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会,题目中的数字不是钱,当然,现在的消费水平,这个数字即便是钱数,也没多少。我欣喜的是,这是一篇文档的字数。如果一个比较大的数字不用来指称任何东西,那么它是无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数字是用来统计字数的,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
数字,仅仅是一个量词。
字数,却代表着一种坚持。
是的,你没看错,我连着参加了两期“写手圈连续30天写作训练营”,取得的成果是电脑文档中的66000字。
这是一个小长篇的十分之六。
报名参加第一期的第一天,心念一动,不由自主地在空白文档的顶部敲出了两个字:小城,这个小长篇的题目。随即又轻松地写出了第一篇,引子。
接下来的59天里,每天至少写作1000字,有时是1500字,有时是2000字。
我用的是Word10的版本,左下角即时显示文档字数,看着字数一个字一个字累积起来,慢慢累积成了1000字,就轻嘘一声,在心里说,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扭头看向窗外,冬天的午后,太阳快要偏西了,一天即将结束。如果是在春夏秋三季的乡村,此时的农田里,还有许多农民在辛勤劳作。
我想起了爷爷,一位勤劳朴实,劳作了一生的老农民。
我七岁那年春天,跟着爷爷和母亲去山上的地里种黑豆。半路上遇到一条毒蛇,红底金点, 缓缓从我们身边游走着,我大惊失色,紧紧拉住爷爷的手。爷爷安慰我说,不要怕,不要惹它,没事,让它先过去,我们待会儿去地里。
至今想起,觉得这番情景大有意味。这条蛇就像是我们去往写作路上的种种畏难情绪和惰性的象征,而我们的写作,犹如勤劳的农民俯身农田辛勤耕作。
那一天,到了地里,爷爷走在前边犁得松软的土地上,用锄头勾开一个一个的浅坑,我跟在后面挎着一小筐种子,一个坑里点三两粒。日头渐渐变得热辣辣,我的体力也渐渐用完,点到最后几穴,我脚步踉跄,手里捏着的种子撒得没了准头,其中一个坑里,被我撒进去七八粒。
接下来的时间,我再没去过那片山地。去的最多的是爷爷,每隔一段时间,如果没雨,就得去锄一遍。过去,农民对抗干旱的法宝就是勤锄地,有一句农谚说,锄头里有水了。
锄地是个极费体力的活,腰弯成近九十度,一苗一苗,一行一行,一垅一垅,就那么一锄头一锄头锄过去,还要集中注意力,因为不小心就会伤了苗。
终于到秋天了。
我又跟着爷爷上山收秋。
在某一垅的尽头,我看到春天被我点了七八粒种子的那一穴里,长出了互相挨挤着的好几苗黑豆。此时,弯腰拔黑豆拔到我跟前的爷爷歇了口气说,春天咋种,秋天就咋收。
就在“写手圈连续三十天写作训练营”第二期训练结束时,我再一次想起了我七岁时的情景。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爱好写作的人,他在写作过程中,和一个农民的劳作是极为相似的。
在去往写作的这块田地里耕作时,许多人都会遭遇懒惰、灵感消失、不在状态等等很多条毒蛇。大多数人勇敢地与这些毒蛇对峙,坚持着等待它过去,然后继续赶往将要劳作的田地。也有一部分人被毒蛇吓退,裹足不前,荒废了春天,自然也就荒废了秋天。
如果真正爱好写作,那么就应该向农民学习。因为很少听到哪个农民因为耕种的路上遇到毒蛇就放弃了劳作,更不会看到一个农民说自己想要收获,却懒于劳作。
农民只是按照岁时节气,尽着一个农民的本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阴晴雨雪,心神都在田地里。
那么,做为一个写手,努力地笔耕不辍,也正是我们的本分啊。
一页页空白的稿纸,一个个空白的文档,就是等待我们耕作的田地啊。俯下身去,像个农民那样,用一种不悲不喜的状态,每天坚持写下自己的内心,就像把一粒粒种子播撒进了土里,那一份踏实和安稳,只有辛勤付出之后,才能体会得到。
农民要锄草、杀虫、施肥、松土、补苗。
我们也一样,要归纳、整理、修改,甚至重写。
农民的心思在一株一株的禾苗上。
写手的心思在一个一个的文字上。
农民的喜悦在一片沉甸甸的金黄中。
写手的喜悦在一篇篇上乘的文字中。
连续参加了60天写作训练,收获了66000字的写作成果,这相当于在写作的道路上向前走了66000步。前路还很漫长,可是这次训练唤醒了我做为一个写手的本分,也唤醒了许多写作的记忆。
在写作这块田地里,我一定要像一个勤勉的老农,俯下身去,坚持劳作,坚持耕耘,让文字成林,十指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