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晴周一
早冥读写跑:打卡25天,听《结构化思维》,得免费会员4天,计划这几天内听完俞敏洪的《也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其余的书已购买。慢跑50分,拉伸10分。课前读《开启学生的思维》。
加叶县花勤的微信和抖音,她是美术老师,园所文化设计是长项,有机会可以多请教。
听张秋萍省实验园园长的自然“游戏”课程报告,涉猎面广,天文,自然,古今文化底蕴足,农村长大的自身优势爱玩,以特长和擅长为底色,开展园所文化——自然玩,玩自然。开发食育课程,开发自然玩具——让自然的山,水,树,石,动物,野草,树皮,泥巴等都能成为玩具。做出了园所特色。到户外去,带孩子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到大自然的超大型综合玩具里去,开发自己的创造性的玩法创意。
加微信,关注“河南食育”。
安吉游戏的倾听,触及内心想法。更坚定做的勇气。
下午会场,旁观分组研讨,肚子不适,出,来图书馆读书。
19.1:一悲一喜后,开始回归正常生活。大事件,写宁府,平常事,回荣府。点凤姐事务多、要强,看似无事后潜伏信息。点袭人被接回家,宝玉留酥酪给袭人。宁府唱戏,五出戏名不知可有目的?宝玉不待见,难得一人,看宝玉所挂念点:一是给袭人留好吃的,二是思书房美人寂寞,去探望。看宁府之乱,唱戏乱,猜枚乱,主人乱,小厮乱,书房里还有茗烟和丫鬟之乱混。实是乱根子起源于宁府。
19.2:袭人的心思。袭人在本回里有许多的不可思议的言行,也是这些言行看出袭人的心思。宝玉无处可去,想着袭人回家,便也赶着去,这一去,活络了袭人一家人的心思。到了袭人家,看袭人言行:“嗐”了声,笑道。此时袭人会怎么想?袭人的哥哥和母亲又会怎么想?回家一次,伺候的主人就跟着来家了。由不得多想。且看袭人后面言行:家人百般怕,又,又,又,三个又,写明着不知所措。袭人笑:不用白忙。用自己坐褥,宝玉坐;自己脚炉,宝玉垫;自己香饼熏的手炉宝玉用;自己茶杯宝玉喝茶;拈了松子穰,吹去细皮,自己手帕宝玉捧;直接从项上摘下“通宝玉”,让大家瞧。旁边的亲戚和家人就都这样看着、望着,能怎么想?他们在宝玉来之前说什么,走后又会对袭人说什么?由此可见袭人后面的言行,思她的变化。
19.3:李嬷嬷,一个小人物。在贾府里的小人物,她的形象给人可恨感。多挑剔,多拿旧事抬高自己,惹人厌。但在作者的文字中,只是在陈述事实,写得场景感十足,写出其看不惯年轻人行为,爱占小便宜,还十足的有气势,占得理所当然。如许多家庭中的老人,如许多单位里胡搅蛮缠、摆老资格的老人员。任何一种人物在作者笔下皆栩栩如生。
19.4:宝玉对袭人,看眼红,问何故哭。言:给你在家留了好东西吃。回来命人接袭人,拿酥酪,剥栗子。两人对话,袭人话语如生活中的什么人物?俨然一副妻子样,酸酸的,以家人要赎故意试探,言自己身份,讨个说法。否则在家里人面前无心走的袭人,为何要在此说出如此走且拦不住的说辞呢?家人石头落了地,还有意外之想,那么袭人自己呢?以此来探宝玉心思。袭人心思: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好下箴规。一个丫鬟,何以下规矩?此时的袭人已有了旁的念头,想留贾府。
19.5:宝玉活着的最高境界,守住这些美好的生命。然袭人约束的三件事,是宝玉喜欢的吗?宝玉会改吗?看似亲近,实则不懂。明明知道宝玉不喜,为何袭人还要约束?那么袭人约束的事,是谁喜欢的呢?为何要如此约束呢?袭人的不简单,袭人的贤又是谁喜欢的?
19.6:宝玉对黛玉,替你解闷,一同歪着,一同枕着。黛玉对宝玉,不说不许,只说不留痕迹才好。谈起“香”,黛玉就真实起来,实侃隐射宝玉与宝钗。黛玉的可爱,黛玉的聪慧,一句“奇香”“暖香”继续隐射宝钗。宝玉也聪慧,为了解闷,开始编故事,黛山,林子洞,香玉。直接把生活与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联结。偷香芋,变香玉。此情此景温暖,温馨,两人好时光。
20.1:倚老卖老的李嬷嬷又挑事,这个关头如何写不重复,有看头。作者以凤姐拉出了场面感。看凤姐劝李嬷嬷,三言两句立马打发了去。一用老太太压,不怕宝玉,不怕他人,说个你怕的人。二警告“不知规矩”。作为老人,该管规矩的,反闹事破规矩。三拢络。谁不会,我来打。有好吃的,好喝的,跟我走吧。四捧。丫鬟快拿拐棍子,手帕子。好一个恩威并济,善捧实压的凤姐。让李嬷嬷有台阶可下,“脚不沾地”的走了。可见凤姐的“老少通吃”之能力。
20.2:宝玉的一片菩萨心肠。袭人有病,宝玉照顾,端药吃,去簪环。麝月一人守屋,宝玉舍金银让玩,麝月理事,宝玉陪伴,蓖头。足见宝玉大包容之心,之普世胸怀。同时也写出了麝月和晴雯的不同性格,以及人物语言。晴雯的快人快语,心直口快跃然纸上。
20.3:贾环出现,隐射赵姨娘之教育。姨娘社会地位低,却也实在是难上台面。教育方式就不对,把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教出了不大气的贾环。赵姨娘地位不高,从何处能看出?凤姐为何赶对赵姨娘说出那样直接的话?按辈分,也应该是长辈,由此可见赵姨娘在家中的地位。有时似乎还不如“李嬷嬷”能耍赖。妻妾地位由此可见。但也不得不说赵姨娘本事不小,她有一儿一女且都养在自己身边,这也是一种能耐。
20.4:史湘云入场。性格立现。黛玉只一句就生了气。凡黛玉生气,都是宝玉在哄。看宝玉掏心窝子说话。言他心中黛玉地位:姑舅近于两姨;先后、远近关系;为心——两人的心。这话最绝,人放在哪?在心上。这一句话让黛玉放下了多疑之心。湘云活泼可爱,一句“爱哥哥”让人爱极。在湘云心中,宝钗的性格是胜过黛玉的,由此可见宝钗比黛玉会做人,会笼络人。
21.1:宝玉的博爱:对湘云的交待,黛玉面前的护着。整个一怜香惜玉型。也怪不得黛玉总多愁善感的。但黛玉却从不针对湘云等其他人呢?只针对宝钗呢?足以说明黛玉其实很懂宝钗的做法,才一再的提防。也说明在贾府里,也是有认可这种宝钗关系的。
21.2:这回里的主人公有两个,都是一等丫鬟。袭人和平儿,一贤一俏。却各有不同,让人物性格鲜明。宝玉无恶习,偏爱胭脂,关怀众女性。袭人拈酸,比黛玉更胜一筹,她似乎更在意宝玉和湘云的关系,只为了湘云为宝玉梳头,就在宝钗面前说不合身份的话语,让宝钗留神窥察,到底是什么给了袭人如此的底气?宝玉之闹,只是安静读书,思来无味,解脱自我,一番续笔安慰自己。由此,袭人为贤,关心做事的对错。
21.3:平儿之俏,看在谁眼里。贾琏之闹,身体之欲,不分时候,不分人物,痛快了事。平儿知凤姐性格、做事风格,又懂贾琏之作风,发现端倪,警示贾琏,为讨好,也为提醒。这也是平儿的会做人之处。既气也恨,却独不会在意,还能帮衬,平儿终归也是好命运。
21.4:此回中可见贾琏之为难,对凤姐又喜又怕,又恨又无奈,才会有“把这醋罐打个稀烂”,“多早晚都死在我手里”,也在影射着凤姐的结局——管太严反害了己。
22.1:宝钗做人,在袭人处会做,在贾母处更会做。稳重和平,是贾母对她的评价。原本无血缘之亲,却要为其做生日。问其爱听何戏,正好是贾母喜欢的;爱吃何物,也正好是贾母喜欢的。如此真得很讨人欢喜,懂得做人之理。直至最后,连宝玉都嫌“只好点这些戏”,宝钗的一首曲子,给了宝玉禅机,给宝玉指明了以后之路。黛玉直接点明:还没出山门,就开始装疯了。
22.2:看黛玉做人,很直白,很痛快。有啥说啥,毫不掩饰。易得罪人。诸如直接开罪湘云。湘云性格也是快言快语,直接了当,言明像黛玉,说破诸人知道却不敢说透的话。宝玉为黛玉,也为湘云,却总落个几面不是。宝玉悟了宝钗的禅机,心悲凉。有黛玉在,宝玉是不会走上如此之路的,但在宝钗处,一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22.3:一个猜谜,诸人皆猜透,独贾环的猜不透,贾环的谜底“枕头”“兽头”,元春不懂。枕头旁的乃是可怕的'兽”是猜不透的。再看众人猜谜,从荔枝—离枝,到砚台—演,到炮竹、算计、风筝漂浮不定,到海灯的清净孤独,预示着自元春起,牵连着家族的兴衰,枕头边事起,引发家族未来命运漂浮不定,最终走向清净孤独之命运。
23.1:入住大观园,宝玉美好时光起。借住大观园之机,插凤姐管事之能,把贾琏的主都当了。贾琏还得靠凤姐安排,太强势。从贾芹应差和贾芸应差可知差异。贾芹托凤姐,贾芸托贾琏。托人不妥,应是不同。
23.2:金钏在此回中说话太不顾忌,作为王夫人身边丫鬟,不同于宝玉府里丫鬟,岂能如此随意?亦为后面不幸埋下祸根。
23.3:宝玉搬家,最喜与黛玉住得近,且清幽。很是如意,连写诗中都透漏着一年四季风景之喜。
23.4:看《会真记》,品落花归处,宝玉怕花被践踏,送花至水面漂浮。黛玉却做花冢,随土化了更干净。看黛玉之归处,读来不禁感伤。
23.5:黛玉看书,神速聪明。两人借书中话语言心迹。打闹一场,黛玉听戏文,与前景相配,契合,暗示黛玉之命,仙气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