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说三国78 | 父子辩论,曹操、曹植仿佛不在一个世界
曹植急忙抱起《春秋》、《论语》、《礼》、《乐》、《孟子》一大堆书简,赶到汤池温泉曹操的官邸,摆在曹操面前,问道:“父亲,这些书可是你让孩儿从小就诵读的圣人典籍么?”
曹操不解曹植的怪异行为,答:“是啊,为什么这么问?”
曹植说:“那么父亲是否忘记了这些典籍的精神要旨是什么?”
曹操明白了曹植的来意,见他书生意气,不予计较,沉默不答。
曹植熟稔圣典,能倒背如流,接着说:“父亲,自孔孟以降,汉家君王都以礼仪仁义治理天下。《春秋》上阐明了三王之道,下奠定了社会的伦理纲常。以它们为标准,就可以判别嫌疑、明辨是非,决策犹豫难决之事,表彰善良、贬斥邪恶,尊贤重能、蔑视不肖。”
面对儿子言必称孔孟的道德绑架,曹操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曹植忧心忡忡地说:“而今日我军竟然要公开推崇告密之风、褒奖告密之徒。此风一旦盛行,则幕僚之间、将校之间、士卒之间、同胞兄弟之间,甚至父子、师徒之间将因为利益或权利的驱动而互相诋毁、编造谎言互相揭发。大军内从此人心不古,奸谋横行。如果这股风气再蔓延天下,必然使人人不敢再相信他人,人人处处防范他人,亲朋故友、手足兄弟,甚至父母子女也互相怀疑,甚至反目成仇、亲人自相残害。因此,这个举措足以使礼崩乐坏,我九州大地数千年间,自尧舜以来建立的孝悌之道,自孔孟以来倡行的忠恕之道以及人伦纲常,将全部毁弃于一旦啊!”
曹操非常了解曹植在各派之中势力单薄,但却始终心无私念,内心始终坚持孟子所推崇的“不虑而知,是为良知”的操守。他很担心曹植与曹丕在未来的竞争中为人算计,因此难免有些偏心和呵护,每次谈话都非常耐心,极尽父亲的责任。
他悉心解释说:“前有董卓、孙权之父孙策、兄长孙坚被刺身亡的教训,现在又有你兄长遇刺的现实,都是身边熟悉的人所为,都因为重视防范沙场上的敌人而忽视了防范身边暗藏的阴谋。我军现在鱼龙混杂,人人各怀心事,谁也不敢保证没有更多、更大潜在的阴谋伺机而动。如果不将它们在萌芽状态清查出来斩草除根,万一下次行刺于你,或者行刺天子,谁可以承担如此天大的责任?你可以吗?”
曹植见父亲异常耐心,胆子也更大了,反驳说:“董卓是天下的国贼,人人应当得而诛之;孙坚吞并江东的时候,所杀的都是深得人心的敢死之士和英雄豪杰,怎么能得人心呢?而孙策本人又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有百万之众,但还是和孤家寡人一样,凭借匹夫之勇怎么可以立国呢?立国的策略在于崇尚礼仪而不崇尚权谋,根本的途径在于人心而不在于技艺。倘若他们都能以仁义治国安民,怎么会招来行刺呢?”
“圣人说:‘理平者先仁义,理乱者先权谋。’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曹操摇头道, “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太平盛世要靠道德的力量,靠道德的感召,靠道德的教化,这时候需要仁义;但治理一个动乱的地方、动乱的时代,就需要使用权术和谋略,需要动用武力的威胁。如今的乱世,是一个权谋的世界,哪里来的仁义道德?你以为刘备高喊的仁义道德是真的吗?有朝一日他坐了皇位,你认为他会对反对他的人施行仁义吗?那样他能坐稳天下吗?没有手段和权谋,靠空洞而不打粮食的口号,他能笼络住诸葛亮等一般人才吗?一天可以,一月可以,一生可以吗?”
曹植也毫不退让,继续辩解说:“仁义并不能使普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但只要使某一个人得到好处,百姓就会追随跟从;残暴也不可能危害所有的人,可是只要危害到某一个人,百姓就会厌恶而萌生反心。以仁义治理天下,百姓才能懂得礼义廉耻,因为人无廉耻就无法管理,不懂礼义就不能实行法治。而法律能杀人,但不能使人孝顺父母,不能使兄弟和睦;法律可以惩罚盗贼,但不能使人知廉耻。英明的君主应当将善恶美丑明白无误地彰显于百姓,用批评和褒扬来引导百姓,不随便动用刑法而要修明礼义、任用贤能、推行仁义。”
最后,曹植点入正题:“现在父亲要推行‘肃奸正念’整治,不是依靠仁义,而是依靠告密来达到目的,实在应该反复考虑,慎之又慎啊!”
曹操望着儿子,却感觉两人不在一个世界。
——自肖永革《三国绝对很邪乎》,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