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21 王星
看到这个封面,如果没有标题,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呢?--我不知道他在干嘛,这个小熊在跟我们做鬼脸吗?他的牙齿真白!--这是第一次看这个绘本的三岁娃的答复。
“嘻嘻,我知道啦,刚刚这个小熊在准备刷牙…”待看到环衬的第一眼,三岁娃像是发现了秘密般偷笑着说。
没错,今天的这本《小熊不刷牙》就是讲了关于一只小熊刷牙的故事,非常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仔细看来,嘿,还真像家里那个“熊孩子”的刷牙经历,故事大概是这样子的:有只叫哈利的小熊不喜欢刷牙,他想了一个自以为非常好的刷牙主意,即“明天刷”,可是明日复明日啊……终于在一天夜里,哈利发现自己的牙齿都不见了,他兴冲冲地跟朋友们报告这个“好消息”,但是朋友们都嘲笑他没有牙齿的样子,哈利难受极了,回到家才发现没有牙齿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沮丧的哈利听从一只猫头鹰的建议,想要把牙齿都给找回来……突然噩梦醒来,哈利的牙齿还好好地长在嘴巴里呢!从这以后,哈利就真的坚持早晚刷牙,原来,刷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故事情节看起来很简单,内容也是大人们经常给孩子“恐吓”不刷牙的,但是似乎平时作用不是很大,而跟孩子一起通过亲子阅读绘本来让孩子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我家三岁娃自从看过这个故事,总主动早晚刷牙,就怕牙齿不见,哈哈),果然:故事比说教更有用!
这本书还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每个双开页的下面1/5的地方,还画了小熊以外的角色,就是老鼠,或者是一位老鼠牙医吧,从一开始就跟不刷牙的哈利形成对比,如果孩子仔细看家长也能分析到,这绝对是这个故事的一个亮点。
其实在成人看来,早晚刷牙这样习惯成自然的事情,对还没有保护牙齿意识的孩子来说,接纳初期存在困难。每到刷牙时,孩子们就如同故事里的小熊,磨磨蹭蹭。
所以,如果用这个绘本去做一场故事会,我可能会这样设计:首先故事针对3岁以上孩子,通过生活场景中跟牙齿有关的话题先互动,然后观察绘本中的图片细节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的小熊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转变,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牙齿对于小熊、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帮小熊贴牙齿”、“对着镜子自己刷牙”、“相互看同伴刷牙”等游戏,体验刷牙的乐趣,学习正确刷牙的方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