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的确确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作品。
评价电影往往从导、编、剪、演四个方面入手,程耳一人担任导演、编剧、剪辑三职,占齐了三个要素。所以评价这部电影基本约等于从才华方面评价程耳本人。
这部电影描绘的是大时代下的大人物的命运,出发点就很大,时间跨越从日本有意侵华到最终缴械投降,落脚点也很大,涉及上海黑帮头目、日本特务、国民党、名噪一时的影星等等,这些人物可谓是那个时代的主导者。在出发点、落脚点已经极具挑战性的基础上,程耳又选择了一种非常难的叙事方式,线性交叉叙事,1934年、1937年、1941年、1945年,陆先生和小五、小六的故事,吴小姐和戴先生的故事,马仔和小姐的故事,妹妹和妹夫的故事,杀手车夫和王妈的故事……几个年份和几段故事被导演来回穿插叙述,玩儿的游刃有余。以至于主演葛优都说每场戏都不知道在演什么内容,很是跳脱。但导游心里明白,而且他也不指望其他人也能明白。就如电影中那句经典台词“电影我没看懂,导演没打算让大家看懂,这是艺术片,是拍给下一个世纪的人看的。”
这部电影的构图十分考究。继《我不是潘金莲》后,2016年又一部教科书式的构图典型案例诞生了。这部电影的构图,神似欧洲文艺片,基本可到随便一截就可当壁纸的程度。能看出导演是系统地学习过电影拍摄技术的,同时也能看出是一位有着极强的审美能力的导演。
这部电影的台词也极其精彩。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当然也没有一处多余的情节,没有一个多余的演员。葛优更是暗语不断、金句频出,用语言构筑起几个人、几个家族及两大民族的命运和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电影中的每一个演员都出色的完成了出演任务,没有发现短板,且每个人物刻画的都非常到位。影片中有戴先生、陆先生这样可以主导时局的风云人物,有妹夫这样演技伪装高超的异国伪装者,有“童子鸡”这样初出茅庐的小跟班,有王妈、车夫这类身份神秘的人,还有如吴小姐、小五、小六,这些身处这个大时代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上海女人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有描写,每个人的结局都有交代,这部电影的内容之丰富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从个人角度出发,这是一部演员没有对导演、编剧失望,导演没有对演员失望,观众没有对导演、编辑、演员失望的好片子。也是程耳的一次勇敢尝试。
纵然这是我心目中的今年最佳国产片,但仍要指出两点不足,都不是硬伤:一是海报的设计。还记得与友人在电影院看到罗的海报,充满了市井气,以至于友人直接将其定义为:一看就没兴趣,估计和冯小刚拍的《我不是潘金莲》题材类似。之前我也说了,这部电影的画面随便一截就是一张壁纸,但海报却做的不够精良和考究。二是预告片,我是完整的看过这部影片后才看的预告片,预告片的时间线、人物关系、剧情发展与正片完全不是一个套路,正片中的那种文艺又不失大气,情怀与才华兼具的特点在预告片中几无体现。如果我是先看的预告片,想必是不会去电影院观看完整版的。
电影的结尾,葛优饰演的陆先生进站乘车回上海,按照火车站的安检规则,脱帽、张开双臂,如一个普通老百姓一般接受检查。这一幕代表了陆先生个人辉煌生涯的终结,也宣誓了那个时代的结束。
正所谓“曲终人散,都要苍凉。”没有哪个人是可以一直站在顶峰俯瞰众人的,也没有哪个时代是可以一直灿烂辉煌。
处于某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们,究竟是时代造就了他们,还是他们创造了时,想来又要陷入“蛋生鸡,鸡生蛋”的死循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