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问题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感受和需求,需要被倾听和接纳。这是刚读的《读懂孩子的情绪》里的一句话。
童年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内在模式,自然无法很好地应对纷繁复杂的世俗。
幸运的是,读书学习成长,什么时间都不晚,可以把自己从泥潭中拉出来,拂去泥土,冲刷自己,重整自己,换上美丽舒适的衣裳,重新对着镜子说一声,“你看起来很好,很美”。
妹妹从3岁以后开始就表现出养育中的各种“问题”,性子急,常因为小事发脾气,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看见家人夸别人的优点就会不高兴等等。
最近她在学习英语和小主持,几乎每天都有打卡,但是总是不太愿意配合,有时候无论怎么引导,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理会你在说什么,难免偶尔会感觉有点无力,导致语气变得不那么友好。记得有一次约定好让他吃完零食打卡,结果零食吃完要求讲故事,故事讲完还得看晓虎,于是我开始不顾及他的要求。这时候她一下就开始大吼大叫起来“凭什么都要听你的,我不理你了,以后上学也不要你送,以后你要带我下去玩我也不去。。。。”
刚开始她不配合还这样反抗的时候,我心里起初的无奈又增添了一份情绪,和她争辩了几句,“妈妈有要求你每次都必须听我的吗”,她接着说“我不听,我以后都不听你的了”。但是所幸我还是稳稳地接住了,最起码我的感觉是,她的情绪并没有影响我,我要做的是理解和接纳她的情绪和行为,我选择了沉默。她跟我争辩几句之后,看我没做声,站在门口偷偷地看了我好几次,沉默了好一会,说“对不起”。我没作声,一会她又说了一句“对不起”,我迟疑了一下,她见我没回应显得有点着急,于是我起身跟她说,“来,抱一下“,我一把抱起来站在凳子上,把她搂到怀里,”我的晓悦长大了啊,她知道刚刚自己不该跟妈妈那样说话,所以她勇敢地大声地跟妈妈道歉,感觉这一下子就长大了啊。“ 听我那样说,她的眼睛湿湿的,没有作声,只是默默地点头。我再接着问,“那你觉得妈妈有没有要求你必须听我的呢,没有吧”,她微微地点点头,“那你下次如果实在是还想看巧虎,你可以跟妈妈好好说吗?“ 比如”妈妈,你就让我再看一集吧,我看完就吃饭,吃完饭就打卡去了“。
她能这么快速地勇敢地跟我说“对不起“,我还是有点小意外的,因为之前她出现情绪的时候,都是很激烈地推开所有人“你的错,就是你的错,你闭嘴”等等。
我猜想这一定是归功于前一次的引导和接纳。我很清楚地告诉她,妈妈看到你因为什么事很生气,但是妈妈不怪你,妈妈知道你其实也明白那样说话不太好,没关系,不管怎么样,妈妈都是爱你的,妈妈会原谅你,也相信你会慢慢学会怎么和妈妈沟通的。
有了前一次的“情绪”问题的包容,才有了这一次的进步,让我更加坚定,在任何一次“情绪“问题的出现,我都应该把它当成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理解和接纳她行为背后的感受,有原则地引导,孩子一定会慢慢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