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大学刚开始的日子,每日的状态,有些像我高中的一位旧友。
之所以称之为旧友,只是因为早已算是过去的友了。
现在再无甚多余的交集,最多也只算是空间偶尔点赞,只是看她回复匿名说的语气里,充满了过去俏皮的气息。
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喜欢每天读点唐诗宋词,有些小资情调和浪漫气息,爱惜手里的书本,不忍有一丝磨损。喜欢深夜阅读,享受一个人的美好时光。啊这样的小后果就是第二天数学课的时候迷蒙着眼要睡觉。脑子里混沌,不太提得起精神的状态。
而我那个时候呀,倒是很多方面完全不同,甚至会恰恰相反,那个时候的我,不太能理解唐诗宋词里诗人、词人们的细语衷肠,也常常一首下来,做古诗鉴赏三层意思连第一层都理解不准。对它们,一直处在一个浮躁、肤浅的理解中,高三我也几乎没有真正地安静下来,去对话自己,去感受自己的情绪与心理,去理智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遇见堆积在一起的事情就容易急躁,容易乱了方寸,头脑一片空白,徒自手心发汗。价值观、兴趣爱好上的不对接,朋友之间,也就这样分道扬镳。
来到大学,在一个新环境中,和许许多多的人产生新鲜的交集,思想上的碰撞不断地发生,我发现我的成长点滴也在迅速积累。在本子上精炼地记下一些学长学姐,同级新生,导师们给我的启示和建议。我看着校园里阳光下的草木,忽然想到董卿老师,又想到她面对采访时,所说过的话。
“您觉得什么书适合反复阅读呢?”
仿佛从时光深处走出来的美人,温婉毓秀,从容优雅。
静静地凝视着对方,想了几秒,微笑着回答:
“唐诗宋词吧,因为我觉得,它们精炼短小,人生的每一段时期,你再去回头翻看,会发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忽地又反问自己:“你连看都还没看过,哪来不同的感受?又哪来的对它们的偏见和自以为是?觉得它们不好?恐怕也只是因为你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眼界的狭隘,才自发地拒绝流传已久的生命精华。”
我买了那本,我的旧友常翻的书籍。每天去背背看一首。我发现,我的内心,从来都未曾拒绝。
高中我总是强迫自己把精力放在数学上,整个人学数学的时候都很aggressive。从来也并不是个合格的文科生,对文学没什么热爱,甚至谈不上感觉,看书困难症,写作笔下生涩,总是要像挤牙膏一般挤得很久,真正出来一篇好的文章,披满了应试的影子与我没有真实理解的辞藻。
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文学。
大学里没了古诗鉴赏的题目限定,背诵的过程里,我感觉我能慢慢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我开始仿佛能与他们感同身受,哪怕就一点点,开始慢慢理解我那位旧友的心绪,书带到食堂边吃早饭边看,害怕把封皮弄脏,但我还是很喜欢很喜欢,整天想跟这本书黏在一起,排队的时候看,仿佛周遭都与我无关。跨越时空,只剩下我和那位诗人或词人。我在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间来回转换,沉浸在那时那刻的瞬间里,捕捉到那抹转瞬即逝的情绪。
读的时间不长,更不多。每天一小首。有人把苏轼称为苏轼,有人对他充满了喜爱,有人崇拜,而我,感觉在慢慢理解子瞻。
最近只读到几首他的词,词里总是会出现“日”这样的意象,我细细想着,为何呢?今早上早八的路上,快立冬了,仍然有高照艳阳,天蓝云白,飘渺朦胧,胸襟一片开阔之感。我突然懂了。黄州那段难熬的日子,胸中郁积会抬头看天;每日对日朝拜,心中仍有吾皇。是信仰,是寄托,是一种自我的完成。
我又想到那时准备素材,遇见他的《寒食帖》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悲怆、苍凉。
我突然很想,去输出一些我的随想。不算是挑战自己,但也想记录一些,我的心理,我的成长,我的思绪,我的感受。
也算是寥落的时空里,与心灵的直面吧。
我用笔挥洒着写下——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平和地,去拥抱所有的奇思妙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