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中间有一把精致的黄铜插锁!古太奶掏出了一把黄色钥匙,插进了锁孔!“嘎达”一声脆响传来,太奶翻开了皮箱上盖!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三样东西!
第一样,!是一个直径约有三十多公分的黑棕色单面鼓,看那鼓沿古朴的花纹,此鼓应该有些年头了,鼓的正面是一张山羊皮的鼓面,翻过来看,中间有一个玉环,被红绳打成骨头结串着拉向四个方向,四根红色骨头绳之间用稍微细一些的红绳松落的系着,其中三根细红绳中间分别穿着三枚铜钱共计九枚,挨着穿铜钱线的上面鼓沿处挂着五颗古朴的圆形小铜铃,用手掐住玉环,轻轻一摇可以发出清脆的铜钱撞击和铃铛声!这面鼓叫做文王鼓,又叫太平鼓,震神鼓!据说这文王鼓不是一般的鼓,它的制作非常讲究,里面包含着五行八卦。相传早在商周时期,纣王荒淫无道,周文王、周武王先后起兵讨伐,文王的手下制作了一面小鼓,打仗时敲起来咚咚作响,很鼓舞士气,至此百姓口口相传称之为文王鼓。
第二样,是一根有些微弯的柳木棍,粗细和成年女人的食指差不多,木棍一头被敲磨的很光润,另一头则缠着红绳做为把手,红绳后面还钉着红黄白青黑五彩布条,这根棍子称为武王鞭。相传文王鼓配上武王鞭,鼓声一响寓意天下太平,武王鞭被流传下来后也叫赶神鞭,赶神鞭必须拴上五彩布,这个颜色不是随便选的,五彩布代表着对应的是五路仙家。
第三样,是一串钉在羊皮腰带上的圆形铜铃,这个叫腰铃,腰铃上也稀稀落落的系着五彩布条,一头是铜扣头,另一侧有孔,扣在腰上一晃发出清脆的铃声!
古太奶取出了三件东西,二姥姥上完了香!跪在草垫上双手合十跪拜了三下,起身拿起了腰铃,扣在了腰上!
“长福啊!你把灶坑边的木墩搬进来放炕头上,喝一口供水,一会儿把老仙请你身上,我们不能和教主平起平做!!”太奶说着示意二姥姥端过来八仙桌上的那碗供水!
在我老家,大炕的炕头可不是谁都可以乱睡了!除非特殊情况,正常都是一家之主或者长辈的住处,像晚辈中最小的都排在炕尾也叫炕梢!再不然就是生病的人可以破例,挪到炕头睡!
父亲倒没有耽搁,接过水一饮而尽,取来了木墩麻利的放到了炕头,脱了鞋很听话的一屁股坐在了木墩上,双脚垂放在炕上!母亲也上了炕,挨着我坐下了!
“凤琴啊!你不要害怕,咱们行的正走的直,到哪里腰杆都是硬的,要不是我年龄太大经不起折腾,老仙就不用上长福的身了,也希望掌堂教主能赏脸啊!”古太奶对母亲安慰道!
母亲会议的点点头,可是腿有些控制不住地打颤!她瞥了一眼父亲,父亲倒是很镇定的坐在木墩上!
“那我开始了?”二姥姥放回了供碗!
“嗯!”古太奶做起了身子,拿起了旱烟袋填满点着!
二姥姥按了按腰铃,“哗楞”一声脆响传来!左手拿起鼓,右手拾起鞭!站到了不大的屋地中间!左手一晃“哗楞”!右手一敲“咚”!
鼓声铃声铜钱声透过昏黄的烛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杂乱中透着分明,让人听了不觉是那样的安心!
就这样二姥姥扭动着腰身,左手摇着,右手敲着,嘴里念念有词的唱了起来:
“咚咚咚…!哗楞楞…!呦!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闩。行路君子奔客栈,鸟奔山林虎归山。鸟奔山林把身栖,虎要归山得安然。头顶七星琉璃瓦,脚踏八棱紫金砖。 脚采地头顶天。迈开大步走连环,双足站稳靠营盘。摆上香案请神仙。“咚!哗楞!呦!” 左手拿起文王鼓,右手拿起赶将鞭。文王鼓柳木栓,栓上乾隆配开元。赶将鞭七根弦。三根向北四朝南。三根向北安天下,四根朝南保江山,大报马二灵官,山崖道口把信传,身上千万银钱带,来请仙马下天山……“咚…咚…咚,哗楞楞…呦…!”
二姥姥在地上不紧不慢的扭着敲着唱着,鼻洼鬓角见了汗,而此时炕上的父亲有了反应,他的头猛然向后仰着转而用力的低下,在向后仰又低下……重复着这个动作!看到此景的二姥姥加快了鼓点,“咚咚咚…哗楞楞…呦!“三簧慢打鞭子托,十三大辙唱婆娑。唱的是红日滚滚落西坡,玉兔东升星星紧跟着。喜鹊老鸹奔大树,家雀布鸽归了窝。十家倒有九家锁,还有一家门开着。八仙桌子地上放,烧香打鼓请神佛。藤条鼓鞭拿在手,轻敲慢打哆啰啰。上打三皇套日月,下打五行定干戈。左打青龙来戏水,右打凤凰去尾窝。左五右六一百零八下,请动胡黄人马下山坡……!”
父亲停止了点头的动作,转而深深的吸了三口气……双眼有些泛红,双腿自动般盘到了木墩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那么一托,放到了丹田位置,突然!身体兀自平空拔起了一米多高,悬在了半空中!
仅有二十岁的母亲哪见过这场面,当时吓得向后一倾,差点喊了出来!古太奶一把抓住了母亲,很镇静的说:“教主既然来了,请安坐!”
“父亲”的身体慢慢的从空中落到了炕上,坐在了母亲和古太奶对面!开口说话了,但发出的却是一个老太太的声音:“小金童的事,黄堂教主和我说了!这事比较特殊,咱们堂口没有上方仙也只能解决一时,后续只能看他自己的缘份了!你们屯正叉“横头子”下面有个“老鹞卧”,“老鹞卧”里有一眼清泉,让这罗汉去到那,给金童认个干亲!事情暂时就算解决了!我还有事,就不耽搁了!”
父亲说罢浑身猛然一哆嗦,倒在了炕上!二姥姥看到此景,又唱了一段“送神曲”:“咚咚…哗楞楞…呦!老仙临凡显神通,不为钱来不为名,深山养性得修行,出洞四海度众生,打马归山请慢行,来日立下不朽功………!”
“横头子”是我们这的一个地名,屯子里两座最高的山比邻而立,两个山尖基本一般高,远远的望去像极了一个巨人的眉峰,故此得名,“老鹞卧”是处在两座峰下的一处地方,地势低矮且窝风,冬暖夏凉很多小动物愿意在此筑巢磊窝,尤其是鹞鹰!
据我们村里人说,相传大约在民国时期, 有一户富贵人家的后代被时局所迫带着妻子女儿金银细软隐居于此,家主男子是个能人,不仅靠山挖了个很深的山洞用木头支撑做为屋舍,还用掏空的木头做了些生活的器皿,洞口修饰的极其隐蔽,甚至出行用的鞋底都钉上了鹿蹄,寻常人很难发现他们的行踪,一次偶然的机会男人在大蛇口中救下了一对小鹞鹰,老鹞鹰为了感念他的好,经常叼些野物报答他,后来他们的行踪被山里烧炭的炭夫泄露了出去,仇家找上了门,老鹞鹰亲眼看到了一家三口被灭,在仇家返回途中的夜里,啄瞎了头领的眼睛,但它也因此殒命!后人为了感念老鹞鹰的忠义,就把此处叫做“老鹞卧”!
而掌堂教主口中的“罗汉”并不是说西天的真身罗汉!是仙家对六岁以上男子的统称!
后来听我父亲说,第二天清晨,他按照古太奶的安排,带上了我的一撮头发去到了“老鹞卧”的清泉,说是清泉,其实就是直径一米左右长流水的小水坑!我爸把我的头发扔进了里面,念叨了几句,磕了三个头,认了清泉做我“干娘”!我就问了,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例如天上电闪雷鸣,金光萦绕瑞彩啥的? 父亲说:“特别的地方倒还真有,不过没那么邪乎!我说什么特别的!我爸说:“当时还真仔细看了看,清泉边除了有草,泉水中还有很多各色的小癞蛤蟆!”当时我差点石化了!有个三足金蟾啥的,或者在不济有个蛤蟆也行啊!
就这样自打我认了“干娘”后,一切恢复了正常!以后的每年都会去祭拜“干娘”几回!后来我也亲自验证了老爸的说法,泉眼那除了有小癞蛤蟆和草,没别的啥了!
时间一晃我就八岁了,渐渐的我就发现我有两个特长或者说毛病,第一个是嗅觉特别灵敏,无论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甚至做的是什么东西基本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自打我能直立行走不久,母亲带我去串门,亲戚家就不说了,左邻右舍都被腆着脸的我吃了个遍,再后来我的眼光放的更长远了,那就是吃遍全村!也就因为这一点,每到了饭口,只要谁家做点好吃的基本都对不期而遇的我不太友好,当然了也有例外的!另一个特长就是爱管闲事,无论这事与我有没有关系总想上前插上一腿,为这个没少挨母亲的烧火棍!父亲对我的态度基本上是放养,直到我十九岁,基本没打过我!
张家屯后来升级为了张家村,挨着的邻村一个叫牛家村另一个叫孙家村还有个曲化屯和西烧锅村,西烧锅可以理解,就是烧酒发家致富的村,我就纳闷了为啥曲化不叫村,一直叫屯呢?
人还是不扛混的,村里的很多老人在这八年里都相继去世了,古太奶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全村老少基本都去了,场面不亚于十公里长街送!一时间哭喊声震天,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的母亲!
古太奶去世后,就没有了衣钵传人!后来听二姥姥古玉英说,家里的仙堂撤了,香炉也送到了铁刹山!那块房宅就那么闲置了!太奶走时也没具体交待什么!只是把那个架着小黄锁的牛皮箱留给了女儿做个念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