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暴跌,有人归因于成都,有人归因于蓬佩奥。
但这都是表象,也都是短期因素,大跌的本质其实是货币宽松已经结束。
我们以波动较小的1年期SHIBOR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例。
今年元旦后,1年期SHIBOR利率开始逐步下行。大家对春节前的“春季行情”还有印象吧!当时各大机构都在高呼春季行情,原因就是银行间利率经过1年的横盘后,再现下行迹象,货币宽松的味道越来越重。
但人算不如天算,新冠疫情的突然再次爆发打破了“春季行情”的预判,股市几起几伏,但始终没有太大行情。
新冠疫情虽然中断了“春季行情”,但却加速了货币政策宽松力度,1年期SHIBOR利率飞流直下,从3.0%一下子跌到了1.7%。
一时间,市场流动性肆虐。那资金去往何处呢?楼市刚刚抬头,就被“房住不炒”,那剩下的就是股市了。疫情和外围市场虽然压制了整体行情,但A股素有“喝酒吃药”行情,就是整体行情不好时,存量资金抱团医药、白酒股。
这次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整体行情不好,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是增量资金喝酒吃药。
增量资金的威力我们也看到了,一下子把茅台的市盈率干到了40多倍,远高于2015年巅峰时期的20倍。
把茅台、恒瑞拉高后,这批资金开始流向低洼的科技股,再流向大金融,让沪指成功突破3000点,再叠加上突破3000点前后的政策利好,一时间“牛市来了”广泛传播,成交量快速放大。
但在众人高呼“牛市来了”的同时,1年期SHIBOR利率早已悄悄拉升1个月了。拉升或许和1万亿特别国债发行有关,但也反映出,央行的水龙头没有继续加大,反而已经开始逐步收紧。
7月份后,股市加速上行,但1年期SHIBOR利率也加速上行,所以这轮史上最短牛市戛然而止不是无缘无故的。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3000点之后,根本不是“牛市来了”,而是最后的狂欢,新进来的韭菜无疑是给这批资金接盘了。
1、央行一周净回笼6177亿元
数据显示,本周(7月20日-24日),公开市场有8277亿元资金到期,但央行只进行了1600亿元逆回购和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操作,净回笼6177亿元。
经济恢复正常后,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已经是大概率事件。昨天文章中提到,月底的大会将对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定调,会怎么定不用多说了,不要抱有牛市的期望了。
2、科创板基金认购火爆
昨天,易方达、博时、富国、万家、南方、汇添富六家基金公司的科创板基金同日开售。据说6只科创板基金一天的认购额超过150亿元,不少产品还一日售罄。
不少股民苦于50万的门槛无法参与科创板交易,科创板基金的发行给了他们参与科创板交易的渠道,认购火爆在情理之中。不过基金发行完成到建仓之间间隔好几个月,认购火爆对当前行情没有啥太大影响。
3、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上市公司诞生
昨天,证监会向4家创业板IPO企业核发批文,这4家企业将成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的首批上市企业。市场预期这4家企业有望在8月下旬登陆创业板。
有没有注意到,股市大跌后,新股发行该发还是发,监管层没有像上周那样释放利好消息。核心是这次指数并没有涨太多,也没多少下跌空间了,不值得监管层出手,但也反映出监管层不希望牛市走得太快的想法。
4、未来两周票房市场将恢复三分之二
在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我们能够看到,观众进场观影的信心正在慢慢恢复;未来两周,我们有信心票房能恢复到同期水平的三分之二。”
我看到的数据是,这次复影后,电影单日票房仅三四百万,和以往大几千万的票房是没法比的。而且片源缺乏和上座率限制难题短期内无法解决,我看不到未来两周票房如何恢复到同期水平的三分之二。
5、贝壳美股上市
昨天,贝壳正式公布,准备在纽交所上市。
贝壳就是大名鼎鼎的链家。贝壳是线上服务平台,链家则主要是线下门店。2019年贝壳达成21280亿人民币GTV,营收46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6%。
应该说贝壳算是个不错的资产,腾讯和高瓴资本都有入股,可以预期上市后,必将受到资本的追捧。不过在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大潮下,贝壳逆势去美股上市,有点想不通啊。
最后,和大家说下,大统领已经建立了知识星球,更多、更及时的观点会在里面分享,感兴趣朋友可以加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