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巷年代小馆儿,隐没在北京文艺集散地——南锣鼓巷——附近的胡同里。如果平时不常来南锣附近逛两遭、对周边环境熟门熟路的,这偏僻的小巷子真不好找。具体地点是大经厂西巷3号,各位就手机导航走起,体验一番胡同风情,拐几个弯就能找到。小馆所在胡同生活气息很浓厚,居民晾晒的大裤衩子就在风中凌乱。
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红领巾,顿时胸前热乎起来,脑中开始响起少先队队歌。
推门进去,艾玛,突然有种到了他二大爷家的感觉,草绿色的冰箱,脚踏式缝纫机,一抹黑的水泥地,黑白大屁股电视,布老虎超级玛丽,30年前的时尚元素,都凑齐了!小时候,总感觉家里那些家什那么土气,没想到斗转星移,现在成了80后怀旧风的主角,都变得时尚时尚最时尚。
先坐下来一张室内全景图。店内到处都摆着小物件,80年代生人都很熟悉,跳棋,沙包等等。两位老板大姐都穿着八九十年代校服一样的外套。客人也基本是70、80、90后的模样。
菜谱和很多文艺小店一样,全部手工写成,价格中等朝上,人均70~80元,对于食量稍大的人,建议多来几碗饭。小馆提供的菜偏川菜,加上其他私房,菜品样数挺多。
点菜开始喽!爱好水果和鱼肉的卤煮点了樱桃酸甜鱼块,上菜速度还行,就在我们满屋转着拍这儿拍那儿的当口儿,第一道菜鱼块就被端了上来。但是卤煮也傻了眼——确定这水果不是菠萝而是樱桃?我读书少不要骗我T.T好在菠萝也是卤煮的心头好,而且块数相当多,到最后险些没吃完,所以就不计较了!
至于鱼肉么,因为被包裹进面团里,吃不出是什么鱼,只觉得绵绵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咕咾风格,总体还不错。吃了几块都没有遇到鱼刺,但小伙伴说他被鱼刺卡到了喉咙。。。所以大家吃鱼还是要小心。
接下来是鱼香脆皮小豆腐,确实是名符其实的小豆腐啊,每块只有指甲盖见方大小,口感很特别,表皮炸过,色金黄,但因为裹了芡汁儿,已经不十分脆了。内里是糯糯的饭茸一样的质地,让你彻底忘了自己是在吃豆腐!(我真的没有多想
至于味道嘛,请参考川菜里的鱼香各种。。。
压轴大菜来了!!!秘制鸡翅是这家的招牌,只听来这儿吃饭的邻桌们无一例外都点了它!
刚端上来,用卤煮小伙伴的话说就是“有点黑暗料理的感觉”,可是孜然飘香!卤煮这种孜然控顿时失去理智了好嘛?咬一口,肉质鲜嫩,微辣中带点儿甜,嚼一嚼,只觉口齿留香,想再来一口,再来一只,再来三只,简直停不下来!
至于饮品么,卤煮点的是好久不见的麦乳精。
卤煮的小伙伴听了这名字,直接吓尿,表示只要一杯白水好了。这伙伴真是没有童年,麦乳精这货,小时候多么珍贵,都是逢年过节,或者看望病号,送的上好礼品。卤煮急问小伙伴,你童年都喝啥高档饮品,小伙伴沉思一会儿,幽幽说道: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好像叫葡萄糖来着?这次轮到卤煮吓尿了——这地区差异,还真是不一般的大。
相信有很多人也跟卤煮的小伙伴儿一样不知道麦乳精为何物吧?卤煮借度娘之力给大伙儿小科普一番,请看图:
度娘曰:麦乳精是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速溶性含乳营养固体饮料,它采用牛奶(或奶粉、炼乳)、奶油、麦精、蛋粉为主体,并添加蔗糖、葡萄糖、可可粉等原料……上世纪30年代麦乳精产品就已诞生,它是一种用水冲调的饮品,过去是被当做礼品互相赠送的。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麦乳精在普通百姓中还被当做一种比较奢侈的饮品,大人往往舍不得喝,孩子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用者。
卤煮小时候没喝过巧克力味儿的,所以就猎奇点了麦乳精(黑)。喝第一口,没啥味,再喝一口,擦,这不就是水兑的高乐高嘛!看来童年只能活在记忆中了-_-|||空留小伙伴在桌对面狂笑,庆幸自己只点了一杯免费的白开水。
小结:卤煮和小伙伴两人总共点了三道菜,两碗米饭,一杯饮品,消费150元,基本光盘,吃的饱饱哒,证据就是中午去了西巷,晚饭就没有吃,因为太撑-_-|||
吃完在附近胡同区散散步消消食,帝都天朗气清的日子还真是舒服呢!附上沿途所拍风景一张——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