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拜读白岩松老师的书《白说》,对关于阅读和文字略有些思考,又因最近在看《见字如面》第三季,特别是看到第四期读严锋的信《这里提供一份我心目中不必读的书的清单》的时候,感受颇深,于是把这份感受记录下来与你们分享。
我上篇文章是一份书单,总结了我2018年的阅读经历,并与大家分享,没想到反映那么大,已成为我到简书以来阅读量最多的一篇文章,并吸引了一些粉丝。说实话,我有点惭愧,没能靠文采吸引大家,倒是用这种所谓的干货推荐引来关注。
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我真正接触阅读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渐渐培养起了阅读的习惯,也产生了一些对阅读和文字的思考。我认为,今天的社会,人们对于阅读和文字是带着功利性的,这一点从畅销榜中就能看出。
今天的各大书商的畅销榜前十大部分都是成功学和心灵鸡汤,我刚开始阅读的时候还跟着这些榜单买过几本,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还好没看几本就丢到一旁了,对于这些书,就像《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主人公海莲说的那样,丢掉都不可惜,反而少了一份累赘。
应该也有很多人都跟过去的我一样,希望自己能多看些书,但不知道看哪些书,于是就开始打开商城,以销量排行,看哪些书买的人多就买哪些,亦或是关注一大堆有关读书的自媒体,然后根据他们的推荐买书,如果你现在还是这样,我劝你趁早改掉这个习惯,我现在发现这个行为真的是太幼稚了。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购一本好书,我这边教你个方法,你可以先去线下书城逛逛,看看封面,翻翻内容,找到你喜欢的,多翻几次,多买几次,你就能对你的购书需求摸出个一二来,到时候你在任何地方买书都会比较顺心,当你在书城的时候,记得先从外圈逛起,因为越中间越醒目的往往是那些没用的畅销书。
今天人们对于书单和榜单的依赖,一方面体现的是功利,但我认为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那就是焦虑。
今天的人们在职场上面对种种压力,于是希望通过阅读提升自己,而且是越焦虑就越希望自己能快点进步,于是就开始听信所谓的成功学。而阅读本身就是个慢过程,就像吃饭一样,一口吃不成胖子,只有每天营养不断地积累才能健康成长。
就像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总感叹自己听过多少大道理,可终究过不好一生,一开始我看到这句话是有点信奉的,现在想想简直扯淡!那些大道理是多少人用一生的经历慢慢悟出来的,我们听了照做了日子就能马上变好?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不管是阅读也好,大道理也罢,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实践,结果总是向好的,但是大多数人太注意这个结果了,往往忽略了过程,没有苦心经营,再强大的真理也有可能被认为是谬论。
阅读也是如此,要想自己获得真正的提升,那就去找真正有用的书,适合自己的书看,日积月累,才能获得真正的升华。
既然讲到了阅读,不得不提的就是文字了,白岩松在《白说》里提出这么一个观点,说中国今天喜欢写诗的人越来越少了,喜欢读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因为我过去就是极度厌恶诗的,但自从高考失利以来,我就越来越喜欢诗了,我觉得诗真的能够很好的表达情感,而且诗通过简洁的文字来说复杂的情感最能体现文字的奥妙和魅力,我也是因此被深深的吸引。
而今天中国的一些文字工作者呢?说实话,他们自称什么作者,我是有点反感的,更别谈什么自称作家的了,而且这些人中不乏个别人居然在教写作,实在可恶又可怕!我每每打开简书看见首页总有一种立马想要关闭的冲动。
不光是简书,国内几大自媒体平台都是如此现状,没有足够的文字功底和情感支撑,但是通过夸张的标题和强烈的情感诉诸来吸引眼球和博取情感认同,于是出现了一篇篇爆文、“佳作”,更有甚者最后把自己标榜为某某大师,真的是可笑,为了赚钱和流量你直说就好,偏偏还要搞出情怀来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
在自媒体经济发展的利益面前,我曾动摇过,写过几篇文章,后来矫情得连我自己都受不了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最近又想着再开一个公众号写些理性的有思考的亦或是文学的东西,但仔细想想还是算了吧,平时课也多,今年还要忙着考职业证书,真的没时间了,也不想挤着时间粗制滥造,我也深知自己的能力,就不敢打扰大家了,只能趁着一时心血来潮,在简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