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钱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进出、数字、比例。
进出:我们大多数人对钱都没有意识,都不知道钱为什么就没了。对日常的生活,包括对钱也是后知后觉,通常钱花完了,才发现没钱。而有钱人都有对钱的觉知和意识,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知道每一笔钱的进出。
要想改变我们的财务状况,就要好好计算一下“今天赚了多少钱?”和“今天用了多少钱?”,今天的开销有没有超出今天所赚到的钱?
我们要学会意识到钱的进出,并开始计算和计较,将会变得越来越有钱。
数字:对钱没有正确的认知,你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作者做了一个测试,用三秒钟的时间来快速回答几个问题。
.1元等于什么?
.10元等于什么?
.100元等于什么?
.1000元等于什么?
.10000元等于什么?
.100000元等于什么?
………………
回答这些问题可能前面两三个我们回答比较快,但是越往后可能就回答不出来。能够轻易回答出来的答案,一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出现,使得我们不得不注意它们。
回答这些问题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消费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收入水平。
我们的数字敏感度的边界就是我们的收入水平。
所以作者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窍门,提高我们对数字敏感度、对金钱的意识、突破认知的局限,就是:猜价格。
比例:是最重要的一个层次。作者举例三个场景,幸好我是一个对比例比较敏感的人,也就是我具备了第三个层级的钱意识。
用“相对性”来衡量价值,进而做购买决定,是人类的通病,也是商家的伎俩。运动品牌里的一条长裤卖500元,一双袜子居然要卖100元,买完裤子还觉得袜子便宜。我们必须回归到商品本身的绝对价值比较上来,学会转换视角,把关注点放在比例上,可能会洞察到新的东西。
计算比例的意识,会让我们重新认识价值,重新定义“贵”,也让我们重新决定该不该花钱,该如何花。
不同的层次,对应不同的结局。站的越高看的就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