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声音角度评析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主要通过视听语言的创新与探索,和主题阐释之间相互影响进行变更的,他的电影中所蕴藏的主题一直都有与第五代所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批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陈凯歌醉心于历史的解析,黄建新醉心于都市的迷惘,田壮壮醉心于宗教的诠释,而张导的主题,一直都离不开对传统精神家园的反思。由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而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讲述的是大学生颂莲无奈嫁给豪门陈家的爱恨情仇,而颂莲从当初的格格不入到后来的沉浸其中,最终沦为陈家大院里的一粒浮尘。影片中张导将色彩的冲击力运用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而影片中的的声音也是一大特色。
张艺谋在安排人声时特别注意到了人声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本片开始,颂莲的一句:“嫁人就嫁人,女人的命运不都是这样的!”到她嫁人后初拜大太太的一句“她有一百岁了吧!”再到陈百顺让她在院外等老爷吩咐的一句“有什么吩咐不找人带话,偏要在院外等!”无一不折射出颂莲有着新思想,有着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这与陈百顺(百依百顺)的唯唯诺诺,丫鬟们的唯命是从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张力。成功地塑造了新婚颂莲的倔强、年轻与骄傲,不向封建势力低头的新生女性形象。
张艺谋在嵌入音乐时特别注意到了音乐渲染氛围,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影片一开始就伴随着铜锣与京剧相互交映的声音,逐渐显现出“大红灯笼高高挂”七个猩红的大字,然后音乐转场,暗示了影片与京剧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这块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浸润了两千多年的土地上,权力主宰全社会,京剧融传统的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等于一炉,张导选用京剧作为音乐中的主导,也寓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思考。影片中还有三姨太梅珊偶尔的几段黄梅戏(苏三起解),更平添了一种沉重落寞之感,可谓入木三分。悲戚的京剧渲染出了陈家大院阴森孤寂的氛围,梅珊那哀婉的歌调也塑造出了一位渴望得到爱却爱而不得的悲剧女性形象。
张艺谋将声音中的声响运用的更是炉火纯青。影片从始至终,都隐隐约约萦绕着那铿铿锵锵的锤脚声,这声音是空旷大院中唯一的声音,有了锤脚声,才凸显出宅院的死寂阴森之感,这声音,既是太太们嫉妒心的煎熬,又是地位上升的标志,更是那腐朽没落的规矩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与束缚。其他的包括碎碎的脚步声,洗脚的声音,点灯熄灯封灯的巨大声响以及清脆的鸟叫声,都展现了音响中单独表意的作用,意在表现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人物的代入感。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涉及的不只是单一的腐朽封建礼教,其居于核心位置的,是张导对历史文化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反思。本片除了张导将色彩运用的如探囊取物,声音更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元素,其内涵都深深的塑造着人物形象,奠定着影片的基调。但总体上,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主题仍以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体意识去观照且独特表现出纷繁复杂的历史现实,社会变化的历史渊源,剖析陈腐传统理念,成为本片中难以分离的轴心。
(注: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写下这片影评只是想得到各位大师的指点,影评是从声音角度分析的,其中有些专业性极强的语句是本人平时积累改编而成的,来源于百度。勿喷谢谢,另外,今年十二月份要参加统考,希望能得到你们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