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任何一个团队,带领者很关键。
地基不牢,地动山摇。
课程的目的是让我们如何能做到。
大道至简。
两个人交流像跳探戈舞。
家长要学会做一个“正向”过滤器,过滤到一些负面的东西,保留一些好的东西。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把感受带走,把故事留下。
―――焦点是一个落实尊重与希望的赋能学派。
希望:聚焦在赋能和当事人力量上。
尊重:聚焦在当事人的个别需求、目标、过去经验以及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上。
要问对方:你感觉我们今天聊点什么对你有所帮助?
要想关系好,尊重最重要。
例如:孩子不爱讲话时,我们就暂时不跟他讲,别说那么多,这也是一种尊重。(但很多家长受不了,太急,严防紧盯,孩子感觉不到尊重,心情差,无法学习,无法沟通,因此,孩子的情绪很重要。)
尊重对方的文化价值观。
多说:“你做了。。。做完之后会怎么样”,而非“你不做。。。以及不做的后果”。
目的:让对方看到希望,由此产生行动的动力。只要希望在,就会很努力。
例如:你要锻炼,身体才会好。而非:你要是不锻炼,就会生病。
―――开场(暖场)
可以结合天气、交通等情况,寒暄几句,还可以介绍一下保密原则等,目的在于拉近关系。
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注眼前的这个人,而不是想着去改变他。
我们的误区是:功利心太强,没事儿就不说话,不解决问题就不说话。要说话也就是抱着目的,是为了改变孩子才会谈话,这样,孩子就会终止和我们的谈话,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到被重视、被理解、被欣赏。
例如:(孩子)我今天心情不好。
(好的回应)心情不好,能不能说一说遇到了什么情况?(但情绪不能太激烈)
重视眼前的人,感受到他的情绪,听到他的话,对他的话感兴趣。
例如:(孩子)我前几天腿子摔了一下,不过没事,我们还没谈学习成绩的事。
(好的回应)腿子摔了一下啊?具体是怎么回事呀?(还是要贴着走,给予真心的关注,这才是对人本身的关心。)
―――目标
把问话问细,就可以问出很多东西。
相信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要用孩子能接受的语气、语调、语速谈话。
一定要注意说话时的停顿,用不确定的语气。
例如:
问:我俩聊点什么会对你有所帮助呢?
答:还是先谈学习吧。
问: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认为想谈学习的呢?
要学会欣赏风景,切忌太快。
过程中聊得具体一些,对他不希望的一些事情也要了解一下,如果一开始就直接问“你希望什么?”,这样太快了,孩子跟不上,不想谈。
例如:刚才聊了那么多,感觉都是你不太希望的,那,我想了解一下,你希望的是什么呢?
―――三个方面的有利资源
1、例外问句
寻找成功经验,做得好的经验,产生动力
2、关系问句
探讨重要他人的力量,聊重要他人的看法,可能对他说的话。
借力的重要性。
3、假设解决
家人不夸我们学习之后的进步,是怕我们骄傲。我们对待孩子,也是如此,怕孩子骄傲。这是理念模式的沿习。
―――一小步
落脚处:想一想,接下来,能做的一点点的改变是什么呀?
―――正向回馈
把孩子定的一小步的正向目标给予正向回馈,予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