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深陷困境的时候,总是会很悲观地认为:“我身不由己,我没有选择,我会继续痛苦下去。”
“没有选择”的潜台词是,“我不想深陷痛苦之中,但是我觉得自己没办法控制不痛苦”。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选择理论。选择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认为,很多时候,不是痛苦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主动选择了痛苦。
1、什么是选择理论?
选择理论乍听上去,好像有点心灵鸡汤,有点唯心主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威廉·格拉瑟在几十年的心理治疗中,确实用选择理论帮助很多人摆脱了心理和情绪的困境。
那么,究竟什么是选择理论呢?
选择理论认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出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自己主观选择的结果。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是否承认这个事实,一切都源于自己,想要改变处境,最紧要的不是去改变外部世界,而是改变自己。
问题就在于,改变很困难,人们在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关于这一点,选择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打破一个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人们才会觉得自己手上其实有更好的选择。一旦人们相信自己有更好的选择权,那么改变就发生了。
这条限制性信念是什么呢?就是对即时信息的即时反应。比如说,门铃响了,要去开门;红灯亮了,要停下脚步、耐心等候。
很多时候,我们对人和事的反应,也是机械化的、自动化的。我们几乎不经过大脑,就做出了与过去相同的行为。比如,有些人只要一听到对方说自己哪里哪里不好,他就很容易大动肝火,情绪失去控制。他就像一个机器一样,面对类似的情况,以特定的方式对这种刺激做出固定的反应。这些表现,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外部控制心理学”。
而选择理论是内部控制心理学,它告诉我们,人不是机器,面对外部的刺激,我们的反应程序是可以人为改变的。机器接收到的仅仅是一个信息,人可以通过对这个信息的主观理解,而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
在电影《土拨鼠之日》中,男主人公Phil是一个气象播报员,一直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也不喜欢周围的人,他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有一天,他去镇上报道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每当他早晨醒来,都是相同的一天,也就是土拨鼠之日。
在这重复的每一天里,他总是会遇到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情,好像所有的剧本都早已写好,每一天只是循环往复地播放而已。
phil和以往一样,消极处事,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他也尝试了很多其它“手段”来摆脱这个“诅咒”,但他发现,即便选择“自杀”也死不了,第二天还会继续重复。
直到后来,他幡然醒悟,与其这样逃避,不如好好地过好每一天。
于是,他努力学习新东西,热心帮助周围的人,尽情地享受生活,他不再觉得生活无聊至极、毫无乐趣、毫无希望可言了,而是内心渐渐感到充盈快乐。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他的“魔咒”终于被打破了,人生也不再继续停留在“土拨鼠之日”了。
当一个人深陷痛苦的时候,就相当于停留在了“土拨鼠之日”,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走不出这个“牢笼”,但根本原因其实是我们的心被困住了。如果同样的、固化的反应机制无法帮助你摆脱困境,那么这可能暗示着,你需要换条路走,换个应对方式,也许人生会有不同的风景。
2、你的优质世界是什么样的?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里曾经说过:“没有人生活在客观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过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眼里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乐观者和悲观者,智者和疯子,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对事物的解读肯定大不相同。
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对现实的看法迥异,是因为他们内心的优质世界不同。
什么是优质世界呢?
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威廉·格拉瑟认为,优质世界是由很多具体的画面构成的,这些画面的内容主要有三个。
(1)我们最想相处的人。
(2)我们最想拥有或体验的事物。
(3)我们长期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统。
可以说,优质世界里包含的这三样东西,是我们一生想要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脑海里都会幻想一些很美好的画面,比如说有一套大房子,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或企业,跟自己的心上人结婚。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的优质画面是创作出精彩的作品;对于酗酒者来说,盘旋在他们脑海里的是那些让他们如痴如醉的美酒;对于喜欢自由的人来讲,就是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了解优质世界,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比如说,在一个人的优质世界里,全是学习工作赚钱,而没有一些比较亲密的人,对家庭没有具体的幻想,说明这个人对爱和归属的需求相对较低,而对自由空间、实现自我这类的需求比较高。
当人们脑海中幻想的优质画面能够实现时,他会觉得快乐无比;反之,如果现实生活离他的优质世界越远,他会觉得越痛苦。
倘若我们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优质世界,然后尝试去理解和支持它,那么彼此或许都能够适当妥协,各退一步,从而缓解矛盾,获得更亲密的关系。
3、为什么说“是你主动选择了痛苦”?
现实世界里,有很多人困在心灵的迷宫中,萎靡不振、痛苦万分,但从选择理论的角度来讲,“是他们主动选择了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
选择理论认为,每个人表现自己的方式有4种不同的成分。
(1)行动。
(2)思维。
(3)感受。
(4)生理表现。
这4种成分是同时工作、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其中一个人的行为是最容易被观察、被描述的。
选择理论把其中的“行动”看作是一个人的整体行为,因为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它的思想、感受,以及相对应的一些生理表现。
拿抑郁症来说。抑郁症患者痛苦的根源,在于他们脑海里总是会盘旋很多让他们痛苦的想法。
这些想法让他们的思维固化,情绪脆弱敏感,行动变得迟缓,身体也经常感到筋疲力竭。
从选择理论的角度来讲,尽管抑郁让人痛苦万分,但是在这种情境下,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抑郁了,所以他主动选择了抑郁。
他们选择抑郁,主要有三个原因,抑制愤怒、求救和逃避。
一个人在受到委屈、伤害和不公正的待遇时,他的内心会聚集很多的愤怒情绪,但是很多人对表达愤怒有一种深深的焦虑感和恐惧感,他们害怕,一旦自己的攻击性表现出来,就会受到惩罚、遭受拒绝,使现实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于是为了控制愤怒,感到安全,他们选择了自我攻击,转向抑郁。
除了控制愤怒,抑郁也是一种很好的求救方式。很多身患抑郁症的人不仅在精神上颓废消极,在生理上也表现得行动迟缓、无精打采,甚至有人会做出一些自残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身边的人富有同情心,那么一个人可以通过抑郁的方式,来获得很多原本他得不到的帮助。
抑郁也可以当做逃避的借口。身处抑郁状态的人,通常对自我都有一个消极悲观的评价。假如他失业了,那么相比要鼓起勇气找一份新工作,他更愿意停留在原地。抑郁让他逃避那些他不想做或者害怕做的事情,因为只要不去做,他就不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自尊心也就不会再度受挫。
选择理论认为,所有整体的行为都是一个动词形式,背后都有一个实施这个动作的主人。就抑郁症患者来讲,如果他们想要变得不那么痛苦,他们应该少对自己说,“我现在很抑郁”,“我病了,我患上了抑郁”,“我感到抑郁”,他可以换种表达方式,“我选择了抑郁”。
一旦意识到他现在是在做选择题(to be or not to be),而不是在做具有固定答案的填空题,那么这会帮助他打破一种“宿命”的感觉,会提醒他这个“选择题”不是只有常见的a选项,还有bcde其它选项。毕竟,人生的真正主导权都来自于自身,我们手上的选择权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