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朱熹注解说:命,就是令。性,就是理。
那么天命就是上天的命令,天性就是天理。
朱熹说:天以阴阳五行变化生万物,万物禀受天地之灵气以各成其形,而内在的理,也赋予他她它了,这就像上天的命令一样。所以,人或万物之生长,因为各有其得自于上天之理,各顺其德,这就是性。
钱穆说,读儒家典籍,最怕在性、命、理、气这些字眼上纠缠。所以,连孔子都不跟人说这个,如子贡所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不说这么复杂的概念,只讲日用常行,最浅近的道理。所以四书的阅读顺序,《大学》是入门,《论语》是硕士,《孟子》是博士,《中庸》是博士后,越往后越难懂。
孔子的态度,不讲性与天理,不语怪力乱神,也不论生死,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己不知道的,孔子一概存而不论。
但是,小孩子一开始会思考,他就要问爸爸妈妈一些终极问题:人是怎么来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去哪里?
这些问题,现在还不敢说有结论共识。孔孟是不回答这些问题的。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回答了所有这些问题,到了五代十国、隋唐,佛教大行其道,以至于韩愈写了《原道》,强调中国的道统,要复兴儒家思想。
到了宋朝,儒家开始试图回答这些终极问题,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提出了他的宇宙观和“创世纪”。朱熹则深受周敦颐的影响。性、命、理、气这些概念就提出来。特别是“气”,就是“气禀论”。
气禀论解决什么问题?天命之谓性,人的性,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贤愚贵贱那么大的区别呢?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是后天习染而得。但是,人的高矮美丑总不一样吧?有人还天生弱智、残疾呢?那也是后天习染吗?生下来就不一样!于是有了气禀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人生来对于气有不同方式的禀受,因此人性就会显出智愚、贤不肖、贵贱等差别。
性、命、理、气的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我们回到孔子的态度,只学习浅近的日用常行,回到王阳明的态度,知行合一,重点关注自己怎么落实笃行。
张居正讲解说:天下之人,莫不有性,那么,性是从哪里来的呢?那是天之生人,既与之气以成形,也赋之以理以成性,这性,在天为元亨利贞,在人为仁义礼智,这就是上天给他的命令,所以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呢,率,是遵循,你遵循这天命、天性,就是大道。张居正说:人和万事万物,各自遵循其性之自然,其日用常行,各有当行的道路,仁为父子之亲,义为君臣之分,礼为恭敬辞让之节,智为是非邪正之辩,其应事接物待人,无不依循那性中本有的,所以说率性之谓道。
这里要特别注意了,率性而为,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任性而为。朱熹不是说性就是理吗,率性而为,就是一切依天理而为,合乎人之理,夫妻之理,父子之理,兄弟之理,君臣之礼,朋友之理,社会之理,自然之理,天地之理,这就是道了。
《中庸》开篇就讲率性,这个要记住,因为最后结束总结的时候要讲“尽性”,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万物之性。中庸之道修成了,你就能让自己,让他人,让万事万物的天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世界。
修道之谓教。张居正讲解说:性、道虽然都相同,但是,人的气禀有差异,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人秉气而生,但各人所得的气清浊不一样,再加上“习相远”,后天习染,也容易学坏,所以不能尽率其性。于是呢,圣人就因其当行之道,给大家定规矩,以为法于天下,节之以礼,和之以乐,齐之以政,禁之以刑,使人皆遵道而行,以复其性。这也是恢复他本来就有的东西罢了,不增不减,而不是有所加损,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用王阳明的话说,也就是回复他的良知罢了。
记住这个率性而为,不是自己任性,是率人性,自然之性,社会之性。能率性而为,你就得道了。
所以率性而为,是圣人的至高要求。为什么人们把率性而为理解为自己潇洒,不循规蹈矩呢?因为人们读书,都很容易朝自己舒服的方向理解。率性而为是无拘无束的,但是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无拘无束,守规矩,却不觉得规矩让自己不舒服的无拘无束。
率性之谓道。一般人只认识到自己的性,不能认识物性,自然之性,他人之性,社会之性。事实上自己的性也认识不到,只认识自己的欲。于是圣人要修道,修道之谓教,就是礼、乐、刑、政等等,立规矩,施教化。
所以知天命者,方能率性而为。不知天命者,需循规蹈矩。圣人立天性以为规矩,率性而为,就是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