肖子孙。吾有人根,深扎齐鲁之土,华夏之地,千年风雨,难化先天之性,愿续此脉,明理明礼,德行于世。”读书近三十年,第一次如此亲近历史,如此亲近自己的民族,那份情感,自由流淌,在我的身体里,那份爱一直都在,只是因为无知而蒙蔽,感恩钱穆先生为我打开的这扇历史的大门,虽然所开甚晚,但所幸是开了。
虽然《国史大纲》中史实记录还是很多,而我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改,但钱先生的笔触,总是能引人入胜,以此一部《国史大纲》为我的历史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