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巨大的海报上,赫然写着“狗13”一行字,如果不细看,很容易把它念成带有某种狠劲和骂人意味的“狗B”。而就在这样情节稀松平常得可以在大多数中国家庭找到各种影子的电影中,我们看到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无力和妥协,大人们又是如何用“懂事”和“长大”这类闪光的字眼赋予其美名。它唤醒我们又刺痛我们,说道:懂事的孩子,请别让你的孩子复制你的懂事和坚强。
一、爱若是没有尊重和理解,便会成为行凶的武器
中国家长普遍的口头禅:“我这是为了你好,以后你就知道了,就会感激我了。”“我为了你好,难道我还有错吗?”……这些冠以爱的名义的言语,就像一只粗暴有力的手,死死捂住了孩子们渴望表达自己的嘴。孩子们只好摁住内心的声音,把委屈都往肚子里吞,还要告诉自己快快懂事。而身为观众的我们,只好叹息:“爱,多少‘谋杀’假汝之名以行。”
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爱普遍缺乏尊重和理解。这一点,电影通过一些片段和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爸爸在粗暴地改掉了李玩的兴趣班志愿之后,让人无语地掏出钱包来表示安慰,结果当然只能换来了一个恨不得以光速远离自己的背影;李玩独自一个人在无人的空巷里高呼爱因斯坦的名字,哭声中充满了绝望、孤独和无助;家里添了一个孩子,结果李玩却在很久之后才“被通知”自己有了个弟弟……
在家长的眼里,孩子从来不会被平等对待,家长只能教育乃至教训,是不可能出错、更不可能认错的。爷爷把爱因斯坦弄丢了,其实李玩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真诚的道歉,和一家人帮她一起找爱因斯坦的关切,但是没有。而更糟糕的是,他们想用一个谎言终结错误:买来一只和爱因斯坦一样的狗,谎称这就是走失了的爱因斯坦。
看到这里,我苦笑了。这些大人啊,在孩子说谎的时候就啪啪打起屁股来,自己撒谎的时候毫无愧疚之心,竟然还要用权威强迫孩子承认假的就是真的、错的就是对的。这样的“言传身教”,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这样的爱,让人惊恐——它扼杀了孩子的纯真,它扼杀了孩子辨认真假对错的判断力,扼杀了孩子对更美好世界的憧憬。希望父母能够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自己的附属。爱如此高贵,万万不可用来当做伤害的借口。希望孩子清楚,有些爱太过阴暗,有着锋利的刀刃,你完全可以心无愧疚地拒绝它,勇敢地说:对不起,这样的爱我不要,因为我要保护好自己、爱自己。
二、中国式粗暴等式:听话=懂事=长大。不是长大是妥协,不是成熟而是认输。
李玩的不听话和不懂事,是不愿放弃真正热爱的物理而去选择对排名这类功利的东西更有帮助的英语,是冰凉的夜里没穿外套就跑出去找一条别人压根不关心的一只狗,是直率地戳穿大人的谎言和虚伪。
而李玩的听话和懂事,是为了不让爸爸在领导面前下不了台,死死压住内心对狗的爱怜和疼惜,吃下一块狗肉并且道谢;是最后好不容易遇到了爱因斯坦,却假装不认识默默走过,因为她知道爱因斯坦跟着自己没有好日子过。
于是大人们欢呼,向外人炫耀自己的孩子多么懂事,全然不知这真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它让一个孩子丢去了自己的纯真,热爱和真诚,学会了假笑,假装不在意却在暗中哭泣。这不是长大而是妥协,这不是成熟而是认输。他们对这样巨大的损失浑然不觉,还以为自己真的成熟了。而更可悲的是,他们很有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复制这样的过程,让这样的“宿命”刻进基因,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什么是真正的大人?”这是爱思考的李玩提出的疑问,这个问题那样纯粹干净,充满了孩子们对成长和成熟的向往和崇敬,这个问题又是那样的复杂,是那些在酒桌上夸夸其谈古人的低调和潇洒、无情嘲笑孩子梦想的大人所无法回答的。
看到有网上的喷子这样痛诉:"片尾的李玩懂事了吗?该拒绝的不拒绝,该争取的不争取,这就是成长?承认自己之前无理取闹的时候是无理取闹,继续对自己的坚持和热爱矢志不渝,不该才是成长最健全的形态吗?"
然而这位朋友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在爷爷奶奶爸爸还有继母的世界里,懂事的标准就是由他们定的。而以这个标准,以这种模式的教育,毫无疑问,李玩最后成了最棒的优等生。她不知道什么叫作真正的成长,因为大家都告诉她,妥协和退让,才是你应该成为的样子,才是家长喜欢、称赞的样子。
而至于之后的觉悟,那是我们脱离了那种蒙昧的教养方式,在看了更大的世界、重塑了价值观和世界观之后,自我教育得到的。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有些东西要拒绝要坚持,才知道有些话听不得、有些事不必懂。
三、我们能做到的是不遗忘,是告诉这样懂事的孩子,不要让你的孩子复制你的懂事和坚强
有人笑言:这部片子会让全民委屈,大人看了委屈,小孩看了也委屈。
大人把自己以为的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却到头来被指责、批评,甚至被“家庭皆祸害”这样略显偏激的言论当头一棒。我一时间想起那句话:终其一生,孩子在等着父母道歉,而父母在等着孩子说谢谢。
大人不容易吗?仿佛也是。爸爸在两个家庭来回奔走,艰难地维持那微妙的平衡;多年不出门的奶奶为了找孙女第一次走出家门,结果在寂寥无人的街道上颤巍巍地站着、一脸迷茫;爷爷跑出去追孙女给她披上外衣,结果被狠狠一推摔成了脚伤。
这不是一部完全倒向孩子一边、纯粹指责父母的影片,它更深、更高的用意在于,让双方“看见”对方,让人们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并从现在就开始改变,改变自己,也改变下一代。你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你或许无法改变上一代的父母,但你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深谙懂事和妥协、成熟与圆滑的区别,坚守内心的明净,放弃应该放弃的,争取应该争取的,并且从这一代开始,注入新的、健康的基因。
父母是一个最应该持岗上证的职位。你的父母做得不好,你要吸取教训才对。
不要遗忘自己那个被粗暴对待、伤痕累累的青春,不要在三十岁就忘记自己十几岁在想些什么。要告诉那样懂事起来的孩子们,不要让你的孩子复制你的懂事和坚强,因为那,全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