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因为自己不太习惯听录音学习,所以整理了上课的录音,基本上还原录音内容,但是不一定全,里面一些提到的视频和文章我都附上了链接,蓝色的字就应该是,仅供参考,下载录音和课件请点击蓝字:录音和课件
一、创造财富
推荐小说安·兰德《源泉》,对于企业家的创造精神有非常大的帮助,很多企业家推荐。安·兰德推崇人不仅仅要看到社会上的财富,想着自己的一份,也要创造自己的作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财富是一个人思考能力的体现
中国社会上,很多人有钱就被默认为家里有钱、爹有钱,但是往往忽略了,财富是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决定的
中国人最缺的一课
1、基本商业素养;
2、贬低商业的社会文化,快速进入商业社会的现实;
3、读到博士,可能财商为0,商业教育为0;
虽然我们经历了改革开发的时代,但是对应的商业教育是缺失的,就好比银行的信贷、储蓄系统没有接触,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了解分析等等,所有年龄段的中国人都缺失这一课。就算读到博士,财商和商业教育都为0,但是大部分的社会文化就有贬低商业的意思,但是社会发展到了“资本”社会,应该也要把对应的财富理念一起更新
“意识”先于“知识”
1、商业财富,首先是一种意识,处处是机会;外国人的消费意识、财富意识比较超前,而国内不是;作为财富的创造者,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创造财富的机会,要培养看到机会的能力
2、Virgin Airways 的诞生:一架被取消的飞机,有需求,就去满足需求,拓展思路,去运用各种资源去实现这个需求,为什么会有各地的商会,逻辑
3、贫穷意识的人看到的是“问题”,是“抱怨”,有财富意识的人看到的处处是“机会”,是“可能性”;
在掌握知识之前,先要培养意识,商业的意识,就是可以意识到到处都是机会。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会觉得要学习好多知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有多少老板的学历是比你低,但赚的钱比你多,这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商业意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在国外人人对钱都敏感得多,并会对于付出多少,能拿到什么回报这样的消费者意识和商业意识,对比中国人更超前,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比较羞于谈钱,
要意识到,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能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关键在于是否能从现在开始培养看到这些机会的能力
Virgin Airways的诞生,Richard Branson在1978年和他妻子在度假乘飞机返程时,当地机场固定航班全都推迟了。机场的候机室里挤满了束手无策的乘客。Branson给飞机租赁公司打了电话,谈好用2000英镑的价格租赁一架飞机飞往波多黎各。Branson 用这笔钱除以座位数,然后借来一块黑板,在上面写上:“维珍航空公司:飞往波多黎各单程39英镑”。就这样,Branson 用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就创办了如今赫赫有名的维珍航空公司。Branson 举着牌子在候机室里走了一圈,很快就找足了乘客。当飞机降落的时候,一名乘客对布兰森说:“维珍航空公司还不算太糟糕——稍微提高一点服务质量,你们就能做买卖了!”
有需求,就满足这些需求,运用各种资源来完成,这就是机会
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烦恼、抱怨,Branson 却看到了“机会”,一个巨大的“机会”。但是,真正让Branson 创造辉煌的并不仅仅是他这种近乎狡黠的对商业机会的敏锐辨识力。毕竟,发现机会是一回事,起而行之又是另一回事
早期时,深圳飞机租赁公司,租一辆直升机从广州IFC到深圳,1200元/次;而现在包一个直升机,从广州到深圳50000元(民用航空事业,既装逼又赚钱)
游艇,深圳湾游艇会,老板有钱任性,借由这个会进行颁奖典礼,给最喜欢的诗人/文化人/音乐人颁奖。也可以延伸出其他企业赞助,或者吸引其他土豪入会
为什么各地都有商会?当副会长,老板们都会各种认识,每次组织活动时,资源就互通有无,透过人与人之间去聚合碰撞时,会有不停的机会
要拓展思路,世界上很多资源都是不知道的,知道了就有了一定的机会;并且不要觉得自己什么技能都没有,要先培养意识;贫穷的人,看到的都是问题;但是有财富的人,从意识上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机会,每个地方都是可能性,抱着一种服务的心态
一种思路,要经常问问自己,生活中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否在积极的解决,因为别人也有类似或相同的问题,如果能解决,也就提供了一种为别人服务的能力和价值
创造财富
1、通过创造产品和服务,来解决自己和他人的问题,无非是提高效率,创造快乐,并促进社会的进步;
2、每个人天生都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与生俱来,但是被限定住了;
当工作久了以后,会有一种限定感,只能做本职工作,无法进行发散、没有办法去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很难以机会和需求做导向
请客吃饭都可以做一个生意:1、提供服务,做人脉之间的连接(王林大师模式);2、卖人脉;3、Enjoy(APP)模式,找好餐厅和搭配;4、让网红通过粉丝帮卖下午茶;5、卖米的,做米的试吃会,来提高下单和转化;
3、Eg:讲故事,教别人,做东西,写文章都是创造;
就比如去学而思教小盆友数学,能力肯定会有,并不会因为你是产品经理/设计的时候没有教的能力,但是反过来想,教小学数学的人是否能创造大量的财富?市场份额本来就很大,再加上互联网的扩大效应,批量卖课程
跟谁学APP,就让非一线城市的人能接触到一线水平的老师,最后很可能变成,中国就只有几个最强大的数学/英语老师
所以,还是看是否有意识,不要被自己的环境、职业、公司、行业限制,相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看成猪,浑身上下都是宝。并且可能看不上的东西,才是真正赚钱的东西,不区分高不高级,有没有逼格
行业经验是否能给别人去做系统性的分享,我们经常关注的公众号,通过他们或许信息,为什么不可以去做一个? 中国行业的资讯深度非常不够,要做到持续分享、加上一定的深度,才会有被人关注的机会,也可以去开课
逻辑1:知道一件事情,你越了解,越坚持,别人就更容易发现你
逻辑2:关于生产,若自己已经有生产的条件,了解生产相关的知识能力,若发现好的产品创意,就可以利用这一点,立马组织人手开发,包括设计、渠道,都会很快
一条APP逻辑:网络各个买手,在国外发现一些独特而小众的品牌,只需找人把这些商品的信息发布到一条上,即可带来流量,也不需要注册一个公司
一定要花钱找好东西,要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好东西,多思考中国美国/世界各国之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互通开卖,也就需要多与做外贸的外国人交往?像厄瓜多尔出口中国最多的商品是香蕉,高端的产品,玫瑰的出口量也很大,主要提供给Roseonly
当知识积累得越多,创造财富的机会就越多
常见借口
1、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知识、资金;
2、创造财富很辛苦,有很多挑战,还要学很多;
3、我的朋友、父母不支持我;
4、我应该先做好A,再做B;
知识靠说服,意识靠决定
1、知识是逻辑推论,哦听懂了,有这个知识了;
2、意识,是给你讲再多道理,听懂了,都起不到作用,意识只有一个决定——好了,我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3、意识是非理性的,知识是理性的。理性让人类寻求安全感,会让人思考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入,但如果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整个人类都不会进步的,非理性才让人类发展和进步,可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知识VS意识
1、知识、理性、安全感、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假象,拖延症的来源——等我看完这本书就XXX,无限循环,推迟行动;看书,是一个借口,回避问题;
2、意识,非理性,突破,决心,再痛再难我必须要干,干得再差,再被人说,我也一定要干下去——一直在行动,从未停止;知识不会推动行动,寻求知识的模式为了坚定意识,也就是说,知识不能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才有学习的价值,建立一个知识转化系统,所以行动起来,做出自己的产品;
大多数知识对你来说没有用,并且大多数知识对你意识是有冲突的,随着知识获取变简单,会陷入各种不断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中无法自拔,会有安全感,这是一个时代的现象,看书是一个不用承担的过程,也有一种会在成长的错觉;我们往往用看书作为不想行动的借口;
不要去增长知识和寻求知识,应该要不断的去强化要做成一件事的意识,行动是唯一生产力,但是行动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困难和挑战,看书只是不想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借口;
真行动,真知识
1、读了很多书意识到,应该放下书,拼命干活。因为99%的知识根本无用,或者,我无法把他们转换成对我有用的东西;
2、我所有的基本和财富,都来自于自己的生产,都来自于不断工作、勤奋,二绝不是来自于聪明或者学历;
3、智慧:就是排除无用、乱想,坚持“做”有用的事情;
知识不会让人行动,而意识会让人行动,并且是通过不断的行动去巩固知识,有其是获得好的结果后才会进入到一个正向的循环;看再多的书,如果不能把他们转化成对我有用(活得更好一点,多涨点工资)的东西,就是没用的,当你开始提升知识转化系统,提高使用效率之后,可以开始积累更多不同的知识,也可以是闲书;也就是采铜老师说的学习知识的T型结构,先在一个领域深耕,形成架构后再横向延伸拓展
所以如果决定要看书,就要形成结果进行产出,要养成看完书后就立马写书评的习惯,10000个人看同一本书,10个人会写书评,只有5个人会把书评发出来
所有的进步和知识,都来源于自身不断的做事和产出作品的过程中。社会上大部分资源都是闲置无用的,只有人受苦,肯踏实的做事,这些资源才慢慢开始利用起来
智慧就是不要去乱想,知道当下对自己有用的事情,并坚持去做,不要去想其他没用的事情
关注点:“事”还是“我”
1、有财富意识的人永远关注“事”,知道先有事,再有财富,永远寻找,我可以做什么事情,怎么做成事,他永远在主动行动;
2、缺乏财富意识,或打工太久的人,永远关注的是“我”,随波逐流,是不是换个工作,是不是换个行业,永远在碰运气,在“等”;
关注行业,关注客户;不要用打工的心态,不要被职业角色给固化,(多负责,才会多思考,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锻炼大脑、分析能力;每天记录自己的想法,是关注自己或者是关注手上的事情)
大部分在财富课前写行业分析的人,都是对公司业务漠不关心的,只关注了自己做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这些事情对于公司发展有什么用;关注点只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能看到的范围很短浅,格局会越来越小。当你学会从关注自己到踏实做事并去关注客户及公司能给社会带来什么价值的时候,不管是继续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心态会完全不一样
不要将自己限定在一个狭隘的工业时代的职业角色中,但其实人是什么都可以做的,当长期打工久了以后,就会慢慢认为自己只能做这些事,就渐渐不再思考如何成功
tips:可以每天记录想法,是去关注业务如何把事情做好,还是只关注自己
3P理论
每个人都要做出产品才能创造财富;我们普通人为什么离财富非常远,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产品,所以只能出卖自己的产品(时间),才能换来金钱;
商业化的社会趋势:每个人都要变成相对独立的企业家/商人;当你打工的时候,必须要出卖时间,时间出卖完以后,就没有精力完成自己的作品,就越没有收入,就继续要出卖时间,如此恶性循环
没有P2,只能出卖时间
1、打工:就意味着永远没有自己的产品、作品,永远只能出卖时间,而AI时代,专家时代,你用来完成基本工作的时间,越来越不值钱;
2、出卖时间,没有积累,不享受复利(沉淀),可取代性高,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会在系统里面套得越来越死;
3、用贡献,获取期权/股权,取决于行业和时机、可行;
从今天开始,想办法给自己腾出多一点的自由时间,留出相对整块的时间,去做去尝试自己的事情,产生自己的产品。
Peter Thiel《20 Under 20》项目,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教育,会陷入一种没有创新的状态
不要沉沦于靠打工出卖时间,出卖时间就是出卖灵魂,把人生最高质量的8小时都卖出去了,剩下都是质量比较低的时间,尽量去追求时间和心智上的自由
不要刻意的去挤时间,先要决定做什么,然后觉得重要才会不断的挤时间去完成这个产品\作品
立刻开始,勤勉
1、能不能做到坚持一年,至少每周写两篇可以读的东西,发表出来(不论写什么);
2、能不能做到马上去为公司、或一些群体开始组织活动(读书、玩乐、学习),持续组织一年;
3、能不能做到现有岗位,多承担一部分上下游的任务,让自己以owner心态对结果负责(当然,会容易受到排挤和敌视);
做决定是很尴尬的,但是做了决定就立马做吧,否则会逃避
道理只有一个
1、只要有机会,再小的机会,都应该上,主动去干;
2、学习把个人得失放一边,培养自己主动的能力;
3、“干活治百病”;
4、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辩若讷;
要养成习惯做决策的习惯,并且去做,做事做少的时候,经常追求完美,但是做事的过程中,肯定都是不完美的,要接受这些不完美
思考也不能得出完美的结果,只要有机会,就要上去干,看上去不能赚钱,但是可以培养主动做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
要培养出习惯做决策的习惯,不要纠结,领导者的优秀与否最终决定于决策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完美的决策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忍受不完美的能力,但是最重要的是不管做得多糟都要往前走。做得不好没关系,最怕的做了没人反馈
大多数事情失败,都是主动放弃的,成功的路上,背后总有一堆不堪回首的往事,不要想把事情做得太完美,没有完美的事情
我(学霸猫)上私塾的例子
1、梁冬老师的私塾,我每期认真听课,课后负责组织同学,把老师的课程录音全部打字出来集结成书(学习上,做得更多,帮助老师形成产品);
2、只要有机会,我会在课堂上坦诚分享我的观点和看法,提出我的疑问。我也虚心向每个同学请教、学些,他们也愿意分享给我(社交上,做得更多);
3、结果是,课上完以后,班上有5个同学有意愿投资她;
捷径、贪快
1、聪明、智慧、才华、学历、资源,都可能是陷阱,大多数人其实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可以怎样付出更少,而得到更多?
2、而你该问的一个问题是:我怎么样能够成为一个群体中,一个社会中,对这件事,这个行业贡献最大的人?
3、每当你想到“我有什么资源可以用时”,看看自己是不是想走一个捷径?而不是愿意为这个事情付出;
不要用利用资源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想办法去做事情,去做贡献的方式去想问题,如何推进事情和解决问题
富和穷,意识
1、有才华的穷人,毫无知识的富人也到处都是,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
2、一段史玉柱失败后的视频,看完之后,大家认真想一想,你是要做台上那个人,还是做台下指点江山的“知识”分子?
看完后的感受?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就轻易下结论,并经常马后炮的人,随大流,因为不用负责任;都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如果你当时是史玉柱,有什么感觉?史玉柱会不会在乎这些人讲的话,他最后说“我也许现在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但是我有一个企业家的素质”
看到一个人愚蠢或者不成功,但是还是要尊重他
“大拙方为巧,真愚始知贤 ”,要有想走捷径,但是不要走捷径,知道自己想走捷径但是坚持自己不走捷径,就是最大的智慧
二、享受财富
不管赚了多少钱,你都在花钱,花钱是一种很重要的功课,一种艺术
1、从今天开始享受财富,为什么?
2、从今天开始,要带着一种我很有的心态,去创造财富。如果你处在没有,你就始终会觉得自己做到,力不能及。而当你处在有的心态,更乐意尝试,乐意去服务。(35块只能喝一杯星巴克,但是多到60块钱就能在下午茶的地方,环境和体验大不相同),如果你处在没有,你就始终会觉得自己做不到,力不能及,而你处在有的心态,更乐意尝试,乐意去服务;
3、从今天开始,学会享受财富;
4、我们钱不多,却绝对不少(想想非洲);
花钱这门功课
1、学会有品位,有格调的花钱,让自己能把100块1000块、10000块,都花得越来越漂亮,让自己快乐;
2、35元买一杯星巴克,和50元在五星级酒店大堂喝茶;
3、1000块能做什么生意,10000块能做什么生意?
4、学会花钱的艺术;
透过花钱能知道在哪里能买好好的东西,把花钱花成快乐的感觉,不要花了钱还很不爽。越不贪便宜的时候,越花得值。带着什么心态去花钱,是一种艺术。有一种模式,花钱就是为了省钱,但能不能把这个模式转成享受的心理?
从“省钱”到“享受”
1、下意识的省钱,等打折,因为便宜而买不需要的东西,或是不好的东西,都是在降低自己“享受财富”的心态,不断提醒自己“我没有”;
2、要么不买,要买,就要用有的心态,买自己真正想要的,能带给自己快乐的,进步的,强化“有”的心态的好东西——BOSS西装的故事;
PS:你买的每一件衣服,都应该让你想出门约会;
TIPS:看买不起的东西
1、看名车,看豪宅,看奢侈品店,第一是会熟悉,第二你会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不对贵的东西感到害怕,心量会变大,不会觉得别人高人一等;
2、尝试去五星级酒店的餐厅吃饭,或是偶尔奢侈,尝试一下一顿人均200-300的饭,其实你负担得起,但用餐环境和食物,会带给你新的心态;
3、做一个能发觉好东西的老司机,吃喝玩乐,都是价值;
花时间,这门功课:享受时间
1、时间是你最大的财富,也是真正的财富,你选择怎么使用你的时间?
2、享受时间,花时间获得成长、获得成就,不可能只花时间去打卡上班,而要享受高质量的睡眠时间,娱乐时间,运动时间,和家人/爱人相处的时间;这才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3、一种没有的心态:啊,时间不够用,我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工作(这种心态永远干不好的,因为焦虑感太强);
任务:如何磨练花时间这个技能?将花时间也当做一门艺术
享受时间
1、能闲之人,非等闲之辈;
2、如果你每周只能工作4小时,你会干什么?
3、高质量的玩乐时间,背后是高质量的决策和思考,对自己的时间价值有清晰的意识;
4、安排非常高质量的玩乐,让自己在时间上,开始养成一种“我有”的心态;
5、为了玩,我才会拼命认真干活,提升效率;
任务:每周给自己给自己安排高质量的玩乐时间,不管赚不赚钱,训练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的方式
越热爱生活,越有劲
1、希望大家都生活成老司机,各种觉得生活有趣,好玩,所以各种学习,各种跟人玩,机会越来越多,他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2、生活不是苦大仇深的战争,永远不和自我作斗争,不要觉得我必须XXX,一定要努力。。。。;
3、享受生活,把自己的状态过顺了,自然人人想上你的车;
玩得刁钻,赚得飞起
1、你能玩出什么稀缺/奇葩技能,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2、学日语,学PPT,学的时候不会觉得无聊么,觉得无聊的技能,无法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热爱和喜爱?
3、去玩你最喜欢玩的东西,玩出花样,玩出自己的艺术感觉(电子音乐,健身,营养,亲子,修行);
4、敢于投入时间金钱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成为老司机;
我(学霸猫)搞冥想的旅程
1、16岁开始接触瑜伽,很喜欢冥想和禅定的感觉,大学各种看这些书,前男友和各种同学当时觉得,是迷信,这人神叨叨的有毛病,各种嘲笑;
2、我自己看书,然后找寺院打坐,又各种国外的东西看(meditation相关),知道这个事情已经是一个国外发达的产业,而国内还没有;
3、找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老师学习过,忽悠和被忽悠一遍;
4、才有了自己开始做这件事情;
任何爱好都是变成一个事业,有爱好才会有持续投入精力、时间、金钱
一点启发
1、成为老司机,有创新,肯定会被嘲笑和不理解,因为你肯定会有“不正常”;
2、因为喜欢、所以拼命学,不累,这个领域的知识自己主动学习,国内外全部积累,让你站的前沿;
3、有勇气先去做它,边做边学,让学习进入一个可以变现,有所反馈的过程;
4、被坑一坑,走弯路,失败,都是必然的,但你不取巧,老实的爬,没放弃,总会走出来的;
---------------↓↓到此处没有录音↓↓---------------
《瓦尔登湖》富有之心
1、欲望使人贫穷,而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生命的真诚感悟,热爱,让人变得无比富有;
2、梭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老司机;
3、你真正享受的,并不是“财富”本身,而是你不断打磨和提升的,自己的生命质量;
两本书的总结
《穷查理宝典》:创造财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瓦尔登湖》:享受财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结语
《圣经》里说有福的人,必得活得像一棵树——不寄望他人,牢牢里扎根在生活的洪流里,不疾不徐,不蔓不枝,按时开花,按时结果,叶子永不枯干,风雨中才更见翠绿
现场提问
Akon Wu
在他们公司,从上到下都是打工的,做好做大一个市场,比如利润增长1个亿,工资收入不成正比,但是个人的成就感用却用金钱无法衡量,也曾考虑单干,到底是要走职业的道路还是做自己的道路?
回复:考虑做让自己感觉和成就感最大,最投入,最喜欢,不要想这么多,不要被现状给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可以参考《查理·芒格的智慧》,里面写了查理芒格的思维格栅模型。
田园:
Q1:非理性和理性的界限是什么?
回复:做的决定是非理性的,但是做完决定后,就是理性的,文化高的人,理性占主动,所以就不敢要,不要被理性框住想法和思维
Q2:学习商业时,应该覆盖面广,和要学别人不知道的技能,两者之间是否有冲突?
回复:不冲突,先学习别人不知道的东西,让它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研究大众需求,把它推广出去
有什么东西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
林竞:和老外聊天APP;
大瑞RayD:帮助别人跳舞;
关关
在房地产工作,但是喜欢穿搭,需要画画才好转行,但是不确定是否喜欢画画,是否要转行?
回复1:他有个朋友也是完全不会画画,但是当他决定开始画了,用了一年的时间来练习,好不好看都坚持在画,然后现在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所以画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回复2:也可以找不用画画技能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