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把题目写成“大部分人都在拒绝成长”,但毕竟没调查就没发言权,而且这只是我从网上看到的和认识的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而产生的一种感想,而且这里的成长也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事而言,就姑且用这个题目吧。
不久前发生了一起引起很大风波的悲剧,一个女人在一个野生动物园的猛兽区私自下车被老虎拖走,她母亲下车去救她时被老虎咬死,她自己也被老虎咬成重伤。这事本身不算意外,园区在游人入场时就要求游人不能下车,并且在那个女人要下车时,工作人员也在旁边开着车警告她不要下车并在第一时间驾车到现场营救。这件事情确实是这个女人自己作死,并且死的人是她母亲而不是她自己,园区基本做到了能做到的,所以网上对该女人一片骂声。我不想在这里对这个在不该下车的地方下车的女人再说些什么,毕竟她已经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再去指责她本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真正要关心的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应当反思些什么。
说到反思,大概多数人会觉得那是那个女人和当时在场的她老公的事,我们这些不相关的人需要反思些什么呢?很多人看到这件事情第一反应大概是“我不会这么傻”,所以这个女人发生的事“绝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也是为什么网上到处是对该女人的嘲笑和讽刺,因为人们觉得自己不会傻到“在猛兽区下车”。可是,这真的只是“在猛兽区下车”这么单一的事吗?这个女人真的不知道猛兽区危险吗?她显然知道危险,因为这在入园时就已经被明确告知,她只是抱着侥幸心里,觉得园区的规定不值得严格遵守,临时下个车很快上车不会有什么危险。我相信这个女人在平时生活中不傻,她只是在一个危险的场合做了一个错误的风险评估。侥幸和对规则缺乏敬畏的心里才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什么猛兽区,但他在生活中面对的真的没有类似“猛兽区”这样的危险环境吗?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要不要给小孩配安全座椅的讨论。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再去讨论的必要,不用安全座椅的危险性已经有太多的案例和实验证明了,然而看到知乎上的讨论,还是被某些人的逻辑惊呆了。现实来讲,买得起车的人绝对不至于买不起安全座椅,但有些人竟觉得那是多余的,觉得只要把小孩抱紧就没事。有的人指出在发生车祸时抱着的小孩就相当于安全气囊了,但那些固执不用安全座椅的人依然觉得只要我开好车就不会出事,这种观点真是让人为这些人的智商捉急,你开得再好的车也不能避免人家撞你啊,也不能避免你前面的车突然出事故需要你来个急刹车啊……还有关于是否系安全带的讨论,也是有一部分人觉得没必要,有人举例说在东北某地方如果你上车要系安全带的话司机会和你翻脸,因为那是对司机驾驶技术的不信任……
这些漠视安全的人真的只是无知吗?要说这些人不知道有危险那是不准确的,当有人对这些人说这样做有危险时,他们并没有反对这种“风险性”,而是觉得自己有能力让危险不发生,多少有种“你们都怕我不怕,看我多有本事”的心理。这种心理多少有点“孩子气”,想想我们小时候,总会和小伙伴们去做一些看似危险的事(有些是真危险)来比试谁更勇敢,这种“孩子气”在很多人身上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只是成年后,大多数人不再去主动寻找危险的事来表现自己,而是选择漠视生活中的危险来让自己觉得“有本事有担当”。除开这种“孩子气”的心理,还有些人是单纯地在维护自己固有的观念不愿改变,可能有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当,但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坚决不改。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即使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有问题但依然不愿改变的人似乎更多。这种不愿改变的心态不仅仅是发生在安全问题方面,在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上都能看到这种心态。其实改变有多难呢?曾经过马路不遵守信号灯,那以后遵守就好了;曾经不系安全带,那以后总是系上就是了。想要改变,其实瞬间就可以完成,然而,似乎小孩子才能无压力地改变,而“大人们”要是不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斗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改变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概已经默认了成人是不可改变的。想像一个场景,一个小孩说“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和一个成年人说“下不为例”,哪一个更可信呢?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但对许多人来说,成长这个词好像只能用来形容小孩子,成年人还要成长似乎是能力不足的体现。可现实是大部分人确是能力不足,就像那句流行语说的一样:你的能力支撑不了你的野心。再加上如今社会变化太快,新的科技产品不断出现,新的行骗手段也越发高明,所以即使成年人也一样要读书学习,不然要么被淘汰要么被骗。
当然,成长的过程包含改变并不等于只要改变了就是成长。成长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它必须是在个人经过思考后对观念和行为做出选择后的结果。当发现自己的观念或行为和其他人不一致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思考,而不是急于去反驳,急于去捍卫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究竟该思考什么呢?思考一下对方的逻辑立足点,也思考一下自己的逻辑立足点,多看看不同人的观点,分析一下哪些说法是事实描述,哪些是逻辑推理,事实描述是否准确可证,逻辑推理是否严密。经过这样的思考,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足就去改进,如果发现他人的不足,就把它作为参考提醒自己。当然,如果什么都没发现,觉得怎么说都有道理的话,那还是先去多读点书吧。
我在这里说的成长其实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并不是说当我发现某个具体的人观念和行为有问题时就去对他说你应该学会成长,我没这样的资格,我只会把我认为合理的东西告诉他,他可以和我讨论,我也不拒绝被他说服,改变不足是我自己的事,他是否做出改变我不会去过问。从私人这个角度讲,成长并不是什么“难为情”和“痛定思定”的过程,成长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成长这个词多少显得有些“矫情”,尤其是在对他人说“我在成长”时。其实根本没必要在他人面前立个旗帜说我要达到什么目标,我首先要做的事是过好我自己的生活,我怎样“成长”是我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来“监督执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成长并不是什么压力山大的事,不想用“成长”这个词,也完全可以换种说法,那就是:我只是每天在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