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常常在想,
我们纪念那些革命先烈到底为了什么
看完这部电影,
我才真正懂了。
一段辛酸的往事,一次不堪回首的曾经,一个血泪模糊的历史,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向我们还原二战纳粹暴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当你凝视着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我们任何人不能逃避什么,这段历史我们也许无法想象,但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一个人群中,那个惨绝人寰的故事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人道主义”、“和平”、“战争”,这些在头脑中仅仅是一些概念的词语,看完这部电影的之后,才觉得是真正的懂了。隔着屏幕,那些犹太人身体上的痛苦我们无法体会,但是那种如临深渊的恐惧和担忧却让人感同身受。
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死里逃生的费福伯格,为了报答辛德勒,决定用一生来讲述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写成剧本后他找到了斯皮尔伯格,但是当拍出了许多优秀战争片的斯皮尔伯格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他却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时代背景太恢宏,历史事件也太悲惨,他怕驾驭不了。后来,他还是接受了。也许他明白,是应该留下点东西来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吧。
而当导演摄制组真正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准备进行拍摄之时,斯皮尔伯格却接到了来自纽约犹太人协会的抗议书,上面写着请让这里的亡魂安息吧,不要再打扰他们了。斯皮尔伯格看着这份抗议书,沉默了许久,而后,他没有借助任何通讯快捷的即时工具,只身一人横渡大西洋,亲赴纽约向犹协致歉,他的这一份敬意在打动着犹协的同时,也让电影《辛德勒名单》震惊了世界。
恢宏的历史情节似乎能掩盖电影的表达技巧,但是影片《辛德勒名单》却在人道主义的艺术理念下把表达方式和商业元素缝合的天衣无缝。人物也从单一的脸谱化性格变得更加立体和多维。辛德勒是一名纳粹商人,他贪财好色,与纳粹军官勾结,想要靠着战争发一笔灾难财,他利用廉价的犹太工人造军备产品,从中牟取巨利,与此同时,犹太工人也幸免于难。
浓重单一的黑白色调压抑得能让人窒息,在残酷的历史回忆面前,所有的东西都黯淡了色彩,失去了光芒,但是在纳粹集体屠杀犹太人的时候,小女孩的红色连衣裙却在那中环境中显得格外出众,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生命也没有逃离纳粹的迫害,成为了车上的一具尸体。如此鲜明的对比刺激着观众神经的同时也让辛德勒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想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成为了一名人道主义者,于是,原本意味死亡的名单在辛德勒手里却成了活下去的希望。
与辛德勒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是纳粹军官阿蒙,他杀人如麻,在他的面前,一丝不满的情绪就可能成为他杀人的理由,可是,他也会爱上犹太女佣,甚至会在辛德勒的影响下宽恕犹太人男孩,我们在看到他所谓的“柔情”的时候甚至会产生阿蒙变好的错觉,但是整日嗜血的日子终究麻木了他的人性,爱上犹太女佣被他解释为是犹太母狗的勾引,嘴里说着宽恕犹太男孩,却在犹太男孩走出屋子后,开枪打死了他。这个丧失人性的阿蒙仅仅只是那个时代里残忍纳粹的一个缩影而已。
辛德勒散尽家财,终于赢来了历史的转折点,自己也因为是纳粹党人,不得不去国逃亡,而他将要离开那个拯救了几千人的工厂的时候,犹太人为了表达感激给他做了一个金戒指,本该高兴的他却留下了悔恨的眼泪,他哭着说,“我本来还可以救更多的人,如果我不那么奢侈无度,我还可以救很多人的”,我想,最令人动容的不是辛德勒的壮举,而是他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
几千名犹太人最终得以幸存,在庄严肃穆的乐曲中,画面由黑白转向彩色,由黯淡无光转向充满希望的五颜六色,那的确是个不堪回首的记忆,而辛德勒也真的是那段黑白岁月中的一个闪闪发光的存在。
时过境迁,辛德勒开出的七份名单如今已经剩下四份,这些陈列在屠杀纪念馆里的名单,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它们只是一张张写着名字的纸,但在那些名字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闪现着人性光辉的见证,因为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当一个历史场景通过一种媒介真实的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那种震撼侵袭全身,于是,心头不再有任何的浮躁,任何的平静,所剩下的就只有全身心的同情和难以忘怀的感动,笔者永远忘不了小奥利在躲避纳粹杀害时,在粪池里向外张望的恐惧的眼神,而那眼神却是在一个纯洁无害的小孩子眼中发出的。如果说电影真的存在教化意义的话,那么《辛德勒名单》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