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经痴迷
初读红楼梦是初二暑假,母亲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三本书,但独独钟爱《红楼梦》。
那时看到的就一个字:“情”。
连读三遍,眼里只有宝黛的真情,尤爱黛玉的性情与才气,孤傲、感伤、敏感、真情、痴情,爱一个人,看得冰清玉洁,爱得无怨无悔,看不得宝钗的圆滑世故,再看到其他各色人事都会跳过,而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结局让人好是纠结。以致青春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沉浸在红楼梦情结中。再加上中学时代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性情也恰如黛玉,还真有同学称我林妹妹。
踏入职场,入手全套《红楼梦》,但发现居然难以卒读。
此时只见一群人无所事事,尽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庸俗琐事,甚是无聊。而自己初入职场,有太多丰富的、有挑战的、有意义的职业生活在等着我。后来再也没有翻看过,只是在书柜上偶尔瞥见《红楼梦》,想到少女时代曾经那般迷恋,现在居然都看不下去,有一丝伤感飘过。
二、喜听蒋勋
直到结束职场打拚,得以赋闲下来,经朋友推荐,开始在喜马拉雅聆听蒋勋细说红楼梦。
真是听得我如醉如痴,如罢不能,收获颇丰。
蒋勋,台湾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一九四七年生人。
蒋勋阅读《红楼梦》多达三四十遍,其对《红楼梦》独特且全方位视角的解读,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可谓品读最到位、讲解最感人的《红楼梦》赏析。
三、我的推崇
收听此书收获颇丰,实难一一详尽。兹仅作最简要的纪录。
【01】声音之美
蒋勋的声音磁性而温暖,听起来十分舒适,那种惬意无疑于享受一顿美味佳肴。
难怪林青霞每周必飞台湾亲听蒋勋授课《红楼梦》。她说:“蒋勋老师是我唯一的偶像,听老师讲《红楼梦》,心里会产生安定的力量。“
【02】讲解之美
作为大学老师,蒋勋授课技巧娴熟。讲解细致,重点突出。蒋勋讲解过程中会重复介绍人物背景便于听众理解,虽然有时略显啰嗦。
但想《红楼梦》人物众多,如果只是单纯诵读一遍原文,就是再好听的声音,估计仍会被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给弄晕,极有可能听着听着就呼呼大睡了。
如果有声作品都能讲到这水准,那必将会有无数受众,尤其是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经典名著必会有更好的传承。
而在做家务过程或旅途中慢慢聆听蒋勋,真是一种绝佳的享受,一次愉快的听音之旅。
【03】人性之美
人性并非单纯的善恶,人性是复杂的,尤其成长阶段的孩子心性更复杂。每个人可能都有两面,一个是公开的我,一个是内自的我。
如薛蟠,看是花花公子,甚至干过不少坏事。但每一段感情都是真诚的,只是到了一段就忘了上一段。他也是充满善意的,对穷人家也会主动接济,
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的个性都是丰富的、生动的、真实的,而不是刻板的、教条式的人物。
【04】博学之美
蒋勋老师知识渊博,讲解过程中不仅仅拘于红楼故事,还有很多历史典古穿插其中,如竹林七贤、柳永、唐伯虎、潘金莲、唐明皇、卓文君、薛涛、苏轼等。
经蒋勋老师一讲,方知《红楼梦》堪称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而作者自己是有着丰富的积累才得以诠释清楚。
蒋勋老师说,可以透过红楼梦来研究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官场、亲子教育、东方哲学、心理学、诗词、语言学、神学、性学、中医、花草、建筑、美食、礼仪等等,每个领域都可以深入解读,再结合现实背景来研究,必成气候。
【05】文学之美
听蒋勋的讲解,就想,如果早些年听到蒋勋讲《红楼梦》,或许自己早早被吸引步入文学圣殿了。
1)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能唤起内心的共勉,能引发你的思考,那一定注重细节描述,不是空白大话。
2)好的文字是千变万化,既有雅士的高贵,又有下人的粗俗;既有成人的威严,又有孩子的顽皮。
3)小说的结构要有主线,但光有主线太过单调,还要有枝节来丰富,借人之口讲述很多背景,或借巧遇引出新的线索,不经意间却游刃有余。小说讲究编织技巧,几个线索穿叉有序,不急不忙。
4)练习写作,可以取一段来改写成短篇小说,或选一个你讨厌的人来写,一则可以让你换位思考,理解这个让人生厌的人内在动机;二则一个讨厌的人若能写得让读者也爱看,那水平就出来了。
5)作者能写出如百科全书似的文学作品,平时就需有心积累与探究,这样写到什么事时就会很专业。如写到中医把脉治病,仿佛就成了中医专家;写到作画,又变成一个画家;写到官场,那就成为一名为官之人。
【06】细节之美
蒋勋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是慈悲,处处是觉悟。蒋勋老师通读《红楼梦》几十遍,带着听众游遍《红楼梦》的每个角落,原来还有这么多细节之前我从来未曾注意过,也未深入思考过。如:
1)红楼梦的主线索不仅仅是宝黛钗的三角恋,而是有两条主线索,一是贾府的衰败,二是缘分在尘世的了结,只是缘深缘浅,缘长缘短。
2)才明悟红楼梦是一部青春回忆录。早先读此书从未注意过书中人物的年纪,听了蒋勋的细说,才知宝黛也就12-14岁,王熙凤也才17、18岁,而贾母也就60出头罢了。可能是之前看电影形成的印象,一直以为宝黛20多岁,王熙凤40多岁,贾母该七、八十的老太太。作者十几岁家中败落,这是他的一本青春回忆录,一个家族曾经奢华的伤感回忆。
3)从亲子教育的角度看,贾政对宝玉的培养是失败的。从抓周开始产生的厌恶,在父亲眼里是不堪入目的,到后来动用父权责难打骂甚至侮辱。没有对话,没有沟通,只有父权。成长阶段的孩子是不定性,不能以定性的主观来判断与要求。真正的爱是给予自由、尊重,引导孩子思考、选择,而不是利用父权威逼。先打开窗户,才有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应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这是为什么那吒将骨肉还给父母,终以莲花化身。
4)红楼中的很多性情和行为相似的人物都是成对出现的。如黛玉与睛雯,袭人与平儿,夏金桂与王熙凤等等。
5)对一些小人物的描写,体现了佛眼慈悲的文学观。如蒋勋所言,《红楼梦》一读再读,慢慢地,看到的人物,可能不再是宝钗,不再是王熙凤,不再是风光亮丽的主角,而是作者用极悲悯的笔法写出的贾瑞,或薛蟠,或者赵姨娘等。他们陷溺在情欲中无法自拔,他们找不到生命上进的动机,他们或堕落,或沉沦,但作者却只是叙述,却没有轻蔑或批判。
6)红楼梦中对其他人的衣著则有详细的描述,但唯独对黛玉的衣著却从来没有描述过,但那超然气质却深印心中,仿佛一个女神下凡到人间陪你玩过一段。
7)社会若不关注卑微者的痛苦,反扑会产生巨大的暴力革命,甚至是毁灭性的。人的成长不容易,受到压抑就会有委屈。如赵姨娘请马道婆作法,贾环用热油灯想烫瞎宝玉。
8)中西方的建筑理念不同。大观园是曲径通幽,西方的建筑则大气,一览无余,如凡尔塞宫。
9)要关注过气英雄。如宝玉的奶妈李奶奶、焦大。这些人物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如何面对他们也是需要关注的。
【07】人生之美
一本书,可以让你不断看到“自己”,这本书才是一本可以阅读一生的书。
细细聆听《红楼梦》,也情不自禁地反思、解读自己的一生。少女时有着黛玉的孤傲敏感痴情,工作后近似宝钗的圆满玲珑,做管理者后又如同王熙凤的能干泼辣,那未来就可能会成为慈悲宽容之贾母了。
听着听着,再回归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
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但也不再会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听完了,有种失恋的感觉,好在可以再重听,就又欣悦起来。
只可惜,因蒋勋老师认为后四十回乃高鹗续写,写得不好,所以只讲述前80回。但后面结局如何,好多情节早已淡忘,蒋勋老师也不再讲了,甚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