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知识就是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道理等,它们都是系统的,大多为学术上的知识体系,是确定的通用的,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和参照的。也有可能是学霸或名师已掌握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通常参照他们的知识体系,就是走捷径。但这种观点在求学阶段无可反驳。但在探索个人认知体系时,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不假思索地找一个最权威,最确定的认知体系去学习和照搬,其实是忽略了他人的认知体系与自身实际需求的差异。因为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判断与选择”。正如万维钢所以说,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换句话说,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有效的知识能帮助我们判断、选择、行动,改变和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获取有效的知识,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呢?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触动学习法。
比如阅读时,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寻找触动点。他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能联想到的思考。读过一本书之后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自己,并能让自己发生真正的改变,那读这本书就值了。
作者的这种读书法,挺与众不同的。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会系统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华等,似乎只有这样做,才意味着自己认真读完了一本书。
其实,作者的做法还是挺科学的。依据能力圈法则,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是舒适圈边缘。
认知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遵循这个原理: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的最紧,因此,也更容易触动我们,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而他人认知体系中,很多知识即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和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那这些知识就无法触动我们,也很难进行关联。所以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
“触动碎片”能够与自身紧密结合,慢慢就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最终织出一张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即每个人的认知体系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就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随着我们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来,距离我们较远的知识就会相对变近,于是又能触动我们。
当然,学习的形式不只是读书、上课,还可以是自我反思、与人交谈,只要能触动自己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都将有助于自我成长。
有了触动,学习的机会就来了。
仅仅触动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及时强化。因为新的触动点很可能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就又“飞走了"。为了留住它,就得想办法和它产生连接。连接越多越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清楚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另外,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的更快。因为它们总是不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二.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尽管这些知识可能很有道理,当时很受触动。但需要用的时候完全想不起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说明他们离我们的真实需求很远,放弃也罢。
如果在读写或交谈时想到了一个观点,哪怕你记不清楚具体的内容,只要有一点微弱的线索,你也要极其重视这些内容。因为那些能在需要时被提取的知识,属于你真正产生触动的知识。你们之间宝贵的连接还在,所以要想办法主动关联和强化。
我们常会关注书中的内容,却经常会忽视头脑中冒出的想法。是这些想法很珍贵,放过了它们,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改变。当你能践行所学知识时,相关细节就会源源不断的显现在你的视野里。
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读、写、反思、建立个人认知体系等,本质上都是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