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中最后一章有提到增强思考力的六大工具,把教你如何找到属于我们的生态位,并以此挣脱“内卷”给我们造成的人生困境这一目的找到了从思考力层面出发的解决方案。
这些思考力的工具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但通过作者运用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举一些身边生动有趣案例,让这些工具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时变得有温度、有适用的场景。
作者讲解这些工具的时候,不仅仅讲解了要怎么使用,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
1.溯因推理法--不止步于显而易见的解释
溯因推理法,也就是从结果出发找到发生的原因。我们通常会根据经验和常识去找到原因,但这往往并不可靠。因为,用经验和常识去推理都是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解释。通常你以为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比如,因为今年春节后,苏州突发疫情,孩子延迟开学,只能在家里上网课。我通常会通过家里的摄像头观察孩子在家里上网课的状态,有时看到他在一边看手机,一边写作业。我马上就会想到他一定是在一边玩手机一边写作业。因为我们没有在家,所以他可以肆意妄为,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真的是这样的吗?这样的溯因推理法看起来合情合理,实际上是我们看到的表象上推理出来的。因为你从心底就觉得孩子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监督,就是不会好好学习。
如果我们再更深入了解一下,也许他是在看老师在QQ里面布置的作业,然后一边看一边完成作业。
2.穷举法— 一条笨拙的捷径
无论是想要把书读通透还是在搜索一个概念,或是学习使用软件时,都可以应用到穷举法。穷举法看起来笨拙,但确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当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对概念的已有认知上,就需要通过穷举法来扩展我们的认知边界,让你从多个视角去理解它、应用它。
学习没有捷径,然而穷举法却是一条笨拙的捷径。
3.间隔法--给思考和想象留有余裕创造间隔,就是创造有空隙的、有空洞的、让思想可以自由流通的结构。
间隔法是让我们从看似互不连贯的作品中,自动施加自己的想象,让作品连续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候作者不会把所有的细节及内心活动全部用文字表露出来,需要根据细微的表情、动作、甚至心理活动、所描写的景色来发挥想象力去感知主人公的情绪。
因此虽然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但每个人看的读后感都不太一样。实际上是读者与作者共创了这本书。因为这里面掺杂了读者太多主观想象。了解一个人,往往不是看他说过啥,而是看他在什么时候沉默着。
4.心灵时旅法--创造者的精神源泉
我们常常运用心灵时旅法穿越到过去试图挖掘事实的真相。在头脑中进行这种时空穿梭,不仅涉及对场景的回忆,还包括对场景的构建。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代的诗词和文章,我们也应启动心灵时旅,把自己穿梭到古代诗人的当时的时空中去体会他当时的心境。这时我们的感受是全然不一样的,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诗词。
5.潜义法--如何颠覆常规认知
通过老词新解,把原本词的潜性意义挖掘出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拖泥带水”原本显性的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不干净利落,潜性意思就是拖着泥,带着水。通常用“不是...而是”来造句也能把词的意义颠覆过来从而达到摆脱俗套,创造性地使用的效果。
6.理想化法--迈向目标现实可行的第一步
理想化的东西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因为没有一种现实是“理想”的。现实的目的是可以量化的,比如考了多少分,班上第几名,工资多少,有几套房,身价多少。理想的目标恰恰是不可量化的,也就意味着你永远无法抵达,你只是在去的路上,不断地接近这个目标。真正的幸福不是实现这个理想化的目标,而是时时处在不断接近这个目标的过程之中。
动用这六大思考工具,或许你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潜在生态位。